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渊博、影响深远的学者、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从所处的时代需要出发,赋予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以新的生机、新的精神,从而创立了“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闽学,成为集传统儒学与宋代理学之大成的一个学派,在许多方面都发挥、发展了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二程洛学经“南剑三先生”的续传和阐发,形成了早期福建理学,为朱熹的闽学建立提供了思想资源。在洛学闽化中,朱熹与“南剑三先生”开展学术创造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发展了周敦颐“太极”和二程“理”本论思想,二是丰富了程颐提出的“理一分殊”说,三是发展了二程“格物致知”思想,四是丰富了“默坐澄心”的修养论。此外,“南剑三先生”重视“四书”,诠释“四书”,为朱熹注释“四书”提供了理论思想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完成,标志着闽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从注重《五经》到注重《四书》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杨时、罗从彦和李侗为此作出了极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程门弟子杨时承洛南传,开拓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为南宋朱熹闽学的诞生并上承二程洛学为儒学正脉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杨时的理学思想即是以洛学为宗,在洛学的论域内所作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理本气化,重视分殊之用,主张反身格物,关注静中体验未发等,这些观点虽不为后学朱熹完全泥守,但却有开启闽学端绪之意义。杨时的理学思想在程朱理学的传衍中起上承下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时承洛启闽的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门弟子杨时承洛南传,开拓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为南宋朱熹闽学的诞生并上承二程洛学为儒学正脉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杨时的理学思想即是以洛学为宗,在洛学的论域内所作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理本气化,重视分殊之用,主张反身格物,关注静中体验未发等,这些观点虽不为后学朱熹完全泥守,但却有开启闽学端绪之意义.杨时的理学思想在程朱理学的传衍中起上承下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1984年,新加坡隆重庆祝建国二十五周年,举办了大型展览会。其间,新加坡国立大学筹办的展览中有一项题为“儒学在新加坡”。展览把儒学在新加坡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儒学在民间振兴的时期(十九世纪至1982年);二是朝野同倡的儒学发展时期(从1982年开始)。关于第一个时期的情况,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现兼任新加坡儒学研究会会务顾问苏新鋈博士介绍,儒学传入新加坡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那时,华人从中国的福建、广东等省移民南来,马六甲等邻近地区的华人居民也不断迁入,他们的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充满着浓厚  相似文献   

6.
"批判的新儒学"极为注重汲取船山思想,提出当代新儒学的发展当走"回到船山"的路。它对船山思想的重视体现在三个方面:重气、重实存主体、提倡道德发展论。作为对台湾后牟宗三时代儒学发展的一种批判性的思想,它肯定儒学的未来发展要走出道德形而上、开启社会实践、回归生活世界,同时注意到了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相似文献   

7.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系)1995年8月29日至31日,武汉大学与台湾东海大学,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了“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大陆首次举行的研究徐复观思想的专题学术讨论会。现将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国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海峡两岸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历史悠久.道教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形态,经历了一个产生、形成、传播、衍变的整体历史过程,大约迟至中古以后才经由南方的福建传入台湾.明代以后,随着两岸交流逐渐增多,移民人数的激增与规模的扩大,仅在两百多年的时间之内,道教的传播就迅速扩及台湾全岛.当今的台湾道教,信众广泛,庙堂林立,约有社会各阶层的信众数百万,宫观庙堂数千座,形成台湾规模最大的宗教形态,对台湾地区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民间信仰、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乃至经济生活、政治取向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台湾道教在长期衍变发展的过程之中,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逐渐形成了移民性、宗族性、地域性、民族性、融合性的特征,而此诸多特征对于台湾道教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趋势皆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在设省之前属福建管辖。台湾历代移民多半来自福建,民间的各种宗教大多从福建传人。台湾天主教会在历史上同福建天主教会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宋代以航海保护神的形象在福建民间出现的妈祖信仰,随着历史的演进及其在更广泛社会空间内的传播,被不同地区的信众加以不同形式的区域化表达。伴随着闽粤移民的海上贸易、垦拓开发活动,清代台湾妈祖庙的数量迅速增加,并衍生出新的社会功能。妈祖庙在清代台湾发挥了多元社会功能——参与公益事业、移民精神安慰、同乡联系纽带、教育教化民众、军事战略防御及处理族群纠纷等。  相似文献   

11.
相承先秦儒学与宋明新儒学的发展,现代新儒家以谋求“儒学之第三期发展”而自任。由于儒学之第三期发展或曰现代新儒学是在儒家传统经过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而陷入“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零落困境之后兴起的,如何既保守儒家传统而又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衔接就成为儒学之现代复兴所面对的时代课题。如所周知,儒家传统素重道德理性或曰德性精神,而现代社会则以理智理性的发达为其基本特征。因此,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时代课题就进而落实为德性精神与理智理性的联结问题。对此,现代新儒家有着明确的理论自觉。第二代新儒家的重牟宗主将现代新儒家的思想纲领概括为“内圣开出新外王”,堪称是代表了现代新儒家的基本共识。这里所谓“内圣”就是儒家所素重的心性之学,而“外王”则是指以民主和科学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由于儒家传统的心性之学鲜明地保持了德性优位性,而民主与科学则均是现代理性主义生活实体的产物,显然,“内圣开出新外王”实际上所论的正是德性精神与理智理性的联结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早期闽中理学指的是朱熹闽学产生和形成之前的福建理学。而闽学是就朱子学而言的,包括以朱熹为首及其门人在内的南宋朱子学派的思想,它与早期闽中理学之间存在着思想上的渊源关系。早期闽中理学学者对理学思想的传播和阐发,为后来朱熹闽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做了理论准备。从本质上  相似文献   

