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认为,要搞好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前提是依据校情,选好“一把尺”,定好另“一把尺”,即“一校一标”的构建;关键在于校本评价的实施,以评价的很好实施促进、调整并完善“一校一标”,才能最终达到发展学校、发展教育的目的。让评价走向校本是一个有待不断探索的领域。我们学校认真对照评估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应建立发展性评价观,要充分体现六个统一:评价指标体系做到职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相统一;评价功能做到全面性和发展性相统一;评价标准要做到综合化和个性化相统一;评价过程要做到结果与过程相统一;评价方法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统一;评价主体要做到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统一。使素质教育评价科学化,能真正促进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应建立发展性评价观,要充分体现六个统一:评价指标体系做到职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相统一;评价功能做到全面性和发展性相统一;评价标准要做到综合化和个性化相统一;评价过程要做到结果与过程相统一;评价方法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统一;评价主体要做到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统一.使素质教育评价科学化,能真正促进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王芳 《美与时代》2005,(7):71-72
发展性的音乐教育坪价方式应运月多种坪价方法、坪价手段和坪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变化,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从传统的重结果走向重过程重共性走向重个性;重甄别走向重发展、提高;重知识技能走向重审美、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阐述了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教学工作实际,探究了可操作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和思考途径。通过有效建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客观发展性的评估,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研究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麟  王兆轩 《心理科学》2008,31(2):408-410
幸福感研究启示我们,在学校心理咨询的模式上,要以发展性模式为主,整合多种模式;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评估要多借助于积极性量表,大力开发本土量表;咨询中的价值干预要合理而有度;在咨询形式上要将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物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一~四年级小学生发展性计算障碍的亚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1~4年级小学生为被试,探讨发展性计算障碍的亚类型.对筛选出的54名发展性计算障碍学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学1~4年级学生中,存在着4种发展性计算障碍的亚类型,分别是听觉型、视觉型、类比型和听觉——类比型,这几种亚类型在数字加工和计算能力不同功能模块上的缺陷模式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刘宣文  杨波 《心理科学》2004,27(3):671-673
基于对学校心理辅导和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考察,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以人格教育为切入点在高中实施发展性辅导的研究构思。本研究采用教育实验的方法,选取浙江义乌市某中学高一年级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理论辅导——健全人格核心特质训练——自我教育”为实验干预的主要操作模式,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证研究,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健全人格教育对高中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自我概念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构建的“人格辅导理论课 核心特质训练 自我教育”的发展性辅导模式是有效的;3、高中生接受人格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其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医学人文课程多元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人文课程有必要实施多元评价:内容多元,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内涵;方法多元,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主体多元,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法,使评价体现职业需求和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发展,并且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医学人文课程有必要实施多元评价:内容多元,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内涵;方法多元,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主体多元,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法,使评价体现职业需求和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发展,并且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以某城市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发展性阅读障碍和同年龄对照组两组儿童,采用不同视角的刺激探测任务初步探查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不同视野注意能力及特点。研究使用圆点、数字和汉字三种刺激类型并设置了3°,12°,17°三种视角条件。结果发现,在数字和汉字条件下,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刺激探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说明在加工复杂刺激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知觉加工迟缓的缺陷。但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扩散的视觉空间注意模式,即更多地注意外侧视野的信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模式与正常儿童相似,表现为随着视角的增加,正确率降低,反应时延长。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数学课程评价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评价的改革,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等。我重点阐述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新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有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己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成绩,并不加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作业是自己的事对错与否是老师的事,与自己不相干,没有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没有形成平静与反思意识。因此,呈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性计算障碍是一种影响算术技能获得的特定的学习障碍。截至目前,有关发展性计算障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的理论尚存分歧,有关诊断与鉴别标准也未统一。近年来,对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理论假设有从一般认知因素取向到数学特定因素取向发展的趋势。而随着脑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神经机制的研究也从针对单个脑区的特异性功能发展到从功能连接网络角度进行研究。并且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开发基于数学认知基本理论的干预方法,并采用了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的新方法。基因-脑-行为的整合研究将有助于全面揭示发展性计算障碍的发生机制,而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经过科学评估的干预手段将可能有效促进障碍者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心理问题大多属于发展性问题,正确检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比较重复学习新词时个体眼动模式的变化,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及改善途径。实验1以发展性阅读障碍、生理年龄和阅读能力匹配儿童为被试, 采用重复学习新词的范式,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 与匹配组相比,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上需要更多的语境才出现显著下降, 且在总注视时间上表现出更缓慢的下降。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慢于正常儿童。实验2以词间空格和正常无空格两种文本呈现方式, 仍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 探讨词间空格是否能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 在词间空格条件下,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可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表明作为视觉词切分线索的词间空格, 可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本研究结果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新词习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接受方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中的体现为:问题的提出→方案设计与评价→实施→结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创新性.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开放性的课题,创建问题的实际情境,进行学生主体性研究,从而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得到有效发展.下面就从实验教学中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全员参与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研究借鉴美国、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一些实践经验,力图发展和形成一种具有综合性的集体心理辅导模式,即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学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研究提出了辅导模式的基本理念、操作步骤及主要内容,并采用教育实验的方法在金华南苑小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针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量表,并对来自北京、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青海、浙江等7个省市的1819名教师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由自我、社会、工作和生活四个分量表构成。经检验,《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今后相关研究中作为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工具使用;同时研究还发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师同时存在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而高中教师只有适应性问题,没有发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85名小学2~6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分层回归探讨小学高、低年龄阶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广度的发展变化,并以同年龄正常阅读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在不同年龄阶段探究视觉注意广度对阅读流畅性发展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觉注意广度缺陷,并呈现出在小学高年龄阶段更严重的趋势;(2)在阅读障碍儿童中,视觉注意广度对汉语流畅阅读的显著预测作用随发展增强;而对于正常阅读者,视觉注意广度仅显著预测低年龄段学生的句子朗读流畅阅读能力。以上结果表明视觉注意广度与汉语流畅阅读能力关系密切,今后汉语阅读障碍的相关干预研究可以尝试从视觉注意广度训练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