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提出“夸克球”设想,并认为这种新物质形式可能给人类提供几乎用之不尽的能源。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夸克球”的概念是根据“超对称”假设提出的。这一假设将自然  相似文献   

2.
神创:意思是万事万物、大到总星系(银河系不过总星系的极小部分,更无论太阳系和地球啦)、随人类观察工具与理论认识的进展不断无限扩大的宇宙;小到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夸克……以至比夸克更深层更微小的物质形态,包括人类社会而绝对无例外的一切,一概都是神的创  相似文献   

3.
高能物理学的飞速发展把许多新观念提到了首位。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存在由夸克和把它们彼此连接起来的胶子真空场构成的这样一个基本粒子等级层次的观念。夸克的存在被许多学者看作是极其罕见的特殊现象。尽管可以说人们已经“习惯于”关于夸克具有实在性的思想,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它们的客观实在性问题在有关书籍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阐明。这是因为夸克是在自由状态下未被发现的粒子。量子色动力学提出了自由的夸克或胶子不可能从强子中跑出来的夸克禁闭(被控制,被阻止)在无色的强子内部的假说。作为物理假说的夸克禁闭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哲学界就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讨论的情况作一介绍。一、在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问题上如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是要强调追究支配人们行动起来的动机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寻找人们有意识活动背后的更深刻的物质原因。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历史必然性所展开的客观联系的链条是: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需要和人们的利益→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人们的行  相似文献   

5.
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已全面展开,对本体论的研究是其热点之一,现将目前讨论的基本情况汇综于下。持“物质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者认为,社会历史领域的本体是社会存在——社会物质,实践不能作为自然的本体,也不能作为社会的本体。马克思把实践引进本体论,着眼点在于人的实践和外部自然界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没有用实践把物质从本体论中排除出去。马克思的哲学本体,是一种以外部自然界为物质前提,以人类的实践为基础,两者之间不断交互作用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6.
物质结构及其可分性的问题,二千多年来一直是科学和哲学所探讨的重大问题,在今天,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基本粒子研究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了。科学上的问题,只能由科学的实践来解决和回答,如同过去关于原子是否可以分割的问题,最终只能由科学的实践来解决和回答一样;现在关于基本粒子研究中的问题,如电子、质子等等是否可以分割的问题,以及夸克禁闭问题等等,最终也只能由科学的实践来解决和回答。但是,科学史表明,科学上的任  相似文献   

7.
当前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和物质观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给物质概念下的定义只是回答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没有回答物质本身是什么,因之,它只是一个认识论的物质概念,需要制定一个本体论的物质概念。对此,我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的讨论中,实践范畴和物质范畴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这已成为深入研究和讨论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笔者发表如下几点意见。一、物质范畴和实践范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表现为: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物质的特殊运动形式。在实践中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自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论的实践一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辩证唯物论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历史唯物论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这是多年来的流行说法。但这种“推广”和“运用”从来也没有讲明白过。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推广和运用,就是按照物质一元论的立场去解释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之所以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由于社会存在包含有物质实体,或者说,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还有人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在自然界是自然物质,在社会领域是“社会物质”。后者除了包括物质的生产关系外,主要是指实物、物质实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深入讨论实践标准和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了对主体和客体问题的讨论,这对于促进认识论研究的深化,对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范畴体系,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精神与物质和主体与客体 自然界经过长期发展出现人类并因而出现精神现象以后,便出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对于人类来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物质与精神这两个高度抽象的概  相似文献   

11.
六、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甲:我想我们应该回到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有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来了。乙: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和物质以及物质的运动分不开的。有物质和物质的运动,就有相应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这在许多经典著作中都做了详尽的讨论的。  相似文献   