13.
访台见闻录     
早听说祖国宝岛台湾物产丰富,景色美丽,久想一睹为快。去年6月,应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的邀请,我们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一行8人首次前往台湾进行道教文化交流,这也是江西省道教界第一次组团访问台湾,故意义非同寻常。我们现将所见所闻留在笔端,以飨读者。我们此次访台以道教文化交流为目的,自然该先说台湾道教。众所周知,海峡两岸,道教同根。台湾道教是宋朝时从福建传过来的。而福建的道教又是从江西龙虎山传过去的。当时,台湾是福建一府,大量移民带着土地神的祖先牌位到台湾谋生,因海峡相隔,交通不便,移民大多信奉道教寄托乡思…  相似文献   

14.
十六国期间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主要表现为:各割据政权的统治者出于文化认同与政权建设的需要,纷纷延续中原儒学传统,采取崇儒兴礼的策略;主流社会知识界对儒、道思想的理解融汇,使玄学风尚不绝如缕;得益于统治者的扶持,佛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前凉"为代表的汉族政权对中原文化在北方的存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引领了"十六国"的文化潮流。"儒""玄""佛"文化"承前启后,继绝扶衰"。北方各少数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文化洗礼,为最终实现隋唐时代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宋代哲学与中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高秀昌会议于1993年4月12日至14日在河南开封市召开,由河南省中原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社联、河南省社科院等单位发起主办。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港台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如下问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一、宋代哲学的内容和特点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宋代理学是宋代哲学的主流。宋代理学是义理之学或心性之学,它以复兴儒学的形式出现,实际上是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哲学上突出地表现为重视本体论的建构和心性哲学中心地位的确立。崔大华认为,宋代理学将原始儒学所具有的“天命”、“礼”和“仁”的三个道德理论层面归纳为道德根源(“理”或“心”)和修养方法(“穷理”、“明心”)两个理论层面。与先秦儒学相比,宋代理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增加了,理性程度提高了。石训认为,宋学(即宋代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学经魏晋隋唐演进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理化形态,其基本特点是更加重视社会发展的哲理性研究。台湾学者董金裕认为宋代理学思想虽杂揉道佛之说,但仍以儒家思想为宗主,故又有新儒学之称。理学的规模基本上是按照新经学的体系而建立的,亦即依四书的义理系统而建立的。其特点是规模宏阔、义理精微、承  相似文献   

16.
为回应近代西方学者关于儒学非哲学亦非宗教的观点,清末民初的文化名人辜鸿铭提出儒学既是哲学也是宗教的观点予以反驳。他认为儒学中的"皇权信仰"与"祖先崇拜"为中国人带来安全感与永恒感是儒学被信仰的心理学原因;儒学建立在遵循"人之真性"的人性关怀基础上是儒学被信仰的人性原因;学校与家庭对亲情之爱的教育与熏陶是儒学被信仰的情感原因;儒学对民众道德感的培育是其取代宗教教化功能的道德原因;能以道德教化维持社会良序是儒学成为被统治者推崇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0月13—17日,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武汉大学国学院与哲学学院、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台湾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鹅湖月刊社、台湾"中央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贵阳孔学堂举行,会议主题为"当代新儒家与心学传统"。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主要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8.
张琴 《哲学研究》2012,(6):42-47
<正>宋代理学的整体建构,旨在以先秦儒学去解构佛教的教义系统并重建原始儒学。在以儒学为本位的思想重建之中,理学家汲取并融入佛教的义理系统,以拓展儒学所固有的意义限阈,便为题中应有之义。心性之学成为理学话语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实与理学的这一根本旨趣密切相联。经过北宋五子,到两宋之交,儒学已经在某种新颖的诠释理念与诠释框架之下获得长足发展,出现了具有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之一,与祖国宝岛台湾仅一海之隔。春秋时属越,战国属楚。是我国历史文化较为集中之所,同时,也是宗教文化荟萃之地。道教在福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深深扎根于地方文化、民众生活和传统习俗之中;同时,也传播至台,对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起到了一!一分深远的影响。现从福建道教的历史源流及其社会影响等作一简要探索。一、源流及发展福建道教源于秦汉,盛于唐宋。在中国道教尚未正式形成之时,早期道教的方仙道、黄老道已经活动于福建。据《异仙录》载,位于福建崇安的武夷山…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0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闽学研究会和福建哲学学会共同主办的"朱子文化和宋明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召开。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一、宋明理学核心范畴新解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吸纳、融汇了道家哲学和佛家哲学,在哲学的形上学方面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与会学者就宋明理学中的一些核心范畴展开了深人讨论。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认为,作为宋代新儒学最高范畴的"理",得到了20世纪哲学家的特别重视,"理"在他们那里被赋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