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题: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正因其差,因其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同时发现孩子的优点,扬其所长,进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是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石。作为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讲求策略,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相关的问题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猜测、想象、探究问题的美好空间中,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与应用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师,对现在的学生如何教育,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我越来越感到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小学的体育课也不好上。但是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位体育教师每节课都要有创新,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每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达成课程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舍吉宁所说:“我们的任务是——不要孤立的学生,孤立的教师,而要学生+教师。”初中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课堂也需“互动”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所感悟到研究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5.
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音乐课变成学生喜欢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知识的全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内外多讨论、多交流、多实践。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重视知识的灌输、积累,向中考看齐。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枯燥、乏味,毫无兴趣的死知识,一塌糊涂。课堂教学结构单调,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练一练,教学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不但使教师失去了教学的热情,更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荡然无存,它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我的体会是一精心的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案。在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进行“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学生随时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错误。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教师要用心捕捉随时闪现的错误,积极对待这些错误,在处理错误的过程中,分析形成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让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用“错误”的资源动态生成出最生动、最美丽、最精彩地课堂,让“错误”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10.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四周世界和现实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闫晓梅 《美与时代》2013,(12):115-115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探究。其次,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情感教育,再加上一些有效的恰当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会积极的去学习。从教几年来,有很大一部份学生害怕学数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说一点感慨。  相似文献   

13.
贾川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29-130
由于学生的智能结构差异性,“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智能需要,不利学生个体发展。本文中,笔者试提出在综合英语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注重个体智能差异,关注学生的智能结构的独特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汪永奇 《美与时代》2013,(11):75-7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15.
一、在引入新课处设问 学习新知识时,老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设问要有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尽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十二册有关利息的计算时,为了使学生对怎样存款获得利息的多少有进一步的认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我借助这样的一道题:李佳有500元钱,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目标 “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现在学生在校园的生活还是显得比较枯燥,学习生活单一。而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语言潜能,使学生把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生机勃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的自信与向往,充分挖掘学生的英语潜能,并能较容易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我们结合本校实际,组建了“Little Tree English Club”英语社团。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学生怕写作文。在作文实践中,老师们也常常为学生的作文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而伤透脑筋;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老师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要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提高习作能力,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8.
李红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51-151
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合唱训练能发展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科学的、高位置的发声方法以及各种歌唱技能技巧;通过合唱,加强对学生集体观、群体意识的教育等等,尤其可培养学生的和声感觉。演唱合唱歌曲不但要做到节奏整齐,音调准确,还要做到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感受“轻、柔、美、高”的合唱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我在实际工作当中从以下四个阶段来进行合唱教学,和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师就必须注重对作文训练方法和研究和实践。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文章就生意长流。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有富有个性特色的东西可写,学生展示个性才会言之有物。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激活每一个学生自己的感官和思路,发掘生活的素材,捕捉新鲜独特的感受和思绪,使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由于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创造潜能得到发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习作要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必须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实施大作文教育,即要关注广阔的生活,让学生走进自然,体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日出日落。  相似文献   

20.
蒋荔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43-143
英语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英语课本内容为载体,利用学科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法制教育迫在眉睫,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的道理。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去渗透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