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的热潮中,必须坚持与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相承接的原则,传统诚信尤其是儒家的诚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历史资源.通过揭示儒家诚信的形而上学基础,探究其心灵之境,挖掘其价值之本,追寻其自得之籍,我们天体可以概观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为批判继承儒家诚信思想提供必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强调作为道德规范的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传统诚信观念现代转换的必要性 ,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新的内涵 ;指出了诚信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目之一。诚信既是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中国传统诚信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其深厚的底蕴和精华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的借鉴、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4.
德性诚信与制度诚信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种不同的诚信建设模式,是传统德性伦理与现代制度伦理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体现。德性诚信主要靠道德舆论、习俗、良心、信念等非正式制度维系,制度诚信主要靠法律、法规、规章等正式制度维系。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德性诚信转向制度诚信,是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人际信任转向制度信任、信任担保由人品转向契约等社会变迁发展的结果。当前的社会诚信建设,需要在传承中国德性诚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顺应现代诚信建设制度依赖的趋势,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德性诚信内规与制度诚信外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守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国加速拐弯式社会转型引发的严重社会诚信缺失,突显了对传统诚信文化现代性转化的诉求。本文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的理据进行条陈,基于现代社会特征及其时代精神,提出传统诚信文化转化的三大原则,并从人格诚信与制度诚信的法德结合、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的情理合一、重义轻利与义利兼顾的价值整合等方面构建了传统诚信文化有效转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诚信观在春秋以前萌芽,形成于春秋至战国时期,秦汉时期被规范化,宋明时期具有强烈的哲理化倾向,到明清时期走向了实用化的道路.中国传统诚信观具有强烈的自律倾向、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单向的道德义务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镜像,道德修养对中华民族的个性养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家国一体的社会生成环境让其不可避免的呈现出某种依附性.这种依附性浸润于传统道德修养的内容、方法、空间、向度及其过程,尽管其推崇的道德理念与伦理准则至今仍有着传承价值,但在当时却成了传达封建纲常理念与塑造"臣民人格"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诚信观中关于“诚信”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诚信”是一个伦理学意义上的完整范畴 ;同时“诚”与“信”又是两个分别有着不同含义、相对独立的范畴。中国传统诚信观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重视和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视诚对信的根本制约关系 ;重视和要求对善的不懈追求 ,寻求诚信的正当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继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道德.但是,传统的诚信和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有着形式和内容甚至精神实质的差别.现代市场经济的诚信是信用式的,传统的诚信是信任式的,它强调的是信于言、信于心和信于性,即尽言、尽心和尽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到达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这是令人鼓舞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的作风等猖狂流行起来。这是必须严肃对待的。在此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其中既有不利于现代社会发展更新的内容,也具有很多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容。举例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深根固蒂的思想意识,即等级观念,儒家法家都强调上下贵贱的等级差别,这是一种陈旧的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及其伦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社会有四民:士、农、工、商。士是一个社会阶层。他们不仅具有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知识,而且具有儒家的价值理念。儒家伦理的中心概念是仁义。同时,维持专制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宗法家族制度是士的政治立场。西方传统意义的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都来源于士这一阶层。士的价值与政治取向的二元性是士大夫们在公共权力的职业领域里的职业伦理的二重性的根源。而在那些远离公共权力的职业领域或在公共权力领域却与民众利益相对远的职业领域,如史官、教育、医疗、以及商业领域人员,既体现了儒家的伦理同时也体现了更为一般性的职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两性关系初探赵世瑜在日本东京的《中国研究月刊》(1995年8月号)上撰文认为明清时期既是传统社会的末期,又是走向近代的转折点;传统的男子与妇女在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既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比如统治者对理学的倡导之影响,又带有一些...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范畴 ,其在规范中国人的行为 ,模塑中国人的人格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规则 ,西方社会的信用理念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有着颇为成功的实践。中国传统的诚信观不仅与近代西方的信用理念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迥异 ,在实质内涵、普适性和作用机理上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诚信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本文论述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的传统 ,以及诚信德目的道德内涵和道德要求 ,论述了诚信道德在为人、齐家、兴业、治国、天下安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以及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借鉴、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今天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教关系,仍然需要注意,中国与欧洲的政教关系从内容到形式存在着众多差别。中国传统社会指1840年近代开始以前的中国。所谓中国政教关系的历史特点,是和外国相比  相似文献   

16.
宗法是家庭结构的基础,也是国家等级制度的核心.这种同质同构的"家""国"关系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浓浓的家庭伦理色彩,并且深深地根植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意识形态与文化形态的设计艺术不仅不会超越社会的核心精神,而且处处成为表现这种社会理念与伦理价值的物质载体.无论建筑、服饰,还是饮食、行旅,无一不深深地烙上宗法礼制的印痕,浸润在无处不有的等第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7.
诚信与当代社会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社会三大明发展的共同要求。诚信化对于物质明的意义,一是对信用制度的支持,二是其渗透于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理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讲“诚”,以诚立信,以信见诚。政治诚信成为当代政治明一块不可缺少的化基石。诚信明是精神明建设的一部分,诚信自身建设如何,关系到精神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先哲为推进道德文化理念的践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道与天道相感的理念在社会各阶层人士心中激起践行道德的敬畏之心与自我纠错的动机;劝喻与垂范并行的措施通过价值导向与行为示范引导臣民弃恶向善;赏善与罚恶互补的机制则基于人性趋利避害的心理以得失利害激励民众自觉地检束身心;动情与晓理相促的方法借助情感和理性的力量促进人们接受并践行道德要求;修德与养生紧联的道理则顺应人类向往身心健康这一基本需求,为道德践行提供内在的心理支撑。总结这些经验,探讨其动力机制,将有助于激活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是伴随着家庭出现而出现的 ,其自然意义是指对父母的能养与敬事 ,属于私德范畴。自春秋战国以来 ,在以儒家为主的诸多学派对其进行的理论膨胀与实践延伸中 ,发生了愈益深刻的异化。这种异化 ,一方面表现为随着孝的社会化、政治化 ,使其由家庭私德而放大为社会公德与政治道德 ;另一方面 ,则是通过孝的法律化 ,将社会与政治的种种规范注入了作为家庭私德的孝中 ,使其由道德规范发展为法律规范 ,更加远离其本来。孝的这种异化趋势对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峰 《道德与文明》2012,(3):99-101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应从三个方面切入:其一是借助制度教育功能以信用机制遏止失信行为;其二是发挥文化的陶冶作用以人文精神滋养诚信品格;其三是提升吾人伦理觉悟以公民意识唤醒信义良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