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和西方国家的沟通越来越多,我国的民族艺术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将西方国家的一些艺术文化融合到了其中。我国装饰艺术传统与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装饰艺术传统有着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对丰富人类视觉文化和发展视觉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也是飞速发展着,所以开始在审美方面下大力度,进行审美建设。  相似文献   

2.
西方一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来干涉别国的内政.这不仅大大加剧了世界范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分歧,也使原本尖锐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微妙和急迫.多年来,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向我国政府发难.对于西方敌对势力这些渗透、干涉和分裂活动,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非常敏感,涉及到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等方面.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3.
一 个人主义与个体意识不是一回事 前几年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喧嚣声中,“个人主义”曾堂而皇之地被一些人抬出来加以粉饰。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也被介绍来让国人效仿。一时间是非颠倒,自私自利的丑恶行径变得名正言顺,助人为乐的行为遭到嘲笑。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制度毕竟与我们不同,况且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也不同,因此个人主义观念及其价值判断的不同是必然的。但是,西方国家的一些文人学士面对严重的社  相似文献   

4.
简论中国文化精神及其在当代复兴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认识中、西文化精神之差别及其相互关系, 是一个老课题,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过程的每一个痛苦阶段。或者主张整个地、彻底地向外学习, 模仿西方; 或者相反, 主张中国文化原本优越于西方文化, 故而要求一种彻底的回转———自近代以来, 中国思想与实践总是在这两极之间徘徊不定。今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 在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形势下, 一个最后的抉择似乎正要到来。因此, 重新讨论若干最基本的问题, 又成为要务, 它迫使我们把注意力再度投向思想本身。一、中国文化精神是“感性生命的精神”对思想本身的关注, 要求从关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探讨18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从它所处的时代性和社会思潮的性质特点切入,进行历史的考察和辩证的分析,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18世纪的中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简要地说,是西方国家通过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们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不断向外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佛经的翻译自东汉至宋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这样历久不衰的翻译工作在世界上是空前的。作为外来文化,大量佛教经典通过翻译传人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著作,也是西方语言文化的源泉,其教义和思想奠定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石。《圣经》不仅确立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促成了西方国家生活习俗的形成,而且对于其得以传播的载体——语言,尤其是英语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旨在运用对比、举例和叙述的方法分析比较佛经翻译对汉语语言文化的影响与《圣经》翻译对欧洲语言文化的影响的异同,从而增加读者对圣经翻译与佛经翻译的知识,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一、梁漱溟的“人生三路向”说及其疑难在当代探讨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学说中,梁漱演的思想是独树一帜的。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他宣称,中西印文体是世界上三大文化思想体系,它们分别代表“人生三路向”。这一提法的新颖之处在于:它避开了以往及同时代众多学说中关于东西文化教化孰劣的争论,将文化视为应付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与方式;并耳承认,中西印文化有各自面对的不同问题,就它们面对的问题而言,它们都提供了可取的解决办法。如是,一向无休止的东西方文化之争问题似乎可以取消,因为作为人类三大伟大文…  相似文献   

