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所说的外交词令,不是指外交活动中所使用的某种语文,如英文、法文等,也不是指外交专业上的术语,而是指在外交活动中谈论较尖锐或较敏感的问题时所使用的经过慎重考虑的措词。外交词令与人们的日常用语有着较大的区别,它的真实含义往往并不在字面上直接表达出来。比如:某国政府准备干预某项国际纠纷,它在声明中或给另一国的照会中常常使用这样的措词:“对此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2.
早在晏子以前的政治家管仲就十分重视发挥外交活动的作用,《管子·中匡篇》载:“管仲会国用,三分之二在宾坐,其一在国。”就是说管仲把国家财政中的三分之二的款项用来搞外交活动,并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管仲这一重视外交活动的思想被晏子继承和发扬下来。当然,晏子重视外交活动的目的同管仲不完全一样,管仲进行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扩大齐国的势力和影响,而晏子则不同,由于“晏平仲之在  相似文献   

3.
深刻地比较孙中山和梁启超伦理思想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伦理的转型.在国民道德改造论上:孙中山和梁启超都对近代中国国民道德中的劣根性进行了历史性的反思,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但是他们改造国民道德劣根性的具体方案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孙中山则主要主张启发国民心性,梁启超主要主张新民说.在道德修养论上:他们都认为通过个体的道德修养,整个社会道德水准必然提高,所不同的是孙中山主张的是以修身为本的道德修养论,梁启超主张通过存养、省克等途径来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在中西文化合璧论上:他们的伦理思想中都汲取了大量的中西文化资源,但是在中西文化合璧论的大的基础上也有一些不同.关于中国文化的优长之处,孙中山比梁启超有过更多的论述.此外,梁启超关于中西文化的整体性认识,要比孙中山全面和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4.
纵横家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智慧群体,也是当时列国外交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有的放矢、善抓机遇、国无常友亦无常敌的思想认识以及外交活动须以国力为本的外交策略对于当前国际社会之间的交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静  霍涌泉  宋佩佩  张心怡  杨双娇  柏洋 《心理学报》2019,51(11):1281-1290
心理建设思想是孙中山革命和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 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思想在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 做了较多研究, 而从心理学视角的探索还较少。孙中山非常重视人的心理对社会政治的巨大作用, 强调心理建设对于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心理建设在他的革命与建国方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命题, 强调了科学认知的艰难和重要性, 体现了孙中山独特的知行观。突出了心理建设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和引领作用, 主张心理建设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相联系。在当今时代中, 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思想依旧熠熠生辉, 他的奋斗精神、思路与方法已经成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在他救国救民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很早就体会到宗教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政治所不能及者,倘得宗教以抉之,则民德自臻上理,人民愈相亲睦(见孙中山:《宗教与政治》)。至于佛教问题在中国,孙中山认为,除了宗教上的意义外,还与民族、外交、国防等许多方面的工作有关,又是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不能绕行的隘口。因此,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答复佛教会申请立案的信中,本着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同意它在申请立案呈文中提出的“揭宏通佛教,提振戒乘,融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甄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省哲学学会、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等六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孙中山哲学思想学术讨论会”,于4月4日至8日在广州中山  相似文献   

8.
当代日本著名宗教活动家池田大作先生对孙中山生前阐发的思想十分敬仰,这既缘于他们二人对于人类文明的现状与未来存在一定共识,又缘于池田大作对于孙中山所处时情国势的深刻理解与同情。他们都对发端于西欧的"现代文明"自身的弊端及其对东方文明的侵略与歧视姿态予以批判,但基于各自所处时代的不同主题,孙中山的批判侧重于政治层面,池田大作的批判侧重于精神层面;孙中山提倡民族主义,池田大作提倡世界主义。两人对东方文明具有高度一致的信心,都认为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当中蕴含的超越利己主义的普遍关爱精神,就是消除"现代文明"弊端的良方,因此以大同思想为主要精神资源的东方文明必将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9,(5)
在今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外交家周恩来亲自出访的国家超过18个,建交国家超过36个,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探寻周恩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交活动,分析他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所进行的设计,展示他为塑造中国国际形象、展示大国的魅力做出的卓越贡献。周恩来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今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传承知识和经验的社会活动,具有“外求于物”的工具理性和“内求于心”的价值理性的功能.孙中山教育思想针对近代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突出强调教育的公益性质,倡导普及教育;孙中山教育思想针对近代救亡强国主题,特别重视教育的工具理性,疾呼教育救国;孙中山教育思想针对封建陈旧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价值理性,主张现代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