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基本路线”等方面,来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教育哲学的影响和意义。 一、“发展生产力”主要地决定着我国教育的本质。发展生产力,这是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决定”一词,是有其严格的确定的含义的。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指经济基础是本源的,物质的,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它们之间的这种决定和被决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本文在坚持这一理论观点的前提下,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作为总体的生产力决定了社会发展,还是构成生产力的某一因素起着决定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都分别有一个特殊的生产要素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和各自的社会基本特征。作者称这些特殊的生产要素为“第一生产要素”,它们分别是原始社会的集体劳动力、奴隶社会的劳动力(奴隶)、封建社会的土地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第一生产要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上述论点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作为宗教理论研究者,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与我们关涉的宗教实际相结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从事宗教研究和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探析宗教与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复杂关系,看到宗教作为“潜在的精神力量”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到“精神变物质”的意义,从而从促进、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角度来评价宗教的历史及现实作用,引导宗教今后的发展。遵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应该了解宗教的文化意义,把握宗教在人类文化及文明发展中的定位;“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命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认为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和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进步的最高、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到现代,人类实践体系中总是不时地孕育出某种破坏性力量(本文称之为“自然破坏力”),这种破坏力与一直被视为实践积极成果的物质生产力密切相关,共同影响社会发展。以前我们仅仅正面地看待实践,遗忘了孕育出“自然破坏力”的实践的负面性。其实,引入“生产力”与“自然破坏力”的对立,才能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对于现代发展更富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多重视域中的道德生产力——兼驳"泛生产力论"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生产力范畴是学术研究开拓创新的理论逻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实逻辑之间合力的结晶。它符合马克思的文本,尤其是契合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道德生产力所具有的特殊内核及其要素,决定其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中的独特地位,而日常意识正由于不具有这些特质而不能纳入精神生产力范畴。因此,强调道德生产力不仅不会引起所谓“泛生产力化”,而且可以带来学术创新和实践指导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内哲学动态》1980年第10期刊登的陶富源同志的文章,提出人类社会形成和初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理环境的论点。这里,我想着重就地理环境对于人们的社会制度所起作用的性质谈些认识。对于人类初期的社会制度来说,地理环境是具有决定作用的。谁都知道,生产力最终规定着整个社会制度,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但是,生产力是历史地形成和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生产力并不是无头怪物,它同样要受它生存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制约。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伦理道德,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从历史上看,现代伦理精神是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正是这些伦理精神为近现代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不可低估的“助力”。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在邓小平带领全党拨乱反正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标准起到了总的方法论作用。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生产力分析方法”。邓小平并未对生产力标准在其理论中的地位作过评  相似文献   

11.
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仅仅以感性事实来论证,或者完全自然主义地以既成的理论来应用,都是肤浅和片面的,而必须对其作深层理论探索和挖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形似普适的全称肯定判断.但究其实,这一判断的主词“科学技术”,实指“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它表征着人类认识自然的深化程度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尺度.“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的确立,其基本前提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必须一体化,并且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的前面.而事实上,萌芽式的古代科学技术根本不够这个“格”,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后期也仅初露端倪,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过程中诞生的现代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就演变为“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因此,认为“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本来就固有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因而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朱清 《学海》2002,1(6):168-17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邓小平建党理论的新发展 ,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江泽民同志在“5·3 1”讲话中再次强调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因此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对于在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全面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意义十分重大。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针第一 ,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指导…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不加限制地提出任何时候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形而上学的。而现在在报刊上,有的文章提出以生产斗争为纲,这个提法是否恰当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知道,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在一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苏联理论界就对这个问题开展过讨论,并于一九五二年被介绍到中国来。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理论界在讨论、研究科学是生产力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在论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中,认为“教育的主要属性不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教育是现代化的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的争论。争论中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同意见,争论主要围绕着教育是由什么决定的?教育与生产力有没有直接联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等等问题。现将几种不同意见的主要论点和论据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世界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发展和在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而提出来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综合判断,它涉及一般政治经济学、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唯物史观等重要理论。这一论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要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6.
在今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关系也是生产力”。如果说:“科技也是生产力”的口号反映了中国走向现代化对科技的重视和渴求,那么,“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提出是否透露了现时代的某些信息?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交往是流动态的关系;关系即凝聚态的交往。在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不同的社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论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力里面当然也包括科学在内──一个内涵丰富深刻的命题·工艺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的相互关系·科学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社会机制·如何理部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强制劳动转化为自由劳动的条件和机制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87页)确实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阐述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的思想。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对于这一矛盾运动本身的内在作用机制重视不够,大都停留在抽象认识和表面讨论中,较少有人去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一般而言,我们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研究往往局限于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生产力发展论是系统的完整的,其基本点包括: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生产力发展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在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要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现代生产力的构成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而要取得这样的认识,又必须认真研究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