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将善纳入人性论,通过明确人本原的自发的道德倾向,性善成了道德所以可能的基础。在性善观念中,善的含义就是道德善,它是人类共同体秩序和道德的表达,因此道德的含义就是人自然的道德倾向与人类共同善之间的统一。以向善的共同趋向为基础,人类的基本善就是一种实存的价值,公义也因此成为可能。基于此,建立一个善的人间秩序不仅是可欲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性善论是先秦以来关于人性论的诸多界说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观念之一,尤其是在儒家的传统之中。由于孟子在儒家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孟子人性论的相关讨论,自先秦以来,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在近来关于孟子性善论的讨论中,性可善论和性向善论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和影响力的观点。本文从梳理孟子关于性善论的文本论述出发,认为孟子所谓的性善论,是性本善,即人天生具有德性,孟子是以性本善的方式来确立人作为一个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性必须是本善的,而非向善或者可善。  相似文献   

3.
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孟子的人性论,港台儒学界近期有性善与向善之争。本文认为,在孟子的人性论中,性善与向善其实并不矛盾,向善乃性善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更为广泛的视角看,孟子的人性论应包括性善、向善、为善与致善四个环节,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只有在这一有机的整体中,孟子的性善论才能得到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万俊人 《现代哲学》2003,20(1):65-75
本文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提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并尝试给出某种解答。通过“善(好)生活”、“利益(关系)”和“人性(潜能)”三个核心概念,作者力图阐明道德之于人类生活的内在性,并从人类的生活目的、行为方式和人性潜能三个基本方面,揭示人类道德生活所内含的美德一目的论与规范一道义论之双重维度。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孟子一直被误解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其实,孟子的思想是非常注重实际的,尤其是他的伦理主张,更强调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生存环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孟子认为贴近日常生活的道德才是正常的,他坚持从生活来理解道德,其伦理思想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6.
陈志伟 《现代哲学》2016,(1):100-105
文章从善与正当性这两个概念来探讨孟子政治哲学的内在架构,区分了作为事物之属性的善与实体之善,认为在孟子那里善是与人的存在直接相关的范畴,分析了善内在关联于人与世界的意义创生的深层含义;考察了正当性的双重意义,即个人道德行为的正当性和政治领域内的正当性,指出孟子并没有将这两者加以清晰区分;并且指出善更多地具有作为整体的实质的价值意义,而正当则更多地是一个单独的道德和政治哲学概念,并且往往带有较强的形式色彩,其基本含义与一定的原则、规范相一致。在上述区分和考察的基础上,文章初步厘清了善与正当性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孟子是如何将具有形式意义的正当性加以落实的,最终得出正当性从客观的天命落入行为主体的理性自觉之自主性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与现代社会的道德旁观现象类似,《孟子》中的"见牛未见羊"现象揭示出:虽然人皆有不忍之心,但却不是人人皆能将其有所推扩。要解读这一现象,必须撇开孟子性善立场的先入为主,回到齐宣王本人的语境中审视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总体而言,孟子强调的不忍之心对齐宣王而言主要意味着一种心理平复所带来的道德欲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对应于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乃是一种原始意味的被动道德欲求,而孟子希冀齐宣王具备的却是一种"不谓命"式的君子道德意志。两者在外向推扩方面的动力差别造就了"见牛未见羊"现象的出现。引申而言,促使齐宣王做出行为反应的被动道德欲求更普遍地以一种旨在使行为主体获得道德满足感的消费形式存在。这致使人们往往将道德等同为一种道德消费,并因满足感获得途径的便宜而过高估计了自己践履道德的真实能力。故而每当身临困境时便习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介入其中,拒绝或不能担负相应的道德责任,于此就出现了常见的道德旁观现象。因而"推扩"的心理基础或更应被理解为一种不得满足的负疚感,以及由此激发的使他人从中获得解脱的决心,而不能简单架构于恻隐之心的"人皆有之"上。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既有规范及其精神基础崩解,孟子在孔子"仁学"基础上建立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体系,主张普及道德信仰以维护社会秩序。在孟子视界中,道德信仰的生成逻辑体现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中,"尽心知性以知天"规定了道德信仰是理性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孟子又赋予道德信仰形而下的意义,主张社会人伦提供了培育道德信仰的具体情境,要求行为主体以践行人伦规范的方式来显现道德信仰与道德情感,从而有效调整社会运行秩序。孟子仁政说强化统治者在推行道德信仰中的功能,期望国家权力给建立道德信仰以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进路有两步:一是"即心言性";二是"以情论心"。这个进路有三个关键概念:心、性、情。它们是一体三面的关系,即性即心即情,只不过性是从自作主宰的存在而言,心是从性之自明自觉而言,情是从心性呈现及内在动力而言。由此就形成了孟子性善论"心性情为一"的义理架构。这个结构可以分别从心、性、情等方面来切入理解,于是就发展出中国哲学史上"以觉训仁""以爱训仁""致敬""致良知"等不同的进路和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0.
《孟子》中告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论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对话。过去学者们大多站在儒家立场上评论他们之间的观点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这场对话表明在人性问题上告子与孟子的差别最为明显,有的学者认为告子与孟子的人性学说不在一个层次,有的学者暗示告子悟性不足,未能理解孟子的思想。但是至今尚未有人对告子的论述作出连贯、系统的解释。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和辨析告子与孟子的对话,澄清他们的概念与譬喻的含义,会发现告子对于人性的表述是一个层层递进、内在统一的论证体系。虽然告子与孟子的人性学说不相一致,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从双方论辩的内容还是形式来看,告子都是孟子的一个合适的对话者。  相似文献   

