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素洁  邓子美 《法音》2023,(5):17-27
巨赞法师是无锡江阴人,当代佛教高僧、著名学者。法师少年熟读四书五经,出家后至支那内学院依欧阳竟无修学,几年间广读佛教大小乘经论,写下几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佛学都具有极高的造诣。巨赞法师在培养僧才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还曾受聘于无锡国专任教,是近代佛教史上少有的僧人教授。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各位同人,各位朋友: 我国当代爱国高僧巨赞法师,因患脑神经萎缩等多种疾病,卧床年余,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中西名医精心治疗无效,不幸于1984年4月9日晚10点10分停止了呼吸。这是我国佛教事业的一大损失。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对巨赞法师的逝世,表示极其沉痛的哀悼。巨赞法师生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他还曾担任过《现代佛学》月刊主编等职务。巨赞法师原籍江苏省江阴县贯庄人,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生于1908年。青年时代在江阴师范学校毕业,曾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1929年担任江阴金童桥小学校长。1931年3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4年12月22日下午,江苏省佛教协会、无锡市佛教协会和江阴市佛教协会在江阴市暨阳山庄联合举行座谈会,纪念当代高僧、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圆寂二十周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副会长明学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国家宗教事务局徐远杰司长、江苏省宗教事务局翁振进局长、江阴市市委黄满忠副书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等一百多位嘉宾出席了座谈会。巨赞法师生于1908年,江阴澄江镇贯庄村人,俗名潘楚桐,法名传戒,后改名为巨赞。1931年于杭州灵隐寺出家为僧。抗战时期,曾在湖南组织南岳佛道教救…  相似文献   

4.
胡晓光 《法音》2001,(3):25-26
巨赞法师(1908-1984)是当代著名高僧,其佛学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在中国二十世纪佛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巨赞法师的佛学造诣堪与当代著名佛学大师吕澂、印顺等比肩,虽然没有撰述宏篇巨制,未能系统全面地把他的思想体系化,但他撰写的大量佛学文章即足以体现出他的智慧与成就。巨赞法师学识渊博,通晓五种外语,研读过七千卷大藏经,对古今中外文史哲学均有极深的造诣。巨赞法师不仅仅是一个佛教学者,还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重视人生实践的进步宗教家。最近,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了三大册《巨赞法师文集》,是目前收集最全的一…  相似文献   

5.
朱哲 《法音》2001,(3):27-27
佛教界期待已久的中国当代著名爱国高僧巨赞法师的文集,终于在各界亲切关怀和热情支持下,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佛教界的一件大喜事。  《巨赞法师文集》名誉主编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老法师和人民出版社及三联书店编审、佛教界的老朋友戴文葆教授担任。我作为巨赞法师的皈依弟子,在中国佛教协会工作了四十多年,任这部文集的主编。  巨赞法师定慧双修,行解相应,学贯中西,文通六国,光明磊落,心地仁厚,一生追求民主,拥护革命,热爱祖国。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献身佛教改革的精神,为海内外所推重。  巨赞法师识悟…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4,(4)
新华社北京电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巨赞法师因病于4月9日晚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巨赞法师的追悼会4月27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邓颖超、李维汉、帕巴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5,(9)
<正>巨赞法师(1908-1984),江苏江阴人,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民国二十年(1931),经太虚大师介绍于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解放后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杂志主编等职。巨赞法师是近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为民族之独立、百姓之安宁,乃至新中国佛教之复兴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巨赞法师(1908—1984),他是一位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僧。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原籍江苏江阴。他自幼勤奋好学,渴求知识,早年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后入上海大厦大学学习。1931年,经太虚法师介绍,在杭州灵隐寺披剃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法名为巨赞,在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4月5日清明节,天台山国清寺两序大众在新落成的巨赞法师灵骨塔前举行上供仪式,纪念中国佛协已故副会长巨赞法师圆寂三周年.巨赞法师的门人藏中法师参加了上供仪式。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四月九日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副会长巨赞法师圆寂一周年纪念日,北京广济寺全体僧众于是日云集大雄宝殿,举行普佛、上供、回向仪式,祈愿法师不舍众生,乘愿再来。为奉安巨赞法师遗骨,中国佛教协会已委托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在该山择地修建巨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佛教协会主要发起人之一的巨赞 (1908-1984)法师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他毕生爱国爱教,赤诚磊落,深为世人钦仰。现就我的见闻所及,略记其生平风范,以资纪念。 30年代,日本为了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发动了侵华战争。巨赞法师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  相似文献   

