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关锋“发现”了什么?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哲学思想是一个独特的哲学体系(这里指的是《庄子》内七篇中的哲学体系)。探讨一下他“构筑”自己哲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弄清这个哲学体系的“骨架”,可以更清楚看出这个哲学体系是在哪里失足的,这对我们认识庄子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有重要意义。关锋在《庄子内篇译解和批判》一书中说:“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是这样一个三段式: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多样化的基本依据》中,我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一个以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体系为原生形态的多样化体系。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体系,必须先研究。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体系。为此,必须明确探讨马克思新哲学体系的几个方法论问题。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和现代化是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但是,要建立科学的、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必须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及其发展。由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高齐云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山大学高齐云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态》(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以下简称为《形态》)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形态的问题,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体系为直接的理论来源和理论依据而形成的具体的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次生形态,如列宁哲学和卢卡奇哲学;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次生形态为直接的理论来源和理论依据而形成的具  相似文献   

5.
信息     
“王弼与郭象──经典诠释与哲学体系之建构”国际学术会议召开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中心主办的“王弼与郭象──经典诠释与哲学体系之建构”国际学术会议”于2005年12月16日—19日在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召开。会议期间,香港以明媚的阳光欢迎来自欧美、东亚、两岸三地的资深学者和青年才俊。王弼和郭象都是中古时期,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激烈变局的背景下所涌现的天才哲学家,他们注释的经典,特别是《老子》、《庄子》、《周易》、《论语》,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经典,而他们所构建的哲学体系影响到魏晋以降中国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但…  相似文献   

6.
4月25日,北京市哲学学会举办历史唯物主义体系问题讨论会。到会同志一致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应该联系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一起来考虑,摆正历史唯物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有些同志针对“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社会学”的观点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  相似文献   

7.
李伯聪新著《人工论提纲》列入“三原色”丛书,将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这里摘编的只是该书的一些主要论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创造的哲学。可是,奠基于数十年前并且沿用至今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未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本质精神。改革现行的哲学体系,其中心环节是把认识论为重心的哲学体系改革为以人工论为重心的哲学体系。从历史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8.
(篇名后括号内为作者或主编者姓名一、学术论文类荣,奖丈已获得国家或省级奖):历史唯物主义探源(黎克明蔡茂生)_等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高齐云)二等奖: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柯木火)略论现代唯物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之我见(邹永图)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基本内容 的理解(李恒瑞)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多维透视(徐俊忠)总体性、辩证法、历史观‘二二评声卡寄对马克息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蒋斌三等奖:论“实践”范畴的规定性(卢黄熙)理论批判、现实批判、自我批判—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是英国近代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进化伦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第一个将进化伦理思想系统化的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倡导者。他的综合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克里希纳穆尔蒂(Jiddu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宗教思想家,诗人。1910年被神智学派宣布为世界的新导师,但1929年与神智学派断绝关系。他认为,真理只有直觉地即在自由“表露”个性情况下才能揭示出来,而任何完善的哲学体系和...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校哲学原理博士点联合举办的哲学体系改革研讨会于1988年元月20日至27日在天津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国家教委委托南开大学哲学系具体筹办和组织的,会议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本身的改革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肖前教授、夏甄陶教授和北京大学的黄楠森教授、谢龙教授等分别提出了新的哲学体系改革的研究提纲,并向大会介绍了他们的基本思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1619—1692年)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大哲学家。他在经过一段艰苦的抗清斗争以后,即退隐山村,潜心著书立说。通过对历史思想资料系统的冷静的钻研,在对以往各派哲学思想总结性地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使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别开生面。他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体系的结构是十分宏大的,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只就王夫之哲学体系中的认识论思想作一简略的探讨。认识论是考察人类认识一般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它涉及人是否有认识的能力?认识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哲学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哲学?这个问题好像已不成为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哲学体系层出不穷的今天,重提这个问题似乎已成多余。然而当我们审视如人学、类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等各种新的哲学体系时,我们不难发现,各种新的哲学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回答这个问题,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伦理道德的本性是"精神","精神"是伦理型文化与宗教型文化的共同话语,由此可以建立起文明对话的话语平台。"‘精’—‘神’"的二元构造使其概念地内在理想与现实、普遍性与民族性相矛盾,于是建立一种关于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寻找其"中国气派"便必须而必然。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是精神现象学、历史哲学与法哲学的统一。黑格尔所建立的"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的伦理道德的"精神现象学",揭示了伦理道德的形上真理,然而它只是西方精神史的历史哲学表达,并在法哲学层面"头足倒置"。伦理世界中的中国话语是"国—家"伦理实体,"中国气派"是"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精神哲学规律所造就的伦理世界的"亲和";生活世界或"教化世界"的中国话语是"内圣外王"的权力伦理与"义利合一"的财富伦理,"中国气派"是对国家权力"为政以德"的道德诉求和对财富"为富不仁"的伦理批判,呈现为对生活世界的道德警惕和伦理紧张;道德世界的话语体系是"义利—理欲—公私","中国气派"是"求诸己"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超越。伦理世界的亲和、生活世界的警惕与紧张、道德世界的超越,三者构成的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和精神哲学形态的"中国气质"和"中国气派"就是:伦理乐观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15.
论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人类哲学思维发展中一个最重要也最富特色的时期。在半个多世纪里,各种哲学思潮风起云涌,极不同色彩的哲学学说如雨后春笋,它们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无情的批判,刚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体系瞬息之间就为另一种哲学体系所代替,而等待着这另一种哲学体系的也同样是被取代的命运。在  相似文献   

16.
试论庄子哲学体系的三个基本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束景南同志在《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兼驳关锋的“新发现”》一文中指出,“有待”→“无己”→“无待”并不是关锋的“新发现”,更不是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在《庄  相似文献   

17.
老子哲学体系是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的,为什么其中会有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体系是怎样反映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的?这个哲学体系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何如?本文即结合分析老子哲学——特别是它的方法论的特殊形态和春秋后期的社会背景,来阐明达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耶拿体系草稿研究黑格尔耶拿时期(1801—1807)的主要作品有:《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区别》(1801年正式发表),关于行星轨道等自然哲学方面的求职论文,几篇发表在与谢林合办的《哲学评论杂志》上的文章,一系列有关德国宪法讨论的政治短文,三部写作于不同年代的论哲学体系的草稿,再加上《精神现象学》(1807年正式出版)。与早期著作一样,黑格尔耶拿时期的作品也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他的嫡传弟子和新黑格尔主义者始终重视成熟黑格尔和定型的体系,相比之下,处在萌芽状态的耶拿体系手稿则显得凌乱,没有价值。第二,绝大部分耶拿作品直到1915—1935年间才相继问世,原始材料的姗姗来迟也影响了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易传>所辟创的天人之学,确立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对后世易学及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易传>天人合一哲学体系的得以确立,首先依赖于其宇宙生成论的建构.<易传>的宇宙生成论,既是其天人合一哲学体系得以创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也是其天人合一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本体论形上学的基本出发点与立足点.因此,探讨<易传>的宇宙生成论,对于加深认识其完整的哲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易传>的宇宙生成理论,概括起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宇宙本根于"太极",二是太极衍化为天地,三是天地气化生万物.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和谢林都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和谢林的思想联系是不容忽视的。黑格尔起初还是一个谢林的追随者。黑格尔用自己的名字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为谢林辩护的,这篇作品题为《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在这篇著作中,黑格尔完全站在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上,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不过,黑格尔很快就超出了谢林哲学,创立了自己的唯心辩证法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同谢林哲学的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