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3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山东博兴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14博兴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山东滨州博兴县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社科机构的专家学者、博兴县有关方面的负责人5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之前,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博兴县博物馆馆藏北朝至隋代出土的数百件佛教造像文物,考察了北朝龙华寺遗址和兴国寺著名的丈八佛立像。据载,佛教在山东地区的初传是在东汉末至西晋时期,地域范围仅限于山东东南部的枣庄、临沂地区;十六国东晋时开始扩散,佛教的传播以泰山  相似文献   

2.
朝西 《法音》2006,(7):31-36
在新近落成开放的首都博物馆中,专辟有一个“佛造像”展厅,里面陈列了在北京出土、制作的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不同题材的佛教造像。这些造像以实物形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佛教在北京地区的传播。本文以首博馆藏造像为线索,简述北京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变化。北京地区古代称为燕地,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属石氏前赵、后赵统治。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就多处记载了石勒、石虎笃信佛教,请僧、供养、造像、流布等事。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的后赵建武四年(338)铜镀金禅定佛,就是最好的证明。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空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北朝至隋代的佛教造像。其中,尤以北齐时期的造像数量最多,且雕造精美,风格鲜明。以山东出土的北齐时期的造像数量、分布地区及风格,可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山东中部、山东北部和山东南部,并以此对山东地区北齐时期佛教的地域性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探析山东北齐时期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正>董钦造像充分表现了隋代工匠高超艺术水准和工艺制作水平,是早期金属造像中不可多得的珍品,1996年被评为国宝级文物。现存于西安博物院的董钦造像,1974年出土于西安市八里村,是一铺表现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的金铜造像。董钦造像铸造于隋开皇四年(584),由河北武强县县丞董钦捐资铸造供养。造像通体鎏金,通高41厘米,高足床长24.6、宽24厘米。方形的高足床上,铸有一佛、二菩萨、二天王,以及一个香薰,四周有围栏。佛像  相似文献   

5.
2003年至200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瑞士苏黎世大学联合发掘了山东省临朐县寺头镇小时家庄村北朝至隋代寺庙遗址,揭露出了保存较好的一组佛教建筑基址,并出土了一批佛教石、陶造像标本。本文就建筑基址的结构进行描述并简要分析其年代与性质。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乃至五台山以来,就开始了建寺造像。其间,虽然经过了“周武法难”、“唐武灭佛”两次大的劫难,但其建寺造像始终也未中断。若就现存的108座寺庙计算,五台山就有11个朝代的二十余万尊佛菩萨罗汉尊像;现就对外开放的45座古刹中,保存有佛菩萨像146032尊。那么,这些造像是如何来的呢?简言之,就是古印度佛教造像和中国传统造像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继续整治滥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2018年2月开始实施的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中对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有明确的规定,同时也明确了对违规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和投资承包经营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的处罚要求。山西阳泉市城区义井瀑里一座在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属2014年全国开展大型露天宗教造像专项整治后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326千字,284页,定价69元。本书以近些年西安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为基础资料,结合与长安密切相关的石窟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对长安造像的艺术特点、成因、形成时间以及影响等均做出了自己的考证和判断。莫高窟北周窟是本书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北周窟内壁画布局的变化折射出北朝晚期佛教艺术传播方向的改变,它体现了中原佛教的逐渐成熟并向周边传播。本书的研究弥补了此前关于北周佛教美术研究的缺  相似文献   

9.
封面说明     
逸山 《中国道教》2008,(5):51-51
元始天尊造像碑,唐开元十八年(240)造,现藏上海博物馆。造像为石质高浮雕,高约50厘米,为三尊式造像。该造像碑为舟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造像,下部为题记。上部造像中间为元始天尊像。元始天尊盘腿趺坐,头上有发髻,身着道袍,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冬,笔者在进行咸阳地区道教金石文物考察时,于兴平市博物馆见一太上老君造像。该像通高124厘米,宽80厘米,座高43厘米,直径80厘米。据介绍,此像为1986年于兴平文庙筹建博物馆时,由当地三清殿征集而来,疑为明嘉靖年间造像。老君像为汉白玉质,造像丰须长髯,神态安详自然,目光平视。身穿圆领道袍,腰束帛带,外着通肩大衣。双腿盘坐于圆形须弥座上,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膝盖之上,左手掌心向下扶膝,右手掌心向上平放在膝盖上。虽头部断裂,鼻、耳、手部有残损,然经修复后,神韵依旧。纵眼看去,  相似文献   

