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阴符经》是道教自然神性论经典代表之一,其内容不但丰富,而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在天道、地道、人道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诠释了其特有神性机理和神性法则。通过自然之神性、天人之神性、运动之神性、人伦之神性,展示了天地人"不神所以神"的基本规律和神性思想。《黄帝阴符经》丰富了道教自然神性观的基本内容,是"道法自然"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全面深入理解道教自然神性观,发挥传统文化在保护自然生态方面的促进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首届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暨迎国庆·祈太平·慈爱人间音乐晚会在京举行9月21日晚,"太和清音"——首届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暨迎国庆.祈太平.慈爱人间音乐晚会在北京举行。整台演出既表现了全真正韵音乐恢弘典雅的特点,又体现了正一派音乐的"江南丝竹"特色,传达了道教崇尚和谐、慈爱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一"妈祖亦称天妃、天后。"①按有关道教文献记载,妈祖崇拜,或说天妃崇拜兴起于宋代,是为海上守护女神。人间原形乃是"五代时闽王都巡检林愿的第六  相似文献   

4.
老子道德观及其自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将老子称为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并称三清。其来源,道教释为“一气化三清”,这等于说三清是无由自生或自然而生,自然观念在道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以文化人类学观点看,玉清元始天尊神性最强,他偏重于表达自然的物理时空本质,有无始无终、永恒如斯之义  相似文献   

5.
<正>早期道教服饰并没有严整的规范,一直到南朝陆修静之后才开始形成制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上记载:"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破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著矣。"而至南北朝末期道教服饰才逐渐定型。据道教服饰规范文献、唐代道士张万福所撰《三洞法服科戒文》所说:"法天尊圣真仙服,住持经戒,教化人间。必使师资相习,真道流通,易此俗衣,著彼仙服。"这就解释了道教注重服饰的原因:一方面,道  相似文献   

6.
四川剑阁的文昌帝君蔡运生文昌是宋朝以来中国道教中地位最显赫的一位神仙,道教称作文昌帝君、文昌神、文曲星、梓潼神等,是地道的中国神。道教认为,文昌帝君、文曲星是掌握人间功名禄位的星神,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保护神。它在道教神仙系统中地位甚高,...  相似文献   

7.
漫说谪仙     
黄景春 《中国道教》2006,373(2):28-31
说起谪仙,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实谪仙这个名称并非从李白开始,也不专指李白。谪仙从哪里来谪仙之说是我国古代神仙信仰的产物。神仙包括神和仙两种崇拜对象。神是先天存在的,是各民族文化中所共有的;仙,也叫仙人,是人经过修炼之后,获得长生不  相似文献   

8.
正道教诸多经典都非常注重对慈与善的解读,并且把它们具体化为种种的行为准则作为修道者的戒律,成为道教重要的一以贯之的自我修行与教化民众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在泰山以"正直行化,利物利人"为主题,共同研读、体会我们道教的劝善经典《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部经是以劝善为宗旨的,与《太上感应篇》一样,是在道教发展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劝善书。泰山是奉祀主掌人间生死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洞天。因此我们在泰山脚下解经、讲经是有特别意义的,其意义在于,行善去恶不仅仅是我们修道、行道的手段,更是关乎我们生命质量的一种价值  相似文献   

9.
神仙是道的化身道教是一种宗教,因此,道教是有神论者的社会实体。道教徒信仰道教就是要信神和拜神。在道教徒的心目中,冥冥之中有神灵在主宰,在赐福,在护佑,或者在惩罚作恶的人。而无论是地位最高的神,或者地位卑下的鬼,都是由道衍生出来,并且是道的体现。因此,信神和拜神就是信仰道和崇拜道。道教的神,以他们是否降生到人间作为标准来区分,可以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降生到人类中间的,他们来自于先天,是“道之玄气”,“聚而成形”的,例如: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玉皇大帝等等。第二类是曾经降生到人间的先天神灵,他们也来自于先天,但是,又…  相似文献   

