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1.近年来,佛教界和佛教学术界均大力倡导人间佛教,从而出现了一种明显的佛教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上承近代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改革,近续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号召,横向上又受台湾印顺和星云等人的人间佛教实践的推动,目前已成为中国佛教在新世纪最突出的发展动向。2.作为一种新的佛教运动,人间佛教呈现出强烈的人间性特征。方立天先生认为,中国现代佛教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就是以现实人生为基点,以人的清净心为基础,通过大乘菩萨道的修持,达到完善人格进而建立人间净土的佛教。(参见方立天)这一概括是非常准确的。具体来讲,笔者认…  相似文献   

2.
台湾佛教见闻记济群住在厦门,接触了许多台湾过来的法师,经常听他们介绍台湾佛教情况,很渴望能有机会一睹其真面目。因缘总算来了,这得感谢台中慈光寺惠空法师。因为是他给我提供了这一因缘。1997年冬,我应澳大利亚墨尔本明月居士林妙净法师邀请,去澳洲弘法,随...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心身、行为医学的角度看,佛教关于身心世界的基本理论,完全可以看作身心、行为医学哲学理论;佛教医学关于疾病的病因、病相、对治、养生保健,乃至佛教的入正道、三学、六度等修持之道,起码也可看作心身疗法的最佳体系。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笔者有幸到台湾宝岛各地佛教道场参观考察,接触到一些台湾佛教领袖和一般的佛教信徒。最明显的感受是两个:一是两岸佛教信徒与人民依然缺乏足够的交流与了解,迫切需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即使是本人,也深深感到以前对台湾佛教的了解相当肤浅,实地参观修正了自己许多不正确的看法。二是台湾佛教徒中坚持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者,绝对占据主流地位。他们普遍认为,两岸共同发展、共同创造条件,以期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两岸佛教徒的共同心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代中国面临着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  相似文献   

5.
佛教哲学是佛教独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佛教徒进行修持以期解脱的理论依据,也是佛教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深入研究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的有机联系,必将促进哲学研究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佛教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与佛教医学密切相关的有“四谛”、“缘起性空”“四大增损”、“五大归纳法”等内容。“四谛”是佛教的基本内容:四谛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以及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谛的意义是真理。四谛所依据的哲学理论是“缘起性空”“缘起”,亦名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也即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相似文献   

6.
佛教与社会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默雷 《法音》1998,(11)
由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和台湾现代佛教学会联合举办的“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其论文集由前者在1996年1月结集出版。我们曾以《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为题,摘编了其中《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心...  相似文献   

7.
编辑先生:在一些撰写高僧大德的书籍文章中常提到闭关修持方式,请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闭关?山西广弘广弘读者: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是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也日渐风行。《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时的、定期的功课以及一定时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克期取证,专心修持…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9,(12)
最近台湾第一家佛教百货公司在台北开业。这家占地二百平方米的佛教商店,除出售与佛教有关的书籍、录相带、录音带、佛像、香等物品外,还经销健康食品及素食品。该公司经理说,他们的消费群大致分为三类:一般社会人士;佛教团  相似文献   

9.
自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而佛教传入宝岛台湾则相对晚一些,台湾现存最早的佛寺台南竹溪寺、弥陀寺和龙湖岩,都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创建的。据此而言,台湾佛教确切可考的历史不到400年。然而,今日台湾佛教已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座寺庙、数千个佛堂精舍、485万名信徒、3万名僧尼的泱泱大教,是岛内十几种宗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教。台湾称得上是当代中国佛教发展最快、势头最为强劲的地区。要了解今日台湾,我们不能不了解今日台湾的佛教。一、四个发展阶段 1、清代传统佛教的初兴。明末,来自福建和广东的大陆移民将佛教传…  相似文献   

10.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默雷印顺思想在台湾佛教中的地位近年来,台湾学术界对“人间佛教”的研究,大都与社会关怀、社会批判以及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有关。前者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展开,而后者则是针对“中国传统佛教”而言,尤指“明清佛教”。...  相似文献   

11.
去年六月,应台湾耕云禅学基金会和辅仁大学之邀,我有缘到祖国宝岛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在整整一个月里,我除了参加王船山学术研讨会和两岸中国哲学讨论会,访问道教圣迹外,还访问了农样寺、灵驾山、国光寺、文殊院、佛光山和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等,瞻仰了日月潭、玄兰纪念塔,拜访了一些大德法师和佛学研究者,同他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接触,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现追述所见新闻所思如下。一、台湾宗教的总体印象踏上宝岛的土地,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台湾宗教非常兴盛,这也可说是台湾社会的一大特点。现在台湾主要有四大宗教:佛教、道…  相似文献   

