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年一班通过《培养学生适应班级环境》的研究与探索,使同学们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准确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满怀信心地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同学们一致认为尽快地适应班级环境是搞好学习、发展个性、特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小棉 《心理科学》2000,23(1):117-118
人生是一个不断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从而也适应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使个体能实现良好的自我适应和对环境的适应,这是个体进而改造环境和实现自我的前提。心理辅导担负着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自我适应和适应环境的任务,因此需要对个体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的心理因素及其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据此选择恰当的辅导策略。1个体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的心理因素 个体的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都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关。自我意识作为个体意识的一个方面,体现为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适应主要与个体的自我认…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初中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此作用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差异性,对北京市四所初中697名初一到初三的学生进行了班级地图量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测查。结果表明:(1)总体班级环境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女生在学业自我决定上具有小效应量的显著优势,男生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核心自我评价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班级行为自控可以显著预测学业压力,两者共同解释学业压力12%的变异;(3)男生和女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4)女生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男生群体,说明性别对此中介效应存在调节作用。最后对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机制及其对女生群体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和学业求助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415名初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知觉到的班级环境为团结向上型的学生在学习中易倾向为工具性求助而较少执行性和回避性求助;2)中学生在学业自我总分上得分越高,他们越倾向于工具性求助而较少执行性和回避性求助;3)中学生对班级环境的知觉会影响其学业自我发展,同时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会通过学业自我影响其学业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背景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是入园后首先需要克服的障碍。教师利用班级中的生活标识,创设班级环境,就可以帮助幼儿尽快地了解幼儿园中一些基本的规则。生活标识的使用,使孩子的自主意识得以觉醒,通过环境的暗示,幼儿认识到盥洗室、教室、走廊、楼梯的基本规则,例如靠边走,站脚印排队,寻找自己的杯子等等。  相似文献   

6.
任志洪  江光荣  叶一舵 《心理科学》2011,34(5):1106-1112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404名中学生,对其施测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我的班级问卷和抑郁问卷,应用无约束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和结构方程中介效应检验技术,分别考察了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抑郁关系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竞争三者和抑郁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但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不佳;(2)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青少年抑郁间起着中介作用,其中核心自我评价在竞争与抑郁间关系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光荣  林孟平 《心理科学》2005,28(6):1443-1448
此研究探索中国中小学体制下的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对于学生的适应性的关系。以江光荣和林盂平所编制的《我的班级》问卷测量班级环境.选择学生的学校适应(由Teacher-Child Rating Scale(T-CRS)测量)、主观幸福感(以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SLSS)测量)和焦虑(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for Children(STAlC)测量)作为适应指标.以多层线性模型(HLM)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个体所知觉到的班级环境,对其适应水平有相当肯定的鳃释力,而一个班级学生整体适应水平的高低,与这个班的班级环境有极大关联。此结果表明.中国学校体制下的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对于学生的发展和适应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变革型领导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多水平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初中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内在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班主任变革型领导行为正向影响初中生学校适应;(2)班主任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学业自我效能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班级集体效能-学业自我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初中生学校适应产生影响。本研究将变革型领导理论拓展至班级组织,验证了该理论在我国初中班级组织中的适用性,并揭示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这对改善初中生学校适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班级环境类型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屈智勇  邹泓  王英春 《心理科学》2004,27(1):207-211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5年级到初中3年级38个教学班的班级环境及其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班级环境可以归为3种类型:团结向上型、一般型和问题型。在学校喜欢、学习兴趣、学业效能感和自信心上,团结向上型班级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型和问题型班级的学生。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校喜欢、学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学校回避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学业行为的间接作用大于其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班级集体效能问卷,选取26个班级的1125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影响。在控制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班级集体效能与学习倦怠具有直接的关联:班级正向联合力越高,则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高;班级负向联合力越高,则学生的情绪与生理的消耗越严重;班级优秀成员的效能越高,则其他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越低,师生关系越疏远、生理消耗越严重;而班级成员的自我效能越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高、情绪的损耗越小;(2)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级的正向和负向联合力越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师生疏离的负向影响就越弱;班级的负向联合力越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情绪耗竭的负向影响就越小;优秀成员效能越高,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学习低成就感的负向影响就越大;而成员自我效能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师生疏离的负向影响也强。  相似文献   

11.
