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几千年来,人们迷失在爱情里,觉得爱情只有天上有人间无。其实事情并没这么玄妙。在我眼里,爱情不过就是两性相悦。一对男女,你喜欢我,我喜欢你,这便产生了爱情。男人为什么会喜欢女人呢?一、因为女人长的很美。好看的女人一  相似文献   

2.
我是从繁体字开始阅读的。时常地,我会怀念起第一次遭遇那一个繁体字时的少年心跳。我说的,是一个繁体的爱字。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恐怕听见的人勾起了相思……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最深切的爱情记忆,恰恰不是来自纯粹的爱情作品。那是一个被爱情彻底遗忘的年代,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三缄其口,不谈爱情,从阿庆嫂到江水  相似文献   

3.
在哲人古香古色的智慧里,爱情,这枚永不凋谢的花朵,俯首可拾,但在现实的大地上,它却不肯为每个人都开放。因此,即使有的人已然白发苍苍,儿孙满堂,爱情也可能从未涉足过他的生活。 这种生活的悲剧,在现实中屡屡发生,其原因就在于,不幸的人们用爱情的假相取代了真正的爱情。 片面的爱情,这是爱情的第一种假相。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从静态来说,爱情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爱情的社会属性有三个基本特征:人性特征、社会特征和个性特征。人性特征:在两性关系上,爱情使人类与动物界划清界限。动物的两性关系完全受本能支配。而人类的两性交往和爱情是人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并不单纯由性欲支配。社会特征: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爱情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产生和发展,爱情关系交织于其他社会关系之中。任何爱情都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个性特征:爱情是异性之间一对一的情感联系,它表现为人的私生活。它与相爱双  相似文献   

5.
爱情美简论     
泰戈尔说,“到爱情中去找美吧!”真正的爱情是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的,卑微的爱情不具有审美价值。愚人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是现实社会中重要的审美关系。在爱情生活中,时时体现着美,处处蕴含着美。爱情生活丰富人们了审美关系的内容,促进了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美中有爱,爱中有美。爱情美,就是在爱情的过程中,即在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情美和生活美。爱和美是有机联系的。爱情美是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获得、巩固和发展真正的爱情,就应该了  相似文献   

6.
不是爱情     
一爱情是什么?爱得你死我活,爱得神魂颠倒,爱得神智不清,爱得没有你我就要死了,除了你之外,我什么都不要,汽车不要,洋房不要,名誉不要,事业不要,朋友不要,甚至连父母兄弟、连生命都可以不要!这算不算是爱情呢?当然要  相似文献   

7.
对爱情美的伦理探讨在很多学科中,思想家们都对爱情美作过不同的和深刻的研究,象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但是这些学科大多只能揭示爱情美的物质基础及其发生、发展的社会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一些学科,多半也只是从生理和心理体验上来探讨爱情美。这些研究既忽...  相似文献   

8.
罗西说:把爱情转化为亲情是最自欺欺人的说法。 三毛说:世界上难有永恒的爱情,世上绝对存在永恒不灭的亲情,一旦爱情化解为亲情,那份根基,才不是建筑在沙土上了。  相似文献   

9.
陈兵 《法音》2006,(9):20-25
男女之间的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处理爱情及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其与佛教信仰、修行的关系,是许多在家佛教徒容易困惑的切身问题。对此,佛教极为重视,经论及古今祖师大德的著述中有许多相关指示,形成了一家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为广大在家信徒提供了妥善处理恋爱、婚姻问题的指针。爱、爱情与贪爱《阿毗达摩发智论》卷一等对爱的定义是:对“净妙可意”的人、事物的爱好、喜欢、悦意、追求。汉译佛典中译为“爱”的梵语、巴利语原词,有好几个,含义各有不同。说一…  相似文献   