11.
这儿所说的佛像,是泛指一切佛教造像。当我们走进佛教寺院,常常会被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千姿百态而又维妙维肖的各种佛教造像所吸引。这些造像,除了佛像之外,还有各种菩萨、天王、罗汉等像,所有这些佛、菩萨的像,统称为佛教造像。佛教造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其...  相似文献   

12.
由王惕所著的《佛教造像法》一书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弘扬中华佛教文化和诠释佛教造像量度、造像规则的美术知识书籍。书中首次破译《佛说造像量度经》之谜,并将现代意识及西洋美术技法与传统文化熔于一炉,从寺庙选址和规划到佛、菩萨、阿罗汉天龙八部众的造像方法,如法如律地加以阐述,填补了汉传佛教造像没有一本完整工具书的空白,从佛教文化艺术的角度总结充实了绘画、雕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佛教造像法》出版@陈耳东  相似文献   

13.
以观音、文殊、普贤为三大士的造像组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造像及思想的起源与背景。三大士造像,是多重因素相互影响激荡而形成的特殊造像与信仰体系,是中国佛教造像与菩萨信仰的一大变革与创新,也是汉地的佛教融合显、密元素所开展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信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佛教于两汉之际由古印度传入中国,中国佛教造像在继承古印度传统的基础之上融入了本土信仰与艺术风格,并形成独具一格的汉地佛教美术,而南方早期佛教造像在这一传承与创新之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中国南方地区早期佛教造像,并结合有关佛教造像的文献记载加以说明古印度佛教造像至中国式佛教造像的汉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从早期"昙曜五窟"的印度服饰为主,到中晚期的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式服饰,云冈石窟佛教造像服饰的演变,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也反映了当时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化的过程。一云冈石窟是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从北魏文成帝(440-456)复兴佛教开始,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止,开凿时间历经近70年之久。云冈石窟艺术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饰精美,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是一座拥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宗教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宋代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群,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渝中区罗汉寺、梁平双桂堂、南岸慈云寺、九龙坡华  相似文献   

17.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造像也随之传入中国。据晚唐美术史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帝(东汉明帝刘庄,公元58—75年在位)乃使蔡愔取天竺国优瑱王画释迦佛像,命工人图于南宫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以形制古朴,未足瞻敬。”也就是说最初传入中国的佛教造像,因为模仿和照搬了古印度式的造像风格,与中国人的观念不合,与时尚不合,因而并不被中国人敬仰。其后,佛教经过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都富有着智慧,而这种智慧不仅兼容并蓄着外来的文明而且富有着十足的创造精神。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就是这一智慧的完美体现,它在延续印度佛教雕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伟大的创造,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造像风格。从北魏时期开始,中国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而到了隋唐时期,这种艺术也日渐成熟起来。在现存的佛教造像作品中,龙门石窟的石刻造像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风格。  相似文献   

19.
学诚 《法音》2013,(1):7-8
(2012年11月2日)非常荣幸应邀参加由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和云南省佛教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今天能够目睹如此精彩纷呈的佛教艺术作品,令人无比欣喜。  相似文献   

20.
所谈的两尊佛像,在二十世纪的佛教考古与艺术研究中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对探索佛教美术和佛学思想均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佛像内容比较复杂,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们的认识一直限于猜测之中,而且以之作为立论的依据,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此二佛像自身,还关系到重要的学术问题。笔者近年来在研究佛教造像碑过程中,揭露出此二佛像内容的真实面目,兹述辨识的过程,希有助于对其它佛教遗存的认识。之一为四川成都万佛寺刘宋元嘉二年(425)造像碑,清光绪初出土,被法国人窃失,后下落木明。1918年《广仓古石录》刊布,之后有人撰文认为碑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