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仰的归宿     
阮恩荣 《天风》2007,(5):8-9
在我们村上有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他是一个非基督徒,在他离开世界之前的一个月内,有人告诉我他几乎每一天只要一想到要离开世界就开始哭泣。原因不是因为太多的留恋这个美丽的世界,而是对于要去的或即将要面对的那一个未知的世界没有把握,因此他感到来自内在生命中的害怕与恐惧。最后他在无奈、绝望和恐惧中离去……  相似文献   

2.
杨晔 《思维与智慧》2014,(12):49-49
刚一出生,接生婆就认定他将来不是一个凡人。但长大后,父亲说他笨得像木头。去上海星级酒店,因为衣冠不整,门童不让他进去。在一夜50美元的房间里,他不会开电视。被副省长接见,却因为紧张翻墙而逃。如今功成名就,却坚持拒绝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3.
学诚 《法音》2007,(11):36-49
一、学法首求善知识同行善友共增上修学佛法,必须依靠善知识。善知识,需要我们主动去希求,因为跟他学法的人是非常多的,并不是只有一个两个,像当年印度那烂陀寺,有学法僧众八千人。你去找那里的善知识的时候,他不一定有时间,有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4)
正第一个态度,不定罪苦难。苦难是个很大的奥秘,虽然罪会带来苦难,但不代表每一次的苦难都来自罪。比如耶稣说那个生来瞎眼的人,不是他自己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为了彰显上帝的作为。旧约里约伯受的苦难,也不是因为他犯了罪。使徒为福音的传扬,也受了很多苦。保罗身上有根刺,也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是主的恩典与能力要显在他身上,免得他自高。苦难的成因有很多,比如彰显上帝的作为、人为的因素、自己的犯罪、自然的报复、魔鬼的攻击,等等。因此从神学上讲,不要一发生苦难就定罪。从爱心上讲,也不要如此。要有怜恤的心,怜恤人的必蒙怜恤。怜恤人的人才有上帝的爱在他里面,这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11)
<正>经文:约10:1-6"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在中国教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会议像这一次一样与一个人直接相关,即纪念我们敬爱的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在金陵协和神学院读书时有一次经历让我难忘:蒙学校的抬爱,我有了一个学习声乐的机会,有一次丁主教领我们几个不同班级学声乐的同学去听音乐会。谈话间他问我:"说说毕业后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习惯这样说:“为了成功,我尝试了不下上千次,可就是不见成效。”你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吗?事实上,别说上千次,连10次都不曾尝试,也许刚刚尝试过三五次,甚至刚刚一两次,不见成效,就放弃了再尝试的念头。你是否听过桑德斯上校的故事?他是“肯德基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你知道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么成功的事业吗?因为他是生在富家的子弟?因为他念过哈佛这样著名的高等学府?因为他年轻时便投身于这门事业上?都不是。事实上桑德斯上校于65岁高龄时才开始从事这个事业。是什么原因使他此时终于拿出行动来呢?因为他那时身无分文且孑然一身,当他拿到生平第  相似文献   

7.
灵性格言     
单信 《天风》2011,(8):6-6
被试探是一件事,跌倒却是另一件事。——莎士比亚人人都愿意真理站在他的一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站在真理的一边。——怀特莱世界顶多能够说:"活着就有希望。"神的儿女却可以说:"死了仍有希望。"——礼顿"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这句话已经历久弥新,但人类却仍竭力用物质满足内心。——佚名一个骄傲的人很少是一个感恩的人因为他总认为他出的多,得的少。——毕辙尔·外来的试探并没有能力,除非里面有内应。——《阳光》  相似文献   

8.
埃尔德雷德指出,在海德格尔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思想生涯中,有一个现象颇为引人注目,即他从来没有与马克思进行过深入的对话,即使偶有涉猎也仅仅是蜻蜓点水。(cf.Eldred)如果我们不把《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理解为这样一种对话的话,此论大致可以成立。纵观海氏文本,他对诸多哲学家的长篇大论无疑是其存在之思前行的醒目路标,而他对马克思却似乎惜墨如金。这显然不是因为马克思对他来说无关紧要,这一点他早就有明确交待:“因为马克思在经验异化之际深入到历史的一个本质性维度中,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比其他历史学优越,但由于无论胡塞尔还…  相似文献   

