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中光高级中学创办于1945年,是嘉定区一所高起点、现代化、公办寄宿制高中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3亩,现有18个教学班,600余名学生,教职工63人,中高级教师达71%,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市、区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数十名。学校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拥有数字化实验中心、电子图书阅览中心、信息化教育中心、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及生命关爱中心等,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富阳市城镇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2000年,2010年2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开设医药化工、计算机应用、金融事务、商业贸易等四大类专业。学校实行严格管理与亲情教育相结合,以"点希望之火、育文明之人、成有用之才"为办学理念,实行产教结合,集教学、实践、科研、服务为一体,为社会培养"厚德博技、好学力行"的蓝领精英,把优良的职业素养作为学生的"第一技能"进行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于  相似文献   

3.
<正>重内涵发展,以特色兴校,靠质量取胜。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原省锡中分部)创办于1998年,原属"公有民办"体制学校,2008年6月,正式转制为公办学校。在惠山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协商、支持下,省锡中实验学校成为惠山新城教育配套的首选,于2008年8月起,学校整体搬迁到惠山新城理想城市新校区。新校区由惠山开发区管委会斥资2亿多人民币建造,占地120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设计美观,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办学条件在无锡地区堪称一流。自创办以来,学校遵奉"求是唯实"的校训,秉承省锡中百年办学所聚积的教育文化底蕴,在"高品位,精品化"思  相似文献   

4.
<正>光明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创建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始名"法文书馆",由法国人创办,后改名为"中法学堂",1951年易名为"上海市光明中学"。学校占地面积仅6336平方米,但地处上海市中心,是一所大都市中心城区精品型学校。这所历经沧桑的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为祖国、为民族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在社会上有着相当的知名度,是中法两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中学法语教学"执行单位之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和谐发展、人文见长"。学校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形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口岸中学创办于1926年10月,1996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级中学,2001年4月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3年12月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05年1月被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江苏省口岸中学",同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泰州市唯一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校,2009年10月高分通过省四星级高中复评估。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秉承"自强、厚德、求是"的优良传统,本着"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宗旨,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精致化"管理策略,着力构建自主、活泼、创新、奋进的素质教育实践体系,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创办于1995年,国务院原总理李鹏亲笔题写了校名。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现为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绿色学校、浙江省首批14所和谐校园之一、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样本实验学校,2009年12月被评为全国和谐学校(浙江省共6所)。由《浙  相似文献   

7.
<正>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创办于2008年6月,是一所新组建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位于开化县城关镇钟山路59号。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位师生与成功有约",办学精神是"励精图治,永不言弃",办学目标是"办成高效能的现代化学校",校训是"争取做到最好",校风是"团结、自律、文明、向上",教风是"合作、求实、专注、创新",学  相似文献   

8.
成都列五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质量优秀的百年名校。如何让这所学校在现代化建设中,既保持固有特色,又添上时代的光彩,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呢?这是摆在每一个列五人面前的问题。学校教育现代化,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认为,教育体系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办学条件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为此,学校提出了“创品牌,创特色,全面实施以做人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口号,以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学校的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推进整个教育体系(教材、教法、学法)的现代化。突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即教师素质现代化和培养对象的现代化。近年来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过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等系列国家课题为载体的学校教育科研蓬勃发展,教师学科研,爱科研,积极参与科研的热情高涨,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全校教师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学校已成为成华区教育现代化的信息窗口。另一方面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学校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管理的创新举措,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益。总之,教育现代化,已逐渐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牌。  相似文献   

