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画之悟     
非非 《佛教文化》1994,(1):34-34
那天晚上,夜已深,钟声滴嗒滴嗒地响着。我独坐客厅,宁静的小屋透进一线月光,我捧着《百步穿杨》(东初出版社煜果所著),边读,边写、边思、边画,神思渐渐恍惚,朦胧问自我问道:“我在那里?我在干什么?”一丝莫名的哀愁忽然涌上心来。 记得那年去峨嵋山,众多的人在山巅上看佛光,可是我什么也没看到。尽管人家怎么说,总联不到我的眼里,佛光到底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2.
悟之韵     
悟,虽类直觉,却总能直透物象事理的灵魂。悟之精妙,虽能让人心领神会,陶然自醉,却喜意内蕴,难以口授言传;若以象喻之,则悟是思之藤上乍然绽放的花朵,是悱之雾中顿然呈现的灵光,是惑之途上豁然迷解的朗彻,是昧之晦中刹那焕耀的闪电……如果智慧是我们生命天空里运化生机的皓日,那么,悟便是冲破黑暗初升的朝阳,其艳美鲜丽,动人心魄。  相似文献   

3.
旧事之悟     
“漂子”的故事 每到汛期,排灌站内都是盆满钵满的,这为一些淡水鱼儿提供了理想的安身立命之所。2005年夏,我到浑河大堤采访时,中午恰好“下榻”一所排灌站。饭后,见排灌站的闸口内积水数米,很多人都坐在水泥台上垂钓。听人说:排灌站的闸口内大鱼无数,曾有人钓上来一条10多公斤重的鲤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道之悟     
山中日月夕相照.洞口烟云似彩飘. 野径深谷通幽处,涧风清匀绕褛袍. 潜心修道峭壁下,神随遐意驾云霄. 宁静至高法自然,抱守元一悟黄老. 世间秩序自排定,阴阳五行法则妙. 天地循环日月复,九宫八卦太极抱. 解读玄理明真义,坎离兑震乾坤交. 巽风吹动艮位土,戊己呼应方圆调. 若能勘穿无形机,得道成仙傲逍遥.  相似文献   

5.
老年之悟     
人到老年,才懂得:健康是福,健康是最大的本钱,人什么都可以缺少,就是不能缺少健康。自己健康能靠谁,想来想去靠自己。人到老年,才知晓: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重要的是放弃之后就不要悔恨。人到老年,才明白:最好的养心方法是"放下",放下恩怨,放下名利,放下焦虑,放下忧愁。何时放下,何时就会一身轻松。能  相似文献   

6.
关于龙场之悟,学界大多以阳明弟子钱德洪主撰的《王阳明年谱》为依据,但是德洪有自身的立场,这一立场值得反省。本文立足于这一反省,主要从与龙场之悟紧密相关的端居澄默、格物致知之旨以及《五经臆说》三个方面对龙场之悟进行还原式探讨,揭示龙场之悟可能涉及的多层面内涵与意义,从而为阳明龙场之悟的当下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丁观鹏之画     
《五台山研究》2014,(4):F0004-F0004
丁观鹏,清代画家,工道释人物,尤擅仙佛神像,也善画山水。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在宫廷画院50年左右,作品近200件。传世作品有完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法界源流图》卷轴,纵33厘米,横1635厘米,该卷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描金设色,精细绚丽。为中国佛教艺术瑰宝、世界佛教艺术明珠。  相似文献   

8.
<正>我工作、生活的地方紧靠太行山,因地理之便,很多画儿画的就是这一座山。我追求一种厚重、平实、沉郁、雄浑的绘画风格。近几年,作品面世的机会多了一些,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如果把中华民族的山水画发展比喻成一  相似文献   

