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对5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自尊对大学生宽恕的影响,同时考察共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特质愤怒的调节。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与宽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共情在大学生自尊和宽恕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特质愤怒在共情和宽恕之间具有调节效应,特质愤怒越高,共情对宽恕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2.
探究大学生共情、幸福感和神经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利他行为提供依据。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宁省某高校选修课程学生273名,完成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神经质人格问卷、幸福感指数量表和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结果显示:(1) 神经质在共情和利他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共情既对利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神经质间接地影响着利他行为;(2) 幸福感是神经质部分中介共情和利他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幸福感调节的是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即共情通过神经质对利他行为的间接效应受到幸福感的调节。具体的说,相对于低幸福感的大学生,间接效应对于高幸福感的大学生更加显著。因此,共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增强大学生利他行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时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定依据,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贵州省某高校3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能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2)述情障碍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在社会性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心理健康工作者要注重考虑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技能和情绪识别、调控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性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和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道德认同的两个维度—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符号化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2)共情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正念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通过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减弱了道德认同符号化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增强了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5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被试内设计先后在群体内外两种条件下完成观点采择、共情反应与助人行为实验,探讨大学生观点采择在影响其助人行为的过程中,群体关系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1)在内外群体关系中,大学生观点采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均需要借助于共情反应的中介而发挥作用;(2)群体关系在观点采择对助人行为的作用中发挥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内群体关系中,大学生观点采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不仅需要借助于共情反应的部分中介效应而发挥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直接效应;在外群体关系中,大学生观点采择则完全借助于共情反应的中介效应而发挥作用,不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共情负面效应的作用机制及条件,采用共情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教育版、情绪劳动策略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5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幼儿教师的情绪共情正向影响情绪枯竭,该影响作用可以通过情绪劳动这一中介实现;(2)幼儿教师的认知共情负向影响情绪枯竭;(3)社会支持调节了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对情绪共情与情绪枯竭关系的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研究结果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62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手机依赖在这一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社会支持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情绪智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手机依赖调节了情绪智力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相对于低手机依赖的大学生,高手机依赖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要重视个体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的单独影响,更要重视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与教学模式。结果表明(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辅以心理咨询是眼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2)不同系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为“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  相似文献   

9.
马利红 《美与时代》2013,(12):116-116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分属于不同的体系,但是二者在育人目标上却有着相通之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面对大学生们出现的思想问题,要善于汲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二者有效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感恩特质问卷、共情反应问卷和助人行为独裁者游戏对629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以探讨大学生感恩影响助人行为的内在机制,并考察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女生感恩、共情反应和助人行为均显著高于男生;(2)共情反应在大学生感恩和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在男生和女生样本中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对于男生,女生共情反应对感恩与助人行为的中介效应显著增强。研究结论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和道德教育与干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真实急病情境,采用道德强度、道德认同、共情和慈善捐助问卷对4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共情影响大学生慈善捐助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1)女生在真实急病情境下比男生更容易对主人公的不幸事件产生共情反应;大学生真实急病情境下的共情反应随年级关系的疏远而逐渐降低;(2)共情在道德强度与慈善捐助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道德强度通过共情对慈善捐助产生间接影响;(3)道德认同对共情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具体而言,相对于低道德认同的个体,高道德认同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慈善捐助,并且共情对道德强度和慈善捐助的中介效应也显著增强。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慈善捐助的内在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慈善捐助的教育和干预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道德推脱和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内疚感问卷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128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2)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结论表明:共情可以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道德推脱和内疚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3.
对158名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观点采择在影响共情性尴尬的过程中,尴尬类型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1)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与共情性尴尬之间起中介作用,(2)这种中介作用受到尴尬类型的调节,即在自尊模型和违背他人意愿模型下,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对共情性尴尬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戏剧模型和非意愿暴露模型下,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对共情性尴尬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高校之中普遍开展起来,如何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研究者们热议的话题。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依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和主要的心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自主性和平等的原则,突出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回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反思、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6.
亲社会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本能论、习得论、情感论和认知论对其动机作了理论解释。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的,亲社会行为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通过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在大学课堂中,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所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当代大学生自我调节的手段之一。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机械类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寝室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共192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寝室关系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有很高的相关;(2)阳性项目数在年级这个变量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抑郁、焦虑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且新生严重程度要高于二、三年级;(3)寝室关系状况对人际关系敏感度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对教育教学服务的实际感受或体验与其预期期望值比较而获得实现的程度。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期望值与满意度有利于我们探索以生为本的课程评价新机制,更有力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以实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的。本文以广西大学为例分析了该门课程的学生期望值与满意度,并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组织模式、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共情疲劳是心理咨询师、消防战士、急救医护人员等助人者救助受创伤人员后出现的特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共情疲劳的二因素模型含二次创伤与职业倦怠, 三因素模型还包括共情满足。共情疲劳的临床症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二次创伤、替代(间接)性创伤、倦怠相似, 但上述概念并不等同于共情疲劳。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间接接触创伤性事件并向他人共情的前提下, 产生共情压力, 降低了对他人共情的兴趣与能力, 出现二次创伤症状, 产生工作倦怠感。同时, 助人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个人创伤史等)、接触或暴露于创伤事件的程度、个人心理资源都会影响共情疲劳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