10.
爱情的质量取决于人自身的质量,爱情价值的实现,终究要靠人的爱情实践。主体水平(包括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实践能力等)引导着、决定着这种实践的方向和水平,而这种实践的方向和水平的最终结果都将表现在爱情价值实现的不同程度上,要最大程度的实现爱情的崇高价值,必须提高主体的精神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都市青年爱情信物样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在商品化大潮下,一方面都市青年爱情信物的选择范围更多元,但与此同时,也陷入了爱情信物精神内核的"纯审美"意蕴与功利化的"泛审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爱情信物审美精神内核的永恒性和审美主体短暂审美体验之间的矛盾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12.
爱情作为永恒的话题,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不管从心理还是生理上来说都需要拥有这种情感,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大学生恋爱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诸如对爱情的认识不够清晰,不文明恋爱,对待恋爱失败的能力较弱等.因此,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成为题中之义。本文从弗洛姆的爱情哲学出发,试图能够为当前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智慧语丝     
正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有些青年一味追求外国电影中表现爱情的一些镜头,公共场所,搂腰、拥抱、接吻,似乎这样,才是爱情,才爱得深;并且还认为,这是向外国人学习。 这种轻浮举止,首先背离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的爱情表达方式。爱情是人类的普遍现象,其表现形式,因不同的民族、国家,而带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民族爱情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爱情的表达是含蓄、深沉的。唐宋以来,在不少诗歌中就反映了爱情的含蓄。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古人常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情感,然而是否每 个人在同异性的交往中都必然会产生出爱情呢?答 案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只具有萌发爱 情的可能性,而不具有产生或获得爱情的必然性,也 就是说爱情的形成带有机遇性。这是因为: 第一,爱情不是人的自然生理要求。我们所说 的现代爱情是指异性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在气 质、兴趣、情感志向、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共鸣和倾 慕。体现着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和志同道合的统一, 感性直观和理性审度的统一。显然爱情不是一种生 理现象,不是人的情欲冲动,只有在两性结合的自 然、生理的因素中,加上精神性的因素作为异性选  相似文献   

16.
男女之间的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处理爱情及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其与佛教信仰、修行的关系,是许多在家佛教徒容易困惑的切身问题。对此,佛教极为重视,经论及古今祖师大德的著述中有许多相关指示,形成了一家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为广大在家信徒提供了妥善处理恋爱、婚姻问题的指针。  相似文献   

17.
爱情哲思录     
爱情是什么?年轻时,爱情是生日里的一束鲜花;年老时,爱情是病床前的一剂汤药。爱情是一个迷宫,进去时很容易,要想出来却很难。爱情,是世界上最坚牢的一种情感,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种情感。说得清楚的爱情,往往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往往是说不清楚的。朋友,你可以拿爱情当行路的拐杖,但最好不要拿爱情当生命的支柱。因为拐杖断了,你只会跌倒一步,而生命的支柱若断了你跌倒的将是一生。过分相信爱情与过分怀疑爱情同样危险。当一个人想为自己的爱情上保险的时候,爱情就已经不保险了。一个人越想为自己的爱情上保险,爱情就越不保险。造…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青少年教育事业。在他写的《爱情的教育》一书中,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对青少年来说爱情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德育和美育的重要一环。 苏霍姆斯基认为,爱情教育是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统一,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回避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它摆在了年轻一代的面前。我们要根据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文明史提供的可借鉴的全部正面经验来研究这个课题”。苏霍姆林斯基是把爱情教育作为整个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纳入教育学范围的,这在苏联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同燕妮的爱情,是无产阶级爱情的光辉典范。它伴随着马克思的事业而成长,与马克思的事业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回顾马克思与燕妮动人的爱情生活,对于培养无产阶级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颇有教益的。当马克思与燕妮由玩童时代的友谊发展成为爱情时,他们曾对相互的爱情作了如下的倾诉:燕妮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深情地写道:“我对你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是无止境的,永恒的和无法衡量的”,“我的全部生命,我的整个身心就是思念你。”(转引自《燕妮·马克思》,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72、74页)马克思在给燕妮的信中也以同样的感情写道:“我衷心珍爱你”,“我对你的爱情  相似文献   

20.
留住爱情     
现代社会,爱情因沉重被图轻松安逸者放弃,都市人闻风气之先,许多都市的男女,仿佛一夜间经历了太多的爱情折磨或重负。他们纷纷逃避爱情。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简单而轻松,透着一股远离传统的潇洒。那就是:有缘也许无份,有缘就结合,无缘即分开!缘份如果也能称做爱情的话,那么,它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就是接触的瞬间。瞬间的相悦,促使男人和女人肉体和精神的迅即合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