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我国逻辑界关于充足理由律问题的讨论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否定充足理由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一是肯定充足理由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两种观点争论得十分热烈,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问题上的分歧:(一)充足理由律是莱布尼兹作为本体论还是作为逻辑规律提出来的问题,(二)充足理由律能否形式化的问题,(三)充足理由律和形式逻辑的对象是否吻合的问题,(四)充足及由律有无阶级性的问题;(五)充足理由律能否在整个形式逻辑中都运用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克足理由律问题,必须从分析它的理论分歧入手。本文试就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 人们常常把充足理由律的发现归功于莱布尼兹,说他提出了充足理由律,给形式逻辑的三个规律作了补充。其实,这是不合乎事实的。不错,“充足理由”这个词是莱布尼兹提出的,但莱布尼兹提出充足理由的原则不论从其本意或事实上来说都不是作为逻辑规  相似文献   

3.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是否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本文仅就传统形式逻辑讲的内容作一般介绍)。它是我们在思维活动中,即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逻辑规律。人们只有在思维中遵守了这些规律,其思想才会是明确的,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会是不明确的,不合逻辑的。因此,正确理解并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学好形式逻辑这门科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充足理由律(以下简称充律)是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问题,是逻辑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主张“是”,有的主张“不是”。国内五十——六十年代,逻辑学界在讨论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以及推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关系时都涉及到充律是不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问题。当时没有深入展开讨论。去年第一次全国逻辑讨论会上,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哲学学会一九七八年年会于今年二月中旬召开。参加逻辑学小组年会活动的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及肇庆、清远各地的会员。讨论主题是关于充足理由律是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问题和充足理由律能不能形式化的问题。 现将充足理由律能不能形式化的问题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充足理由律是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早在六十年代的讨论中,在讨论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时,有些同志就提出形式逻辑不能只研究思维形式,他们所持的一个论据就是“充足理由律要求前提内容必须正确”。在关于形式逻辑真实性和正确性的讨论中,同样有些同志提出思维形式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是统一的,所持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认真阅读了林铭钧等同志的文章《充足理由律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下简称“林文”)和李先焜同志的文章《充足理由律在形式逻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下简称“李文”。上述两文均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3期),本文是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如果从逻辑思维的实际出发,那就只能得出充足理由律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结论。本文谈两点意见。 一 充足理由没有阶级性 有人说:“有些思维的具体内容,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形式逻辑就不得不改变其性质,成为阶级的工具而非全民的工具了。”但  相似文献   

9.
人们争论充足理由是不是形式逻辑规律,但什么是充足理由,却很不明确。我们想,为了求得讨论的深入和富有成效,不妨先探讨一下充足理由的规定性,然后再说明它在形式逻辑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读了诸葛殷同同志《形式逻辑教材中的主要缺点》一文(见《现代哲学》1992年第4期,以下简称诸葛文),觉得其中有关充足理由律的论述多有不当之处,现提出商榷意见如下: 诸葛文说:“说论证必须有充足理由,这不能说错,但怎样才是具备了充足理由?没有人能独立于其它逻辑知识能说出个道道来。”什  相似文献   

11.
三中全会以来,出版的逻辑著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的了。但是,还缺少一种全面介绍国内外逻辑研究和教学现状的工具书。最近,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今日逻辑科学》一书,它正好为我们了解世界及中国逻辑科学的近况提供了一把钥匙。当我们在争论“充足理由律”是不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有没有“扩充三段论”之余,不妨了解一点国际逻辑学界在关心什么样的问题。《今日逻辑科学》由崔清田任主编,潘道江任副主编;它是20多位执笔者共同劳动的结晶。《今日逻辑科学》共分5个部分,合计40余万字。该书第一部分题为“逻辑科学概观”。  相似文献   

12.
非形式逻辑是如可诞生的?它研究些什么内容?它对思维科学的研究具有怎样的哲学意义?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一、深刻的历史背景 伟大的哲学家莱布尼兹曾有一个美妙的设想:将逻辑处理成演算;使得推理的有效性可以转化为计算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他的这一设想,逻辑学家以及数学家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是经过弗雷格和罗素等人的工作,莱氏将“逻辑”处理成演算的设想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得以实现。莱布尼兹也因此被人们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狭义的,即数理逻辑)的奠基  相似文献   

