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汉英语音对比为例,探讨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语音对比的方法在纠正学生发音偏误和促进语音教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即利用语音对比找出母语与二语相似性,以促使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达到母语正迁移的效果。但同时还应注意相似成分中的细微差别以避免母语负迁移。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汉外语音对比研究现状,运用语音对比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汉英语音系统的对比描写和运用语音对比中语言的相似成分进行教学的方法,以及结语。  相似文献   

2.
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时语音学习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部分。罗马尼亚语在历史上曾受到古斯拉夫语、土耳其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等的影响,汉语中的语音一些是罗马尼亚语没有的,汉语的送气音、汉语的声调也是罗马尼亚语所没有的,这就造成了罗马尼亚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声调的发声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发音器官肌肉运动的训练。发声时,声带肌肉越紧张,声调越高;声带肌肉越松弛,声调越低。所以在教授声调时,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学生掌握声带的松紧来发出相应的调值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母语负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非常常见。它是指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依靠母语的语音、语义.结构以及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母语如果对外语学习有帮助,就是正迁移,而外语学习过程中如果母语干扰外语的学习就是负迁移。本文主要分析汉语对英语的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的负迁移影响,并对现代高中英语教学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莹  董燕萍 《心理科学》2006,29(4):960-962
本研究考察了小学儿童语音意识和英语单词认读的关系。一系列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英、汉语语音意识与英语单词认读有密切关系,但这种关系随年级变化而变化,英语语音意识对汉语儿童英语单词认读并不具有稳定的预测力;而且并不总是最有预测力的因素。结果说明,与英语本族语儿童相比,语音意识在汉语儿童的英语单词认读学习中起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对汉语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进行研究,且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对方言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的研究很少。汉语是一种具有众多方言的独特语言,许多方言和标准语的语言体系有着显著差异。具有方言和普通话早期经验的双语儿童在汉语语音意识上是否存在优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从心理语言学层面上,母语学习中获得的语言能力或普遍语法能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二是从语言学层面上来讲,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存在干扰作用。那么双语儿童在汉语语音意识上比单一普通话儿童是否存在优势呢?本研究将进行调查。实验选取72名4岁、5岁和6岁学前儿童为被试,每个年龄组各24人,其中沪语儿童和单一普通话儿童各12名。采用听觉呈现方法对所选被试进行汉语语音意识水平的测试,包括声调意识、声母意识和韵母意识三部分,并收集儿童的口语资料。结果表明: 虽然沪语儿童声母意识和韵母意识主效应不显著,但沪语儿童语音意识总成绩和声调意识成绩均比单一普通话儿童高;沪语儿童汉语语音意识优势不受年龄的影响。本研究启示是,上海地区学前儿童学习标准语(普通话)之外应鼓励使用沪语。  相似文献   

6.
拼音学习对幼儿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萍  徐芬  张瑞平 《心理学报》2006,38(1):41-46
研究考察了拼音学习对幼儿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拼音学习对幼儿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都有促进作用,但在不同成分上存在差异。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音节内的押韵和首音意识,而对幼儿原来已发展起来的音节意识和末位音位意识(英语)的影响作用很小。同时,研究还从跨语言角度分析了拼音学习对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发展影响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汉语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的语音加工技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燕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489-499
通过对儿童阅读发展这一领域相关研究的回顾,对汉语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的语音加工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汉语阅读过程中,语音成分的介入已经得到了研究的普遍支持,但是在语音技能与阅读能力间的关系方面,虽然语音加工技能的不同成分(语音意识、声旁意识及言语工作记忆)与儿童阅读能力发展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这些语音技能在汉语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介入程度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8.