9.
张虹 《中国道教》2009,(1):56-5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如何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一些,却是很多人不能解决的一个难题.人生或富或贵,或贱或贫,千姿百态,如何才能让自已过得幸福,这恐怕是让许多人都感到迷茫的问题,因此有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之说,也就不足为奇了.果真如此的话,大家不妨抽出少许时间来读一读千古名著<道德经>.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受益匪浅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代表"中国画"一直是祖国人民的骄傲。中国画的历史悠久,艺术形式自成一体。中国画强调的是通过感情来传递美:含蓄美、意象美、气韵美都是中国画所体现的美。国画教师要想为祖国培养出众多的国画人才,就需要提高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中国画的艺术特征、目前我国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国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策略,进而在教会学生中国画技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使学生承担起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悟与不悟     
悟与不悟,其实是件很微妙的事情。悟,可以是如佛家所言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此做到真正的从容淡定、飘逸洒脱;亦可以依然活得酸甜苦辣皆备,十分烟火,乃至疲惫,但自己也并不觉得不好,只是在默默经受一切,所呈现出来的姿态,虽有一种老牛拉犁的竭力负重感,但到底是在岁月的砥砺中一点点向前。  相似文献   

12.
悟与不悟     
悟与不悟,其实是件很微妙的事情。悟,可以是如佛家所言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此做到真正的从容淡定、飘逸洒脱;亦可以依然活得酸甜苦辣皆备,十分烟火,乃至疲惫,但自己也并不觉得不好,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域的不同,南方和北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作为能代表南方羽毛画的宝庆羽毛画和代表北方羽毛画的沈阳羽毛画虽然在工艺、气势上相似,但它们在艺术风格、色彩、题材上都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明代残酷的政治生态与政治压迫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出"良知"的政治历史背景。他的"良知"说是对孟子、理学和佛学的传承和发展。"吾性自足"是其"良知"的主要内容。长期坚持的执着精神是王阳明龙场悟出"良知"之道的主要方法。王阳明的"良知"说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具有民间性、世俗性、普遍性和社会性,代表了儒学发展的新方向,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文化不高,少言寡语,但心灵手巧,是当地木雕石雕的匠人。小时看他雕物件时,总是左看右摸,画来画去,特别执著。他的作品精湛细腻,神态逼真。他一辈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凡事多悟,悟能生巧。"这句话就是父亲给我的启蒙教育。当时幼稚地认为悟就是琢磨,现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对悟的内涵有了些认识。它不是简单的琢磨,也不仅能生巧,更能益智、修身、明事理,是人生必修的功课。悟,是有心人的个人专利。  相似文献   

16.
    
正~~  相似文献   

17.
    
正日落月继,寒去暑来,多少生命的过往,都在一次次的轮回中,感受着自然的节律,天地的大美,宇宙的玄幻;万物有灵,其所经所历,都被写入了自身的基因里;造化不语,却在冥冥之中关注着一切的一切……生而为人,也许我们记不起前世的曾经,但在现实的际遇里,偶尔泛起于心中的如梦如幻的似曾相识之境,还是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韵味之无穷;  相似文献   

18.
    
《思维与智慧》2009,(9):M0002-M0002
春风掠过大地的那一刻 沉睡了一冬的种子开始复苏 细雨滴落泥土的声响 在小草返青的生涯里 显得弥足珍贵 显得弥足珍贵 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妻病体常患,穷自然是免不了的,这就成了我们生活中多出的一个内容。 一日,为借十元钱,妻犹豫了好久,终于去敲隔壁邻居的门,结果空手而归。妻愤愤然冲我嘟嚷起来。 “不要生气了,别把人家想得那么坏,也许人家有钱人手头都是大额钞票,要拿十元小票  相似文献   

20.
    
一 往往,一种委屈得不到安慰,一种情怀得不到理解,一段岁月坎坷无助,一种真情被风吹散…… 我孤寂疼痛的心片片零落,却无处歇栖。 我知道这世界太不完美。花并不按我的意志开,树并不按我的要求长。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鸟翩飞,也都只是按自己的所能与所愿不断地生存与发展。我又能要求谁给予我怎样的满足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