13.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学习形式逻辑,一定要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每条规律的基本内容、逻辑公式、逻辑要求以及违反这些逻辑要求所产生的各种逻辑错误,同时还要弄清各条逻辑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別,以及这些基本规律在各种思维形式的具体逻辑规则中的体现和作用等等。总之,要准确理解,要融会贯通。但从这次自学考试的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在这方面是存在问题的。这次逻辑试题中有一题是:“什么是同一律?它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解决充足理由律问题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足理由律的主要问题在于它能否普遍适用于各类思维形式,尤其是它在推理过程中是怎样起作用的。如果认为一个推理的前提不真实,这个推理就违反了充足理由律,那末这就等于说充足理由律可以满足前提真实的要求,结果充足理由律就代替了各门具体科学;如果认为一个推理的前提不真实,仍然符合充足理由律,那末充足理由律关于“理由必须真实”的要求还有什么实际意义,不是成为虚设了吗?可见,这两种回答都有问题。所以我认为,充足理由律能否用于推理过程,如何用于推理过程,这是充足理由律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深入讨论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内容的文章不少,有许多新的观点。本文也想就此提出几个问题并试加分析,敬请同仁指教。一、怎样正确认识不矛盾律和排中律公式中的  相似文献   

16.
数理逻辑是古典形式逻辑的发展,它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推论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和原则的科学,也被称为符号逻辑、现代逻辑。数理逻辑的创立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数学家莱布尼兹所提出的宏大构想:建立一个“普通的符号语言”,即类似数学符号的“通用语言”,利用它来进行“思维的演算”。十九世纪初,英国数学家布尔发表了《逻辑的数学分析》一书,他用代数方法处理逻辑问题,建立了逻辑代数。  相似文献   

17.
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上海市逻辑学会举行首届年会,对科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些逻辑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形式逻辑的规律可否违反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形式逻辑的规律虽然是一种思维规律,是人类主观世界的规律,但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具有客观的性质。对人的思维活动有着强制性。这就是说,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活动的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8.
一自由问题在莱布尼兹哲学中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 ,这部分是因为他的偶然性理论产生了进一步澄清和说明这个概念的需要 ,部分是因为莱布尼兹自己对这个问题有着内在的兴趣。实际上 ,这个问题构成了莱布尼兹的成熟的形而上学的一个本质部分。例如 ,在《论自由》中 ,莱布尼兹指出 ,笛卡尔认识到“如果我们试图把上帝的预先规定与自由意志调和起来 ,我们将陷入无助的困难之中。” (Leibniz ,p 95。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然而 ,对笛卡尔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莱布尼兹自己显然并不满意 ,因为莱布尼兹相信 ,就上帝创造出来的这个世界有它自己…  相似文献   

19.
先秦名辩学说是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精华,它与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印度因明一起,构成了世界逻辑科学发轫的三大源流。对逻辑思维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是东西方古代逻辑思想的共通之处。依照一种看法,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是普通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律。在西方传统逻辑中,历来把首先发现和提出这些逻辑基本规律的思想成就,归功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近代的莱布尼茨。实际上,早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或与之同时代的  相似文献   

20.
苑玉成等编著的《形式逻辑新编》一书,于1991年1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绪论、命题逻辑、直言逻辑、关系逻辑、模态逻辑、归纳逻辑、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和论证等9章,书后附有论说文的逻辑结构分析。这是一本具有创新意识的好书,很值得一读。总的说来,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形式逻辑,也不是纯粹的现代形式逻辑,而是取两者之长,把现代逻辑的严密性和传统逻辑联系自然语言的实用性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构造出一个新的形式逻辑系统。一般的传统逻辑著作,都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顺序编写的,这是一个由小到大的纵向结构体系。《形式逻辑新编》完全打破了这一框架结构,而是建立了一个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