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法音》2014,(10)
正金秋十月,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供奉有佛指舍利的法门寺所在地陕西省宝鸡隆重举行,场面宏大,万众瞩目,内容丰富,好评如潮,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创立于1950年,64年来已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联系和团结世界各国佛教徒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承认的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中国近代高僧太虚大师的"世界佛教运动"的理念,启发了斯里兰卡马拉拉博士创立"世佛联"的伟大构想;太虚大师高足法舫法师更参与了"世佛联"的筹备工作,并代表中国佛教界出席了在锡兰(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的"世佛联"成立大会,因而中国成为"世佛联"的创始会员国。经过各方的  相似文献   

2.
<正>11月13日至20日,应斯里兰卡总理兼佛教和宗教事务部部长贾亚拉特纳、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瓦纳密提和全锡兰佛教会主席贾格特及斯里兰卡佛教界邀请,以王作安局长为团长的中国国家宗教局代表团和以王作安局长为顾问、学诚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了斯里兰卡,出席了在科伦坡召开的第25届世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是第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世界佛教徒组织,简称"世佛联",于1950年由斯里兰卡著名的马拉拉塞克拉(Malalasekera)博士倡议成立,在斯里兰卡任教的太虚大师高足法舫法师代表中国佛教界参加了第一届"世佛联"大会,并与马拉拉塞克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马拉拉塞克拉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巴利语学者,他在1948年斯里兰卡佛教会召开的第28届年会上提出,希望邀请世界各国的佛教代表于1950年  相似文献   

4.
经窗漫笔     
佛教旗的来历1880年5月17日,一位美国佛教徒满怀宗教热情,从印度抵达锡兰(今斯里兰卡),从事复兴佛教的工作。此人就是著名的佛教活动家柯尔葛特(1832~1907)上校。他和他的学生、印度摩诃菩提会创始人达磨波罗(1864~1933)一起,为复兴印度、锡兰等国的佛教,开展佛教文化和教育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2,(10)
本刊讯应赵朴初会长之邀请,斯里兰卡佛教会会长、摩诃菩提会秘书长、著名的佛教艺术家维普拉萨拉长老于7月20日至8月4日在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7月22日上午,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会见了斯里兰片维普拉萨拉长老,并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首先双方回顾了中斯友好交往的历程。维长老说:“1500年前,法显法师到狮子国游学,开创了中斯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后来斯里兰卡铁萨罗比丘尼率众来到中国传授比丘尼戒,帮助中国建立起比丘尼僧团。近代太虚大师、法舫法师、李荣熙副会长、叶均  相似文献   

6.
太虚大师与斯里兰卡的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佛教改革与佛教教育深受斯里兰卡影响。太虚大师继承了锡兰佛教徒达摩波罗积极参与世界佛教运动的思想,在向斯里兰卡借鉴、学习,探寻中国佛教改革和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将中国国情与大乘佛教相结合,提出了"人生佛教"思想,创造出具本土特色的理论和发展之路。对于太虚大师与斯里兰卡关系的探讨,不仅对佛教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界有关近代中国"世界佛教运动"研究的叙事,主要是以太虚的志行为中心,然这一场运动还有更多的细节可供探究。法舫作为太虚座下重要弟子之一,所负责的主要是佛教的世界化事业。梳理其参与世界佛学苑创建的经历、在《海潮音》上有关"世界佛教"的论述、海外留学弘法经历以及他与国际性佛教组织的来往情况,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一运动有更多细节性的观察。法舫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国际化运动的第一代践行者,其筚路蓝缕的经历对于今日"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宗教的国际化事业具有非凡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音》2020,(4)
正当代高僧法舫(1905-1951)对中国佛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已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有了国际性的视野,法舫法师在论述佛教问题时,就不是狭隘地就中国佛教论佛教,而是注意到佛教和世界局势的关系,佛教与东方文化发展的关系。法舫对东方文化提出的自己的看法,虽时隔近一个世纪,其观点依然可以启发读者的思考。法舫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他关注世界局势,关心人类命运,反对独处一隅读经修行,强调佛教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9.
惟善 《法音》2012,(1):40-44
2011年6月27日,梁建楼先生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送给我一套六卷本的《法舫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令我大开眼界,使我对这位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法舫法师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在学习近现代佛教史的时候曾经看到过法舫法师的名字,知道他是太虚大师的高足;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我对法舫法师的了解实在很有限。其实不惟是我,即使就现在整个大陆佛教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1月4日上午,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明勇法师率团抵达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智严佛学院,迎请法舫法师舍利回国安奉。凯拉尼亚大学校长、智严佛学院院长善法长老亲自迎接迎请团一行,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随后在智严佛学院图书馆举行了庄严的"法舫大师舍利返乡迎送法会"。善法长老,法舫大师好友帕拉贡巴寺庙方丈月光长老,萨巴拉卡姆瓦大学校长金刚长老及智严佛学院学僧、教师和居士150余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9月5日,纪念法舫法师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印度国际大学、斯里兰卡龙华书院、台湾佛光大学、中国佛学院的专家学者和法师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河北省井陉县法舫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县政协主席王新民主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玄奘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又称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简称"世佛联")成立已有65年,第27届"世佛联"2014年来到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举行,真是可喜可贺!追溯"世佛联"成立的因缘,不能不提到"世佛联"的首倡者太虚大师及其高足法舫法师。本文试就"世佛联"成立以及法舫法师对创建"世佛联"的贡献展开论述。一、太虚大师首倡建立"世佛联"并派遣法舫法师出国参与创建(一)太虚大师与法舫法师对创建世界性佛教组织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杰雅提拉克的佛教民族主义思想黄夏年〔编者按〕杰雅提拉克是近代斯里兰卡的著名佛教学者和政治家。他的关于在家佛教徒“三项责任”和“社会服务”的思想;他对佛教教义、传教方法的论述以及对基督教的批评都反映了他强烈地复兴佛教的民族主义思想。本刊以往刊登研究以斯...  相似文献   