12.
巨赞法师纪念会的新闻发布会觉光法师参观巨赞法师故居一诚法师参观巨赞法师纪念馆熙溉瀚爹豁鹉l扭暴户翰侧袭当‘扁瓤骊酬撇黝黝暴黝填黝薰煞钾嚓盆毖薰纂蘸臀{{珊散弄娜赚昌瓤皿社鳃域艇恐羲昂撇髦黝黝黔l蘸黝撇黝粼筹娜撇觉光法师为纪念堂题辞留念参加巨赞法师纪念会的高僧与会代表参观巨赞法师纪念馆斯人虽已殁 高风永世存——巨赞法师圆寂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我们齐聚巨赞法师的故里江阴市,隆重举行巨赞法师研究会成立大会,可谓因缘殊胜,可喜可贺!我国佛教界的著名领袖、一代高僧巨赞法师一生爱国爱教,无私奉献,为国家、为佛教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学术思想和精神是留给当代佛教界乃至文化界的一笔宝贵思想财富。深入探讨、阐扬和传承巨赞法师爱国爱教精神和学术思想,对加强佛教思想文化建设,促进佛教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巨赞法师是爱国爱教的典范。法师爱国爱教,是党和政府肝胆相照的亲密朋友,其一生行谊留下了与国家民族同甘苦、共患难的担当精神。抗战时  相似文献   

14.
常正 《法音》2005,(1):44-45
2004年12月22日下午,江苏省佛教协会、无锡市佛教协会和江阴市佛教协会在江阴市暨阳山庄联合举行座谈会,纪念当代高僧、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圆寂二十周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副会长明学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国家宗教事务局徐远杰司长、江苏省宗教事务局翁振进局长、江阴市市委黄满忠副书记、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6,(9)
正巨赞法师(1908-1984),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江苏江阴人,当代著名高僧。自小多愁善感,十四五岁时即有出家之志。1931年经太虚大师介绍,依杭州灵隐寺却非和尚薙染,于宝华山受具足戒。出家后苦心参究,阅七千多卷经论,解决了五百多问题,并研习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学习德文,"专门在世间学问上用功"[1]。抗战爆发后,在南岳建佛学研究社,组织佛教青年服务团参加抗战;于桂林办《狮子吼》月刊,鼓吹抗战和佛教革新运动。1950  相似文献   

16.
1933年至1935年间,巨赞法师执教于重庆汉藏教理院及在南京支那内学院研修时,苦心参究,读经七千多卷,写下了近三百万字的读经笔记。笔记共分三集:一曰绀珠集甲,二曰绀珠集乙,三曰觉海遗珠集。巨赞法师佛学深奥,世学渊博,才思俊逸,识见高远,蜚声中外。这三集佛门瑰宝,稀世之珍,文约义赅,理明辞畅,阐微发隐,知见超特,秉教修心,真参实悟,堪为入道之要门,初学之津梁,亦为学习研究巨赞法师早期佛学思想的重要资料。遗憾的是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是当代著名爱国高僧、佛学大师巨赞法师圆寂20周年。去年12月22日,我国佛教界在法师的家乡江苏省江阴市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一代宗师为国家,为佛教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等100多  相似文献   

18.
正1949年开国大典上,受邀和毛泽东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有一位穿僧衣的代表。他就是被誉为精研三藏、博通二乘、才高识远、文通六国的著名爱国高僧巨赞法师,是开国大典上唯一一位登上天安门的高僧。巨赞,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江苏省江阴县人,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出生。巨赞幼读私塾,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08,(12):64-65
11月6日.由广西贵港市政府主办、桂平市政府承办、桂平市佛教协会、西山龙华古寺、西山洗石庵协办的“西山论坛&#183;佛教文化暨巨赞法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龙华寺举行开幕仪式。广西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荣波法师、会长成清法师、龙华古寺住持湛空法师。广西政协副主席李达球、  相似文献   

20.
正巨赞法师(1908—1984)博通三藏,学贯中西,定慧双修,解行并重,为我国佛门栋梁、擎天支柱。他不但精通佛典,对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及西方哲学,莫不广为涉猎,对气功和中医阴阳之说,也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法师原籍江苏江阴,俗姓潘,名楚桐,字勤朴,生而颖悟,勤奋好学,幼怀壮志,青少年时期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当其时,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日寇嚣张,内忧外患,国事日非。当局无能,束手无策!要民主,要革命,风起云涌。法师时就读江阴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