9.
<正>那一年,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有一次我们带他去商场购物,购物达到一定金额,就有一次抽奖的机会。儿子因为看中了摆在桌上动物形状且带有漂亮羽毛的笔,便主动请缨要去抽奖。他摸出一张奖券刮开一看,竟然是一等奖——一套青花瓷的8件套餐具!负责开奖的小姑娘笑着说:"小家伙挺厉害啊,今天一个下午也就两个一等奖,你就摸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走路三题     
向后,退一步 有一个农家子弟,成绩并不出众。高中毕业时,考上了一所地方工业专科学校。按理说,他应该很知足很庆幸,因为成绩比他好的还有很多人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半学期后,他却退学了。他说,这里并不是他向往的地方。他的亲朋好友都劝他三思而后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复读。第二年夏天,他出人意料地获得583.5的高分,跨进了上海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1.
思考的花絮     
佛教认为,偶尔抽一两口烟或一点点风流,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人的向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并不是每犯一次错,就会有一块石头砸住他前进的双脚,而是每纠正一次错,人就会朝至善至美跑近一步,更多的门窗会为他打开,他看到的风景会更多更美,他得到的智慧会更纯粹,更不易被岁月所风化。  相似文献   

12.
思考的花絮     
佛教认为,偶尔抽一两口烟或一点点风流,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人的向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并不是每犯一次错,就会有一块石头砸住他前进的双脚,而是每纠正一次错,人就会朝至善至美跑近一步,更多的门窗会为他打开,他看到的风景会更多更美,他得到的智慧会更纯粹,更不易被岁月所风化。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逾越     
一个真正活出信仰的人,在他的生活中会经历无数次大小的逾越与重生。这种逾越的认知,有思想、意识上的、有行为上的、有心灵上的,但在这其中的每一次逾越都不是独立的,因为你思想的逾越会改变你的行为,你爱的行为会影响你思想的转变;这逾越更不是孤独的,因为是与主耶稣一起走过,若是孤独的走过那不是真正的逾越,那是自欺、是自负,  相似文献   

14.
刘卞功是北宋后期至金前期的著名隐士,被宋徽宗敕封"高尚处士",在当时的民间、朝廷和道教界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自南宋开始,他一步步地被神化,成为一个自在逍遥、神通广大的神仙。与此同时,士大夫也对他推崇备至,但不是因为他的神迹,而是因为他的修为与境界,尤其是他的"四杀"说影响更是深远。  相似文献   

15.
感恩生活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  相似文献   

16.
馮友兰先生坚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的超阶級性是真实的,不是欺骗。他向反对这种观点的人們提出了一个争辯的准则。他說:“如果一个阶级的利益,真是和普遍利益相一致或有一致之处,这个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就是真实的,不是虚伪的。如果不是这样,这种思想就是虚伪的,不是真实的。”这就是說,在馮先生看来,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其所以是真实的,乃是因为在阶級社会里,除了有  相似文献   

17.
一个男孩,小学5年级时还口吃。他哥哥听说抽人大嘴巴能治口吃,所以他一结巴,他哥哥就突然抽他,但还是没治好。上初中,他还是特腼腆,特别不敢说话。有一次演讲比赛,因为他课文朗诵得不错,校长就让他参加,并说背好了就能得奖。所以,他事先就拼命地背。在家里,他爸爸妈妈随便挑出每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他立刻就能把那一整段都背出来。真是倒背如流!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将来有没有发展前途,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和细节有很大关系。通过一个人细枝末节处的表现,可以窥测到他的将来,这不是什么迷信巫术,而是一种经验,一种智慧。明代有一个叫王华的人,从小喜欢读书。有一天,县令带着随从前呼后拥地到王华所在的学堂视察。和王华一起学习的那些小朋友们,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热闹的场景,所以都争先恐  相似文献   

19.
袁世国 《天风》2007,(6):46-48
与二十世纪其他著名的新教神学家不同的是,朋霍费尔不是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也不是因为他父母在信仰上的敬虔对他的影响。1906年2月4日,朋霍费尔出生在德国布列思劳(Breslau)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基督徒的家庭,从父辈以上,他的祖先中出过不少专家学者。他的父母品格出众,信仰敬虔。所以他从父亲一方继承了善良、公正、自制和干练的品性;从母亲一方继承了对人类的理解和同情,对被压迫者事业的忠诚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成功心理学家拿破仑·希尔一向强调自信是促使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有一次一名意志消沉的餐厅老板前去寻求希尔的帮助,他因为合伙人的破产而变得一无所有。希尔要求他站在厚窗帘的前面,并且告诉他:“你将看到这世上唯一能使你重获信心并且克服困境的人。”藏在窗帘底下的其实是一面镜子,因此,当希尔将这块窗帘揭开,出现在餐厅老板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餐厅老板看到镜子以后,不禁陷入了沉思,过一会儿他便向希尔道谢离去。几个月之后,餐厅老板再度出现在拿破仑·希尔面前,但他已非当时意兴阑珊的失意者,而是看起来精神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