张冬梅  赵晓川 《心理科学》2008,31(6):1496-1498
目的探索运用班级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新生两个自然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结论:(1)班级心理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具有显著的效果.(2)利用大学自然班级进行心理辅导来改善新生的适应问题有其独特的优势.(3)高校应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学业求助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控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与学业求助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成就目标、自我效能、班级环境和任务难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激发学生有效求助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郭伯良  王燕  张雷 《心理学报》2005,37(2):233-239
运用同伴提名和问卷法,对82个城市初中班级的465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多水平分析技术探讨了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和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其同伴接受和学业成就,儿童的攻击、退缩行为对学业成就和同伴接受有明显的负向预测效果;在班级环境变量方面,老师支持可以减弱退缩行为和学校适应间的负向联系;老师训诫不仅可以减弱攻击行为与同伴接受间的负向关联,并且对退缩行为与学业成就之间的负向联系也具有削弱效果;同学关系这一变量的班级效果最为明显,可以明显地增强儿童问题行为与学校适应间的负向联系;而班级秩序纪律对攻击行为和学校适应间的负向关联有明显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影响学生学业求助的因素及其有效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学业求助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控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与学业求助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成就目标、自我效能、班级环境和任务难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激发学生有效求助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及班级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和班级环境与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密切的关系;2)学校归属感能有效的预测学生的自我概念;3)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校归属感有重要影响,是学校归属感显著的预测变量;4)学校类型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影响,重点中学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我是去年高考入学的大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始终适应不了大学的生活,学校里没有了班主任,同学之间的交往内容也与高中阶段大不一样,许多事情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我总感到特别怀旧,总想起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怀念以前的生活。这种情绪状态更增加了我适应新环境的困难,由于无法与同学们有效的交往,我感到非常孤单。在第二学期我选择了休学,本来想通过积极地调整,争取今年复学。可在家呆了半年我更不愿意上学了.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师生关系与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师生关系感知问卷、学习适应问卷、科研自我效能问卷、专业承诺问卷对75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科研自我效能和专业承诺在师生关系和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之间分别起着部分中介作用;(2)科研自我效能、专业承诺在师生关系与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即师生关系不仅能够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适应,还能够通过科研自我效能、专业承诺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适应。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的能力,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生适应性动机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适应性学习模型问卷”调查了北京市三所中学和一所大学431名被试,结果表明:(1)在学生的成就动机系统中存在着两组目标,其一是掌握目标;第二组包括业绩目标、成人赞扬目标和消极同伴赞扬目标。前者与适应性行为(如深度加工策略、对学校的积极情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等)有非常显着的相关,后者与非适应性行为(如学业焦虑、回避努力和自我价值保护等)有非常显着的相关;(2)学校的文化环境比学校的类型、性质在学生的目标定向中有更大的影响;若学校强调任务目标,学生则采用掌握目标定向,表现出适应性行为;若环境(学校、家庭)过于强调业绩表现、能力比较,学生的目标定向则会追求赞许,表现出非适应性行为;(3)本研究初步提出了青少年适应性学习模型的构思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内疚和羞耻虽同为消极的自我意识情绪,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且二者对自我服务偏向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成败责任归因任务和人际责任归因任务考察了内疚和羞耻对自我服务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情境中缺乏外部线索时,仅羞耻情绪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提升;情境中存在外部线索时,内疚情绪会抑制个体的自我服务偏向,而羞耻情绪会增加个体的自我保护。本研究结果为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维持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态度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在对待班级管理上存在的一个现状。以大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态度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性以及这种态度与大学生个体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这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来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确实存在这种年级差异性和相关性,并发现大学生对班级管理态度不是很理想。最后,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