11.
陈赟 《现代哲学》2003,(1):82-88
长期以来,学术界把孟子的性善观念理解为一种先验性的学说,但是,本文认为。先验/经验的范畴归属于认知性的哲学(cognitive philosophy),其论证功能更多的指向理论。而不是规范。而孟子的性善说却以对于“以故言性”的认知性的人性理论的批判为其出发点,后者所导致的理论结果往往是“以情才代性”,也就说,认知性的人性论触及的总是“情”与“才”,而不是真正的“性”。而孟子本人的性善论不是对于人性所表现出来的经验性事实的理论解释,其功能主要是规范性的,可以将之理解为一种引导性(orientative)的概念,它的主旨不在于获得某种知识理论,而是在实现人与世界的某种转化。  相似文献   

12.
在康有为的人性论中,《孟子微》具有独特价值。《孟子微》中的人性思想成熟而深入,并包含对性善论的三维阐释:一是在三世说的视野中将性善称为“太平之基”,二是在人类品性的差等视野中把性善视为“为上根人语”,三是在生命个体的构造视野中认性善为“以魂统魄”。康有为还创造性地以“性善”为“平世之法”,并将“平等”“民主”等现代政治观念与之凑泊。这种立足于儒家心性论而展开的现代性叙事,虽然“尽精微”不足,却在“致广大”的层面蕴示着儒学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孟子>当中讲述了一个有关齐宣王的故事,人们过分地关注"以羊易牛"这件事,而忽视了对直接导致此事发生的"见牛"的分析,从而也就没有认识到"见"当中所蕴含的道德本性.在孟子看来,我一旦"见到"了某物,它就已经依赖、从属于我,我就对它的生死存亡负有了道德责任,更不忍心去加害于它.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恰恰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对一些伤害视而不见或见不到自己所加害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孟子认为,仁义价值等是人的本性。价值是人的标志。它具有首先性、主体性。诚是善良的人性本体的现实化。可是性善说显然无法自圆其说。这便是人性悖论。义内说表明,陈述同样具有主体性。主体对对象的把握方式是推恩。推恩是一种感应方式。被感应的对象,有时候被称为神。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tradition of “articulating xing in terms of sheng” and related other expressions, and also examines the debate 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 concerning “xing is known by sheng.” It claims that while Mencius’ “human nature is good” discourse i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pretive tradition of “articulating xing in terms of sheng”, Mencius also transcends and develops this tradition. Therefore it is only when Mencius’ views about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are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this interpretive tradition that his ideas can be fully understood. Utilizing this framework, the Confucian understanding of rights is then explored. Translated by Andrew Lambert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7, (7): 36–42  相似文献   

16.
孟子车非孟子考:思孟关系考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本文的新考,子思年九十二,生活在公元前504-403年之间,但这仍不能与孟子时代相接,而多种典籍中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的说法乃至有关子思、孟轲相见的记载又难以置疑。实际情况是:孟子虽然深受子思及其门人的影响,并与之构成思孟学派,但他既非受业于子思,亦非受业于子思门人。《子思子》、《孔丛子》等书所载的那位姓孟、名轲、字子车的儒者,并不是孟子,而是一位与孟子同姓名的子思弟子。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的说法皆由此衍生,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的说法都是由思孟时不相值的事实和《史记》衍文的影响所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在压抑人性,还是在提升人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社会上出现一股思潮,认为道德的约束使人性中很多自然、正常的东西得不到应有的释放与满足,道德压抑了人性,导致了人性的扭曲,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认为应当将人们从道德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打倒一切违背人性、压抑人性、摧残人性的东西。本文通过对人性本质的揭示认为:道德本然的定位并不是要压抑人性,恰恰相反,道德自始至终都是立足于提升和完善人性。在人类历史上,道德的确有走向人性的反面的情况,而这不过是由于我们将道德绝对化、制度化和虚无化后所致。  相似文献   

18.
《荀子·性恶》所引三处"孟子曰",应出自《孟子》外书,反映的是孟子后学"性善修习论"、"性善完成论"的思想,与孟子的"性善扩充论"有一定的差别。《性恶》乃针对《孟子》外书之《性善》篇而发,荀子批判性善论,一是认为其"无辨合符验";二是指责其否定了礼义、圣王;三是批评其对人性的态度过于乐观。其批判的理论根据,则是"性伪之分"。  相似文献   

19.
道德语词所描述的是怎样一类事物,道德语词自身的含义是什么?有没有一种有别于自然属性的道德属性存在?如果道德属性不是自然属性,那与自然属性是怎样的关系?通过对道德语词定义与属性的考察,可以让人们重新审视道德语言的特殊性,从容地面对并使用道德语言。  相似文献   

20.
周浩翔 《现代哲学》2016,(6):123-128
在徐复观先生看来,孟子的性善论为确立和谐、有序的政治秩序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为儒家的仁政或德治提供了形上根据,同时也可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据。孟子的仁义内在说对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孟子的孝悌之道重视人格尊严,不但没有维护专制政治,反而与专制政治相对立。此外,孝悌之道及建基在其上的家庭还可促成进一层的个体与群体得到谐和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