14.
法界春秋     
《法音》1986,(2)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研究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著名学者叶均居士,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七点二十分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九岁。叶均原籍浙江省瑞安县,生于一九一六年,早岁披缁,法号了参,从太虚法师受学子重庆汉藏教理院。一九四六年赴锡兰(今斯里兰卡)留学,潜心研习巴利语及上座部佛学,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翻译出版了南传《法句》,完成了《清净道论》等经论的初译稿,颇受彼邦佛学界的推重,获论师学位。一九五七年回国后,在中国佛学院任教,讲授南传佛教及巴利语,并从事佛典翻译工作。叶均一生热爱祖国,忠于佛教事业。回国二十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荣获斯里兰卡佛教罗曼那派颁发的弘法杰出贡献奖。斯里兰卡佛教罗曼那派和阿摩罗普罗派僧王、副僧王,暹罗派副僧王,以及斯里兰卡总统、总理、议长、政府相关官员,共同出席了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上,明生法师代表广州光孝寺向斯里兰卡总统赠送药师佛像,向议长赠送弥陀佛像,感谢他们在促进中国与斯里兰卡佛教交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4,(4)
一九六一年六月,锡兰(斯里兰卡)迎奉佛牙代表团前来我国迎请佛牙。图为喜饶嘉措大师和臣赞法师等引导代表团步入广济寺大雄殿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7,(6)
<正>本刊讯6月2日至5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杭州佛学院院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为团长,中国佛教协会藏传南传佛教办公室主任清远法师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应斯里兰卡佛教与巴利语大学邀请,对斯里兰卡进行友好交流访问。  相似文献   

18.
湘军是作为太平军的对立物而出现的。针对太平军毁佛寺等破坏中国传统宗教行为,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声称要"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湘军在和太平军的斗争过程中及取得胜利之后,举起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采取多种手段恢复传统文化及相应设施,在客观上也为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创造了某些条件。这些条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近代佛教复兴的两个关键人物,即俗界的杨文会居士和教界的敬安法师的成长创造了条件。二是捐资修建佛教寺庙和刻印佛经,为中国近代佛教复兴创造了一定物质和文化条件:曾国荃倡修的南京毗卢寺,成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佛教活动的重要中心,而他和曾纪泽支持和资助的长沙刻经处则是近代中国刻印佛经的重要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文会的两篇《支那佛教振兴策》反映了他后期的弘法理念,一则筹款兴学,二则全球传教。《振兴策二》以"美洲阿尔格尔"(Henry Olcott,1832-1907)为中心人物,但在汉语文献却鲜为人知。这位美国上校,1875年9月曾在纽约创立"神智学会"(Theosophical Society),1880年5月抵达锡兰以后,成为最早的白人佛教徒,致力于亚洲佛教的复兴。学界大多注意杨文会与日本学者的交谊,本文则以"阿尔格尔"为由头,重点考察他与欧美人士以及达摩波罗(Dharmap仭la,1864-1933)的交往,说明清末民初的"新佛教"与杨文会的国际视野密切相关,是亚洲佛教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触了锡兰达摩波罗以后,杨文会的弘法实践,从早年专注"刻经",转而投身于"僧学",创建祇洹精舍,办佛学研究会,培养佛学人才。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5,(11)
<正>本刊讯11月7日下午,由河北省佛教协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井陉县法舫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法舫与河北佛教对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市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河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刘青、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副厅长崔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