10.
正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千百年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道教东岳文化所包含的以"道"为本的思想智慧、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铸就,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东岳文化源于对泰山神的崇拜。早在先秦时,一些帝王就将举行"泰山封禅"作为强化"君权神授"的一种神圣方式。若仔细研究,可见秦汉以来的东岳文化中逐渐出现了两个发展向度:一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层面,东岳大帝被视为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  相似文献   

11.
道教“鬼律”是道教的律法,是对为祸人间的鬼怪进行处罚的律文。在早期正一派的《女青鬼律》、《玄都律文》等经典中,“鬼律”就已经出现,但均已亡佚,所以在今本的《女青鬼律》和《玄都律文》中都未见“鬼律”。“鬼律”主要用于正一派的驱邪法术,当正一道士在驱邪时,以“鬼律”作为他们处罚各种为害人间的鬼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朱长春是活跃在万历年间江南文坛与道教界的士人,其弃仕入道的经历在晚明文人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在考订朱长春生平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其脱离仕途、入道修仙的生命历程,并对其道教思想来源和主要道教活动进行了分析。近年来学界对万历年间文人与净明道、龙沙谶、昙阳子事件、内丹修炼等研究,揭示了晚明文人道教生活的面貌。朱长春道教生活的特殊个案或许可以进一步丰富目前对此一时段文人道教思想和实践多元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修心与体道     
张继禹 《中国道教》2012,(2):11-17,28
道教历来重视修心,认为"修心"乃是明道的枢纽。太上道祖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守静"才是"归根复命"的宗本,正是点出了"明道"在"修心"的玄奥。萧天石先生曾说:"虚极静笃,系心学与性学之本,为作圣功夫,亦为神化功夫。"①关于"修心以明道"的具体行持,南华真人在《庄子·人间世》中对"心斋"的修道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生命道教"为话语主题建构现代道教知识体系,理应以"生命道教"研究的哲学自觉为思想前提。"生命道教"的哲学建构是人文道教与时代哲学碰撞、汇通的结果,思想史意义上"生命道教"现代诠释的历史张力、元哲学视域下"生命道教"范式转换的理论张力和现实关怀下"生命道教"的实践张力,是"生命道教"哲学研究的三重张力。在此三重张力作用下,"生命道教"哲学观的建构,需以"通晓中西方哲学史"为前提,在历史向度、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的统一中为之。  相似文献   

15.
正一"贵生"是道教的重要思想,也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基本理念。所谓"贵生",即是重视现实的生命存在,因此道教中又常常将"重身贵生"并提。道教的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久视,非常重视"生"的问题,因此"贵生"思想是道教的一贯主张。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教》2012,(4):6
讲经传道是道教的优良传统,是道教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和道教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玄门讲经"是道教界近年来大力提倡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发扬道教界学经、讲经的优良传统,促进信仰及道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封面说明     
本期封面选用的是《碧霞元君图》,明代道教神仙画,现存于法国巴黎。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君”,民间俗称为“泰山奶奶”。东岳大帝之女。道教认为元君乃应九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道教认为碧霞元君神通广大,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北方地区信仰很盛行。图中元君形像端庄大方,衣饰线条流畅,纹饰细致,色彩艳丽,不失为道教神仙画中佳品。封面说明@逸山  相似文献   

18.
从道教看来,道教的神仙洞府都在世上,名山秀水是天地间最灵秀的地方,在绿色的田野间,散发出芬芳的泥土气息,间或带有略微生涩的青草味道,唤醒人们于生活在尘嚣喧嚷中被深埋的自然感动。但凡名山秀水之地,也被人看作是最接近神仙王国的人间福地,最能体现道法自然、孕育万物之地,  相似文献   

19.
分论坛     
正11月26日,国际道教论坛举行三场分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位道教界、学术界、环保界、商界及其他各界嘉宾围绕"道教的诚信思想和慈爱精神"、"道教的生态智慧"、"道教的养生之道"分议题,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道教及道教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邢飞 《中国宗教》2020,(4):56-57
"灯"是道教的重要法器。伴随道教及道教仪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关于道教灯及灯仪的研究有李远国先生的《论道教灯仪的形成与文化功用》,詹石窗先生的《道教灯仪与易学关系考论》以及一些研究道教科仪的专论都有精彩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