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其重要的素材,它们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为此,教师应该认真地抓好作品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创设情景,孕育审美情感;感知体悟,开拓审美想象;自我发现,进行审美创造,让学生在更广泛的审美实践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其重要的素材,它们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为此,教师应该认真地抓好课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结合语文课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确定美育教育的目的任务:从教学实际出发,实施美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广泛的审美实践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情感是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文情感的教育就是各学科开展之源。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与思维勃发的阶段,若在此阶段能够合理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情感、发掘情感则必定会对学生以后人生奠基完美的情感开端,因此,抓好情感教育成为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本文对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提高整个文化水平的重要基础课程,提高中学生语文程度是非常必要的。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并能不断扩大知识范围,为学好其他多门功课以及将来从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突出显要的位置,一方面,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文学瑰宝,需要我们去继承和研究整理:另一方面,在中学时期学好古诗词能够为青少年进一步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高古诗词的敦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的精华,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与文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在现实中,文言文教学却不能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从教以来,一直专注于文言文教学研究,进行了教学探索和尝试,客观、认真地分析了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成因,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学语文教材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作为民族地区的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养大批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的接班人。为此,  相似文献   

8.
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修订了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断然删去逻辑知识短文,舆论哗然,教师迷惘,啧啧引为憾事!我刊本期选登的苏、鲁、皖、津的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文章,就是这一事件所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一个重要侧面,望国家教委中学语文教材决策者反思,做出补正,从而拨正中学语文教学的航程,使我国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让我们培育出来的青年一代是思維强者、语文高手! 无须多说,提高中学生思维力是各科教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中学语文课本中较为系统地收入了相当内容的逻辑知识。讲清楚、讲好这一部分内容、提高中学生的逻辑知识水平,对搞好语文教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讲授内容。我下面简述一下近年从事语文教学时,对有关逻辑知识内容教学的点滴肤浅作法。一、在逻辑知识的讲解中,渗透进一些逻辑故事,增强学生学习逻辑知识的趣味性: 首先要向学生讲清逻辑并不神秘,逻辑学也不难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在进行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日益受到了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院校的重视。当前美术课程的教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专业艺术类院校所设置的美术专业课程;另一种为普通高校所设置的普通美术教学课程。两种课程体系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在教学本质上都应当重视情感的融入,让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当人们互相交流信息时,或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信息中,无不渗透着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个人需要的体验,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包括人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我国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性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严格意义上讲,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学”。这种以人自身的体验与感受所构筑的学科,必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人类无尽的情感。强调人文精神,重视人的情感,这是新课标的指向所在。在语文教学,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以课堂为主舞台,通过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或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明辨善恶的能力等积极情感。结合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激发学生激情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整个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特殊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与教育教学目标相距甚远。因此,解决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变得刺不容缓,本文将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及笔者的探索,提出一些自己的管锥之见。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生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初级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情感,并借助情感教育开展相应的素质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促使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在课堂当中应用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与"课文"对话,促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对此,研究以"情"动人、以"境"导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然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1.根据课堂需求,借助"情"与  相似文献   

14.
董恒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56-156
细读2014年四川卷阅卷报告,不难发现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诸多困惑。阅卷场认为,考生在仿写句式时,往往“下笔干言,离题万里”;文言翻译投机取巧,不远研读原文,翻译时文采斐然,却不明大意;写作中的“套路意识”越来越明显,情感与思想意识越来越淡薄。面对考生语文学习的浮躁心理,虽然“教无定法”,改进教学效果,从情感入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避免语文教学走入空洞无物的死胡同。大力提倡兴趣教学,激发语文的情感之美,让学生在语文情感之美的熏陶之下,逐渐形成语文能力,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在基层教育一线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对语言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有着较多的认识和体会.笔者认为,抓好语言教学是提升和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关键,语言教学要紧紧抓住“读、思、悟”三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中学生可谓爱美也深,爱美也切。在语文教学中除注意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要注意渗透审美教育。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用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分析和美的板书。一、美的情感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语文是所有科目中最富有感情和美的一门科目。语文课本中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语言美。如何让这些美为学生所认识、所感悟、所接受呢?以情动人是最好的方式。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美的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美国以罗杰斯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实施得好,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能得到较大提高。本文从情感教育的作用入手,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并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笑 《思维与智慧》2023,(22):10-11
<正>梁启超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教育趣味”的教学理念,他将“教育趣味”与“趣味教育”相区分,强调从教育本身获取趣味与兴趣,而不是流于形式与表面。他的“教育趣味”理念与他的美育思想紧密相关,也即是他所提倡的情感教育。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具有明显的个体倾向性,能够引起主体情感的反应。语文教育是“趣味教育”的重要实现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践行“趣味教育”的教育理念,应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及其载体入手,深入挖掘语文学科内部的“语文趣味”,  相似文献   

19.
革命导师列宁曾引用黑格尔的话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世界上任何一门科学都包含着逻辑知识,与逻辑科学密切相关。任何人只要他(她)会说话、思维,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正确或错误地在运用着逻辑。当然我国千百万中学生也不例外。虽然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删去了逻辑知识,但是做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还要大声疾呼:,为了下一代更健康地成长,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逻辑知识非但不能删除,还应进一步加强。以下我试从“对中学生作文进行逻辑批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天津医科大学基于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课程构建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在教学内容上,以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设置了职业情感与职业感知培养、健康促进与预防医学、临床科研素养训练以及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四大模块;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教学,围绕学生体验性原则,通过社区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知识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