9.
<正>一、风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昨天回顾风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有感触,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现代化学校的建设。积极努力地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们追求"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育人目标的重要实践。早在1986年风华中学开始探索"学校心理教育";1989年学校通过"心理教育与训练"的研究,形成了"心理教育和训练"的基本模式。当时我们学校就开设心理教育活动课,建设心理教育中心,对个别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光高级中学秉持“文化立校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始终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终身发展,最适切地促进每一个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地发展”作为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学校自2006年成立“生命关爱中心”,着力打造“家-校-社”共育的“三心相约,共筑‘心’家园”立体化心育平台,后以“双新”实施为抓手,坚持“五育”融合,确立了“三五一体化”心育行动下的“三五相约,共筑适合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众心理学》2022,(10):2+49-50
<正>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建校于1939年,坐落于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占地600多亩的嘉兴市高中园区。八十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毕业生,其中不乏原国家安全部部长凌云、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吴祖垲、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永良、台湾著名实业家张子良等精英栋梁之才,可谓众口美誉,星云浩瀚。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三星级高中——无锡市堰桥中学,经历百年的办学历程和百年的文化积淀,学校积累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诚、勤"的校训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师生同创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学校拥有气势恢弘的教学大楼,设施一流的艺体馆,宽敞舒适的学生公寓,窗明几净的学生餐厅,现代化的田径运动场所,还有博士亭苑,假山池沼,紫藤长廊,胡氏钟楼点缀在绿竹翠柏,树丛草坪,四季鲜花之中。优美的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明志的理想场所。学校充分发挥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衢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围绕建设四省边际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市目标,探索以"一会、一园、一机制、一中心、一标准"等"五个一"为主要内容,务实推进宗教工作"体系、平台、机制、项目、队伍"等"五位一体"建设,为促进宗教中国化提供衢州实践.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09,(3):17-17
本刊讯重庆佛学院创立于1992年,是经国家宗教局批准,由重庆市佛教协会主办、华岩寺承办的西南地区一所汉语系佛教院校。学院以"戒、定、慧"三学为纲,以"智、行、悲、愿"为院训;以"三传并弘,偏重唯识"为办学特色;坚持"学修一体化、生活丛林化、管理科学化"的办学方针,旨在培养爱国爱教、弘法利生、解行并重、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僧才。  相似文献   

15.
严翅君 《学海》2001,(4):141-147
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前驱者,张謇虽不是"中体西用"之争的热心介入者,却用他自己的特有方式,在实践中把握"体用"关系,于是带来了他的文化人格的分裂和二元化.集中表现为在名分观上,出现了外壳裂变和内核固着的尖锐矛盾;在角色心态上,产生了"言商"与"向儒"的巨大冲突;在行为方式上,难以克服"以道抗势"和"以道附势"的深刻悖论.这样一种二元化分裂性文化人格,使张謇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开拓中,同时背着沉重的传统文化的心理包袱,这大大阻碍了他迈向现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既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这一时代课题,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一是要从理论上回答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如何摆脱"挨骂"的问题;二是要从理论上回答何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如何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对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与意义等问题。在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还要防止走入无视问题以及有关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误区,才有可能在国际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理想追求,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的规范和要求.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了"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提倡"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养性"、"和为贵"的和谐理念;积极推崇"天和"、"人和"、"心和"的"太和"境界;强调"五伦"的人伦规范.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伦理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梳理上海中国济生会的社会慈善事业和济公扶乩信仰活动,以及主流佛教界批判扶乩和对济生会的接纳,认为近代绅商居士信仰扶乩化与佛教自身现代化的张力在人间化的慈善功用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绅商居士逐渐独立于僧团,以佛教慈悲理念开展人间救助和教化,势必要融摄传统民间信仰,树立自己的宗教权威,进而网罗更多慈善资源;主流僧界为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竭力摆脱"迷信"标签、与民间信仰划清界限的同时,又必须依赖这些绅商居士力行善举来塑造佛教关怀人间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与和解决了近代中国"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课题,在此过程中,中国气论传统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密切相关。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经历从气论宇宙观到进化论宇宙观再到唯物史观的转变,尤其是李大钊"调和的进化论"及"调和之美"等思想,为辩证分析气论传统提供了理论指导。新中国成立前后,张岱年、冯契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推进气论传统的现代化。目前,全面深入推进气论传统及其宇宙观、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研究,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来华,开启了规模空前且影响至今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华帝国因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被迫走上"现代化"强国之路.过去两百余年的历史证明:正是西方传教士将现代医疗卫生、学校教育、书刊出版、慈善救助、通讯邮政、交通运输等等"元素"移植于中国社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