12.
唐王朝对佛教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唐代佛教得此助力盛极一时。唐代都城长安不仅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成为中国佛教各宗并隆的重地。四方佛徒跋山涉水来到这里译经弘教,一时间僧尼溢于三辅,寺塔遍于京城,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页。佛教自汉末东传,衍至唐代,显密各宗经论次第译出,逐渐形成各种敬理和修持的体系。同时,寺院经济日益充裕,僧众无衣食之忧,能集中精力从事教理的研讨,也促进了宗派的  相似文献   

13.
每年暑假期间,在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举办各种各样的静修营或夏令营,但是大多数的静修营都是一半时间静修学习,一半时间休息娱乐。因为大部分的组织者考虑到,参加静修营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学生,他们经过一学期的紧张学习,暑假应是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在休息的时候给他们讲授佛学知识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但是澳门佛教总会所办的一年一度的静修营与众不同,它完全以学习佛教义理和体验寺院生活为主,可以说是没有“娱乐”时间的。营员们都说,此静修营安排的时间很紧,但是在学习中得到了快乐。他们在此不仅学习了…  相似文献   

14.
人间佛教关注的重点是"人生"和"人间",不像传统佛教主要关注的是"人死"和"天间".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首先表现在它对传统佛教之"死鬼化"、"天神化"的批评上.在修行实践中,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主要表现为更加重视五戒、十善和以慈悲为本的大乘菩萨道.学佛是道德的实践,道德的根源在慈悲,慈悲是人间佛教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具有相当的普适性.五戒、十善和慈悲的道德规范,都是以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为根本基础,从而使得佛教的慈悲行为与世间的仁爱行为相区别,使得人间佛教的修持规范、伦理关怀具有佛教道德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5.
台湾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会表示疑义。台湾佛教某些经验是否适用于大陆?此话说不好,也实在太敏感。1998年10月下旬到11日上旬,笔者应台湾中华禅净协会会长惠空法师邀请,藉出席“两岸禅学研讨会”之机,对平时所思索的问题,有了更为亲切的认识。所谓“第三只眼”,指在政治、宗教与学术的三极格局中,从一个教外学者的视角,发表一点或许是雾里看花般的书生之见。一、台湾佛教的多元化台湾佛教多元化以及主体性,是最近台湾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像现代禅教团理论骨干温金柯,就把“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作为《现代禅对台湾佛教…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台湾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结构出现日益分化趋向,由此导致佛教自身的不断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寺院、教义和经济利益的分化。财富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台湾佛教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不仅佛教在规模上的迅速膨胀与台湾社会的富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且由于佛教拥有巨额的财富而使教内外对于经济利益与传统教义的矛盾提出了种种问题,这些事实上已经成为现代台湾佛教应答现实社会提出的诸多挑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台湾佛教逐步实现适应现代社会所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律宗是以研习和修持戒律为主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实际创始人是唐代高僧道宣。因道宣常住终南山,因而此宗又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又因此宗所依之律为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亦称四分律宗。  相似文献   

18.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默雷摘编1996年1月,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结集出版《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收释传道《菩萨社会关怀的二大任务———庄严国土、成熟众生》,释恒清《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  相似文献   

19.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大乘的佛法逐渐成为中原佛教的主流。中国都市佛教遵循的原则就是大乘的入世佛法。其核心是:不异世间而出世,慈悲才是成佛的根本,将目光放在有情众生的需要和现实苦难上,由利他之行而圆成修持的功德。正是根据大乘的入世佛法,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身体力行,大力倡导“人间佛教”,提出“建立人间佛教,庄严人间净土”的理念。人间佛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都市佛教发展的指南。  一、都市佛教将成为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    从1996年起,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移居城…  相似文献   

20.
澳门佛教组织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本世纪初叶。1918年张玉涛居士(观本法师)仿效当时内地的居士林、讲习会等学佛组织,在澳门创立佛声社,招集佛教信众学习佛法,提倡素食。1934年,已于三年前(1931年)正式出家为僧的观本法师曾于无量寿功德林组织佛学院。民国时期活跃于澳门的佛教组织有澳门佛教解行学社,又名澳门佛教密严精社。抗战期间,有皈依吕祖的罗浮白鹤观弟子李劲唐(法号若虚;他又皈依西藏多杰觉扰拔师,勤修密法),将其所创的广州梅花村梅花精舍移至澳门大三巴,崇祀圣神、太上道祖、观世音和三宝,修持无极气功,行道密双修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