8.
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现实目标和永恒理想。在西方文化史上,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正义思想,它们构成了西方绵延古今的正义观变迁史。真正的正义理论应该是对人类生存,发展与完善这一中心问题的思考与表达。这一理解即是我们正确评价西方各种正义观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科学合理地建构中国社会转型期正义理论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天主教传入我国,随之而来的是天主教神学及经院哲学。这些文化固然有它的价值,但是还不能被中国民众所接纳或吸引。在探讨教会本地化的过程中,应该从神学本地化来探索、研讨产生为大众所能接受的中国天主教神学。提倡教会应本地化的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已结束三十多年了,但现在中国修生所学所用的仍是翻译成中文的土林哲学及以欧洲文化为载体的教会神学。中国人的文化和思想,是重事实,而西方人的文化和思想是重概念。其实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与基督的思想是吻合的。我们可以看着孔子的《论语》,再看看四《福音广者之间有许多相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民本与民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的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稳固。前者属于价值判断,后者属于事实判断。但是,由于君主制实际上使国家成为“家天下”,所以人民的价值主体意义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君主制的弊病,在明清之际已引起一些士人的反思,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蕴涵着从君主制向民主制发展的种子。鸦片战争以后,造成了中国人民要反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又必须学习西方文化的长处的形势,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民主,首先是为了反抗侵略,救亡图存,民族自强。中国近现代的民主,虽然否定了与传统民本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君主制,但仍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本文在简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中国近现代的民主进程之后,从中得出了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探索我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宣传神学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神学,简单地说是关于神的学问。历世历代、不同地域的基督徒都结合社会、文化的变迁,对自己不变的信仰做出适时的思考和理论的阐述。神学思想建设是基督教的基础建设,没有它,信仰不能系统化讲解;教会也没有理论指导。 神学思考既是普遍的、必然的,为什么中国基督教现在要特别把它提出来予以推进?这与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和现状分不开。 近代中国基督教19世纪从西方传来,不仅在组织上、经济上受外国差会控制,传教工作也多由外国传教士担任。那些传教热情很高的传教士,在本国向外扩张的文化氛围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张传平 《学海》2006,46(2):15-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市场经济在价值取向上利已和利他的双重特征,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表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具有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求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自由平等、开放、变革和法治等一般经济伦理观念,而且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文化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并以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支生力军。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文化上还存在着许多与合理的经济发展相悖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它们既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根源,也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那么造型艺术的象征意义就成了这个艺术品要表达的主要精神内涵。中国封建建筑是世界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谈城市建筑的象征意义,不可避免的要谈一谈中国封建建筑。封建文化通过建筑这种载体传达室着它的一些理念,建筑是封建文化的一种具向表达方式。西方建筑的象征意义和东西的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它们是利用建筑物本身的造型来表达自己的一些主题和思想。  相似文献   

15.
王明新 《管子学刊》2013,(2):116-119
15—17世纪,重商主义在西方一度盛行,极大改变了欧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追溯其思想之源,最终必寻至古代希腊。在中国,虽然从来没有这一学派体系,但是重商思想在春秋时期却已经产生,战国时期则进一步发展,齐国堪称代表。本文将主要以齐国和古希腊为例,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双方各自重商思想产生的条件、思想主张与实践结果,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并且表达着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的"人"的理想.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普世价值观念的话语权,谁就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就在国际交往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西方国家至今垄断着普世价值观念的话语权,对中国的"妖魔化"正愈演愈烈,我们则处在欲辩无词的窘境.中国的现代伦理学应当高举"自由"的旗帜,从"自由"这些普世价值观念的角度深入和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在历史给定的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通向"自由"的道路永远敞开着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在苏联建国后的10余年历史中,随着国家体制的变化,人们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思想和信仰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青年农民信仰的变化透视出苏联政府无神论宣传的成功,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被大多数青年农民所接受。有关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薄弱,因此探讨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如何对我国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无神论宣传问题有很大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朱珊 《学海》2003,(6):195-197
西方国家作为现代化发源地 ,不仅时间走在了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前面 ,更主要的是它创立了的现代化的一种模式、一套现代性的价值系统 ,这对于想急于实现现代化的第三世界国家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虽然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 ,但是现代化之路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西方化。在学术的领域 ,情形也同样如此。当中国的文化与学术在近代随经济政治而汇入世界格局时 ,这时世界的文化学术已经形成了由西方主导的规范。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预在事实。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滞后不仅使得它丧失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共同制定世界经济规范的机会 ,同时也丧失了与西…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过西方节日,尤其是圣诞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基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思量,抵制"洋节"的行为在各地频频发生。通过分析"洋节热"现象的成因、中国式洋节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以期在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找寻"平衡点",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哲学能否与现实相结合,在目前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有人否认传统哲学与现实的契合性.传统哲学是在中国过去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旧的思想文化体系,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因而对于当代社会具有排斥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它们之间同时也存在着契合性.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哲学与当代社会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可以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相通的桥梁,由传统走向现代之路.“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国现代的政治与经济是从中国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中国现代的新文化也是从中国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同志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