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认知灵活性理论、超文本和Internet网络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悄然兴起,与这场革命性的变革相伴的是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迅速发展的因特网(Internet)给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教育心理学家们不得不面对课堂教学和远距离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及超文本学习环境,探讨了认知灵活性理论对开展网络教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设计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是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新课标实施教材《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和相关经验出发,为学生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协作学习”教学,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最终达到使学习者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英语知识意义构建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使用,会使课堂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学习的双机制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机制的观点,根据该学习理论对知识分类进行了新的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与特点,然后提出了课堂学习与教学的“七阶段模型”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之时,心理素质训练课作为其主要教育途径之一,它的教学设计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从教育目标的制订、学习起始状态的诊断与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媒体的运用、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增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多媒体教学大力倡导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在这种模式下,往往夸大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和同龄人的协助,自主学习需要与教师辅助学习和同龄人的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以在教学中发挥监管、辅助作用,保证学生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发挥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纪海英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6,29(1):225-227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学习和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标志着其研究范式的转变:从新行为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本文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五条基本原则,对他的社会认知理论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主要的理论原则、论点,以及心理学构想不仅与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一致,还与关于人类活动的行为主义的观点相对立。因此,对班杜拉研究成果的准确解释于教学、科研和学术成就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因为出现了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偏低,书籍装帧设计在教学中重视技能,轻视创造,缺乏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教学形式单一,注重结果,忽略学习的过程;教学实践手段不完善,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一等问题。因此,高等设计院校应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优化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复合能力为目标,为推动我国21世纪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05,28(5):1115-1119
在教学设计中,认知负荷理论有助于激励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使之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绩效。认知负荷理论主要依赖于以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为核心的认知结构的支持。工作记忆包括相对独立的视觉、听觉信息加工单元,同时又与容量较大的长时记忆共同承担着对信息的贮存与理解。根据该理论,可以通过把多个信息单元编码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图式,或通过自动化加工规则,或使用多媒介(多感觉通路)呈现形式等多种方法来设法规避工作记忆的有限性。此文总结了可通过样例学习增加适当的认知负荷的教育技巧,样例一精细化训练对于降低认知干扰及超负荷的影响,样例对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的影响,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原则,以及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研发的教学设计在各方面业已取得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已经被逐步应用到教学领域,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项目教学法,在专业美术院校中,对基于美术史论的美术学专业教学而言,至关重要。美术学相关专业项目在教学法的运用中,首先要注意依托主干核心课程进行项目设计,其次要注意项目的系列性,以便逐步打造项目资料库,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等校外资源,并且在对于学生的考核方面,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认知压力与建构主义数学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辛自强  宁良强  池丽萍 《心理科学》2005,28(6):1324-1329
与通常在消极意义上使用的“精神压力”概念不同,“认知压力”是学习环境促使学习者进行不同类型认知活动的积极力量。根据这种环境导致学习者使用一级还是二级程序性知识达成目标,可将认知压力分成一级认知压力和二级认知压力。本研究以325名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数学课堂上认知压力的现状及其与建构主义教学的关系。结果表明:(1)对于数学课堂而言,被试报告的一级和二级认知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二级认知压力显著高于一级认知压力;(2)建构主义数学教学有助于产生认知压力,特别是二级认知压力;(3)修订后的认知压力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亮锋  祝蓓里 《心理科学》1999,22(3):275-276
1引言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外一些学者在不同的道德发展理论指导下探索了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对道德发展的影响,并得出:在结构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体育道德发展,并验证和丰富了有关的道德发展理论。但遗憾的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本校正在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211”教学模式为前提,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模式中存在合作学习贯彻不够到位,关键原因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前瞻性设计的重要性和原则认识不够,本文通过介绍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旨在为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提供教学设计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往旧的体育教学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意志、创造性,忽略了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沉闷乏味,使学生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中出现了快乐教育.所谓快乐体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快乐情感,让学生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目标的体育教学.这种教学,除遵循一般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原则外,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不仅注重体育教学的规律,而且更加注重情感教学之理论.可以说,体育教学规律和情感教学理论的完美结合,便是快乐体育.笔者认为,快乐体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一直是教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侧重指其在学习行为中的理论基础作用。行为主义重视外显的行为,强调对间接知识的重现,认知主义重视知识学习的内隐行为,特别是间接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加工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对知识的组织、结构及知识之间有情境的意义联结。  相似文献   

15.
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张振新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5,28(1):125-127
本论文从三方面展开分析,首先阐述了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再从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情境学习理论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任务分析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成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教师培训的经验,提出在我国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引进并逐渐推广任务分析技术。其目的是引导教师学习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使其教学行为受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原理的支配,加快专业技能的成长。为此本文先介绍任务分析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然后论述任务分析对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成长的作用,最后用我们的教学研究结果对上述观点提供经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医师执业制度和不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使医疗环境复杂化,为临床实习带教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探索新的教学意识和带教模式是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关键。文章分析了目前医疗执业环境对临床实习带教的影响,提出加强带教意识,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应由“教”转为“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提高临床实习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校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字体设计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了解字体设计在现代视觉艺术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字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际设计制作过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即将从事设计行业的高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设计专业中的字体设计课程应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实用性的设计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已经成为字体设计教学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杨蓓 《美与时代》2014,(3):81-81
从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重的重新划分,设计实践的主题式训练以及学生整体设计思维方式的培养等方面综合论述配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分析了实践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互相作用的,教学设计可以指导课堂教学,同时,从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反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那什么是教学设计呢?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目标的指示下,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统筹安排的工作。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对一节课、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教学进行总体规划,对其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作出科学的、合理、系统的整体性安排。教学设计有单元教学设计,有课文教学设计,有课时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的艺术性是指语文教学设计既要符合科学性、教育性,还要符合审美的要求,要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验到艺术的感受和美的情感,并且这种感受和情感应该是水到渠成,自然而不矫揉造作的,应该是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流畅。黑格尔说:“使人感到快乐的表现必须显得是自然产生的,而同时却又像是心灵的产品,产生时无须通过自然物产生时所须通过的手段。这种对象之所以使我们欢喜,不是因为它自然,而是因为它制作得自然。”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达到这种艺术性要求,必须要做全方位的理性的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