沟通式教学法是现阶段外语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法注重语言结构的不足,以语言功能为重心,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文章从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入手,总结此教学法在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从中获得对沟通式教学法的认识和反思,完善对外汉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刘钰  陶云  刘艳 《心理学探新》2011,(6):520-524
采用语义启动研究范式,探讨傣族小学2、4、6年级汉语词汇和语音的语义通达特点。结果表明:1)对图片语义的提取存在学习年龄效应,2年级的反应时显著长于4、6年级;2)汉语词汇和语音都能显著促进图片语义的提取,但语音促进作用更明显;3)汉语词汇对图片语义提取的促进作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汉语语音的促进作用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汉语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押韵、首音、音位和声调(汉语)等语音学单位为基础考察了一、三、五年级302名汉语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其中汉语押韵意识与英语各语音意识的相关最高,而声调意识最低;儿童在汉语语音意识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英语语音意识;汉语语音意识水平高的儿童在英语语音意识各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汉语语音意识水平低的儿童。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兴,语言强。近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日渐增长,但汉语二语学习脑机制的系统归纳及相关理论模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汉语二语学习近20年的脑机制研究,以及最新二语学习脑机制的研究和理论,可以归纳主要发现为:1)汉语声调学习最初依赖右颞上回和右额下回,掌握后转而依赖左颞上回;2)汉字字形学习与双侧额下回及右梭状回有关,而汉字语音学习则与左颞顶叶区相关;3)汉语二语学习初期会依赖右脑重要脑区(额下回、梭状回等),随汉语能力的提升,这种依赖减弱。综上,汉语二语学习与右脑关系密切,经历了由右侧功能主导转向双侧化或者左侧化的动态大脑发展变化过程。汉语学习者所采取的二语学习方法及其语音听辨能力,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功能、脑结构及其脑功能网络连接方式。未来研究可以从被试语言背景、研究范式和内容、数据分析等角度出发,探寻汉语二语学习的有效方法,构建并完善汉语二语学习认知神经机制的相关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安静、语音型噪音、语音调制型噪音三种背景下测量了汉语母语者、汉语中、高水平的韩语母语者感知汉语元音和声调的正确率。安静背景下,三组人的语音感知类似,而在语音型噪音背景下,汉语母语者的感知正确率显著高于中水平二语者。进一步的检验表明中水平二语者在语音型噪音背景下的感知难度较大是由于其受到的语音型噪音中能量掩蔽的影响比母语被试要大,而其受到的信息掩蔽的干扰和另外两组被试相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测查了74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辨别、删除汉语和英语音节、首音-韵脚、音位等不同语音成分的能力以及英语单词阅读,考察语音意识不同成分与英语阅读学习的关系及母语语音意识的作用途径.研究二测查了83名英语阅读较差和73名英语阅读一般及以上儿童的英语语音删除和单词认读能力,考察阅读水平对于语音意识作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英语首音-韵脚意识对英语阅读具有显著的独立贡献;(2)汉语首音-韵脚意识和声调意识分别对英语单词认读和假词拼读具有显著的独立贡献,二者通过英语首音-韵脚意识的中介发挥作用;(3)阅读水平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首音-韵脚意识是正常儿童阅读的有效预测变量,而音节意识是低水平儿童阅读的有效预测变量.上述结果与有关语音意识各成分在英语为母语儿童阅读学习中作用的研究结果不同,提示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特殊性,母语经验影响着个体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长英  桑标  周爱保  张钘铭 《心理科学》2010,33(5):1042-1046
研究随机选取小、中、大六个自然班共223名的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考察了动画片语境学习对幼儿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动画片语境学习对幼儿英语语音意识具有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这种促进作用首先体现首音意识上,而对末位音素意识的影响作用最小。同时,研究还考察了在动画片语境学习中,汉语语音意识水平的高低对英语语音意识促进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藏语母语者在不同语境中阅读汉语句子时,字形、语音信息在词汇识别中分别发挥的作用以及词频效应。结果发现:(1)在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字形和语音共同作用;(2)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语音作用显著;(3)词频效应出现在高限制性语境的晚期,以及低限制性语境的中期和晚期。该结果表明,在藏语母语者阅读汉语的过程中,句子语境影响词汇识别过程中字形、语音的作用及作用的时间进程,藏语母语者汉语词汇识别符合双通道理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的内隐学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缪小春  杨金鑫 《心理科学》2004,27(3):524-527
本文作者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的结果和语文教学的内容特点,认为内隐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汉语教学中,可起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了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的阔查和实验研究。实验证实,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效果没有磬异,或内隐学习的效果优于外显学习。而且,内隐学习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因此,作者提出应充分重视内隐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鲁忠义  张亚静 《心理学报》2007,39(5):768-776
语音回路是工作记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加工和存储语音信息。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以正确数和反应时 为指标,汉语语篇为阅读材料,探讨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发音抑制的范式,结合错误干扰考察了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无关言语的范式,结合错误干扰考察了语音回路中的语音存储装置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发音抑制和无关言语的方法证明,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和语音存储装置在汉语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2) 字音和字形都影响汉语的阅读理解,但字形比字音起着更大的作用,而且它们的作用机制也不相同,字音直接进入语音存储装置,而字形要经过字音的转换进入语音存储装置。(3) 词频与语音回路有密切关系,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的作用在高频词上有明显的表现。(4) 词频与字形、字音也有密切关系,在低频词的条件下,字形的作用大于字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儿童语音意识与汉语拼音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芬  任萍 《应用心理学》2004,10(4):22-27
探讨了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与汉语拼音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语音意识都与汉语拼音水平有显著的相关 ;拼音水平高与低组儿童在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上差异显著 ;汉语拼音成绩较高地预测了汉语语音意识的水平 ,而对英语语音意识没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单纯英语学习困难、中英双语学习困难和正常对照组为被试,考查了80名五年级小学生的语音意识和视觉工作记忆变量.结果表明,(1)两种英语学习困难儿童英语语音意识均比正常儿童差,均存在发展迟缓的缺陷;(2)两种英语学习困难儿童视觉工作记忆均相对落后;(3)视觉工作记忆在单纯英语学习困难儿童的汉语学习上存在一定的补偿作用,对英语学习则没有相同的作用.结果揭示了汉语认知加工过程相对于英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语音在世界语言中具有独特美感。新闻播音是汉语普通话发音的标杆和榜样,能集中体现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审美特质。其主要表现在吐字的字正腔圆、声调的抑扬顿挫、语流的舒畅自然、表意的清晰准确、情声气的和谐统一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