12.
按照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看法, 当代物理学几个重大问题的焦点都在真空。占宇宙质量 90%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哪儿? ———真空。宇宙从大爆炸到 200亿万年之后的今天,为什么不减速和收缩, 相反, 还在加速膨胀, 推动它继续膨胀的巨大能量哪里来? ———真空。宇宙中约有 100万个类星体, 每个的能量是太阳的 1015倍, 可又不是核能, 那么它们的能量从哪里来? ———真空。“夸克禁闭”, 没有单独存在的夸克, 是什么在禁闭着夸克? ———真空。宇宙进化为什么不断发生“对称性自发破缺”, 失去的对称性哪里去了? ———真空…  相似文献   

13.
粒子物理学和哲学物质观薛晓舟,张会粒子结构具有层次性,是否由此就可以认为粒子结构具有无限层次性?从哲学上来看,这就是说物质具有可分性,是否由此就可得出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从粒子物理学而言,强子具有可分性,即使夸克和轻子也是有结构、可分的,由此还远远不能得出粒子在结构上具有无限层次性的论断。根据量子引力动力学的理论,空间存在有最小的量度,空间线度的最小值为普朗克长度,这个长度在现今是不可再分的。由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当粒子分列其占据空间线度是普朗克长度数量级时,显然已不能再分;如果还能再分,那么这将和普朗克长度是空间的最小值论断相冲突。可见根据现今粒子物理学知识,粒子结构的层次应是有限的,即物质应具有有限可分性。从哲学上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决不比物质是有限可分的论断真理性程度更大。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永远是不能证实的,因为任何作出的证实都是有限的。无限可分实际上只是实验上有限可分的外推,逻辑上的外推并不能保证命题的真理性,物质是有限可分的论点,永远不能证伪。因此,我0]认为粒子结构具有无限层次性,或者说物质结构上是无限可分的论点,在物理学上是缺乏根据的,在哲学上是外推的,这个论断是不可取的。物质是有  相似文献   

14.
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人们曾对与此有关的问题热烈地讨论过。在笔者所见的文章中,有不少文章在读后受益匪浅,也有一些观点难以理解。这里,就与“物质”有关的几个问题向诸位请教。一、在哪一种意义上理解物质和意识范畴的“广泛已极”?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国内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讨论物质概念的文章,讨论主要集中在物质的定义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列宁的物质定义仅仅回答了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因此只是一个认识论的物质概念。他们提出,现在需要从性质不同的另外一类问题,即从物质和物质的属性的关系问题出发,再制定一个所谓本体论的物质概念(见宋汉年:《试论实体和场的统一体是物质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载《贵州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以下凡引自该  相似文献   

16.
一、夸克模型及夸克禁闭假说自1879年发现电子以来,现代物理学深入到比原子更深的一个层次,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发现。1919年发现了质子。1932年发现了中子。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并在1955年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六十年代人们又发现了一大批很不稳定的“共振态”粒子。迄今人们已发现基本粒子三百多种。人们把这三百多种粒子(包括它们的反粒子)通常分为两类四族,即:  相似文献   

17.
《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9期发表的《物质概念探讨概述》对初期的讨论作了介绍。现就一年来的进展情况,作进一步的报道。关于物质概念及其定义的争论对物质概念的研讨,分歧仍然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可不可以把物质概念分为本体论  相似文献   

18.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一条真理。但是,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经过一个怎样的过程,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能否起决定性的作用,尚有不同的意见。现将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一、关于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问题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最近,哲学界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理论进行了讨论,引起了许多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自从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提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著名论断以后,在广大群众和理论工作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论断在认识论中的重要意义,多年来已有不少的论述。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否也是辩证唯物论中的重大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以及这一提法本身是否科学,从未开展过公开的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86年第10期发表赵宝云、肖明两同志的文章,讨论思维是不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问题。近几个月来,我们又收到一些来稿,参加这场讨论。来稿中的观点也分为两类: 一、思维是物质的运动形式王同(山东潍坊教育学院)在来稿中赞同赵宝云同志的观点,认为应当承认思维(精神活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