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3~5日,由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南民族大学召开,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2010年8月9日至13日,美学界的盛会-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千余名学者参与了这次会议,诚所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本届美学大会的主题为"美学的多样性",由于牵涉议题广泛,参加会议学者众多,本文择其大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第九届国际美学会议于1980年8月在南斯拉夫召开,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艺术创造”。这次会议文件卷帙浩繁、题目繁多,各国美学家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对“艺术创造”问题进行了阐述。本文是我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整理而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下旬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就“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学和艺术学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媒介和审美文化批判”、“中国传统美学及其现代意义”、“中国现代美学和美育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和深入探讨。述要如下:  相似文献   

5.
第五届国际美学会议将于1964年8月24日至28日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会议的总题是“革新与传统”。计划将包括〔以下〕诸组:a)语言与美学,b)宗教感情在不同艺术中的作用,c)艺术中的真理,d)  相似文献   

6.
刘悦笛 《哲学动态》2007,(10):71-72
2007年7月9~13日,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召开,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学者参加了盛会。本次会议以“美学为文化间架起桥梁”为主题,现综述如下:一、艺术与哲学:分析美学的东西视界艺术问题一直是美学研究的重心,分析美学在20世纪为此做出的巨大而独特的贡献有目共睹,分析美学的研究者们仍在该问题上逡巡反思。当代哲学家约瑟夫·马戈利斯在开幕式上以《艺术的状态》,明确反对康德“超验的转向”及其所形成的一种“普世性”追求,认为这种普世性抽掉了历史,最终要回到一种“后康德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主义”那里来重新…  相似文献   

7.
简讯     
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研讨会在南宁召开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研讨会”于 2004年 10月 21日 ~2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 15个省、市、自治区的 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美学”、“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古代生态思想和现代生态理论”、“‘人类中心’与‘生态中心’”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就生态美学的研究形态与对象、范围,及其生态美学自身与发展,生态美学与自然美等具体问题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8.
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25~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美学学会、吉林大学文学院和中国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与会代表围绕主题从多个方面展开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拓展理论视野深化美学研究──记“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王贻凡由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带动的中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变革,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一物质欲求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影响,而且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方式以及文艺实践活动的深刻转换。面对这种情况,美学研究如何能够在与现实挑战相对应的过程中不断走向自身理论的成熟建构,乃是广大美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同志在本届(于1993年10月16日在京召开)美学会议开幕式上所指出的i“美学研究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勇敢地面向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接受挑战,去探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当前,“怎样树立健康的美学趣味,普及审美教育,提高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文艺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做出贡献,是我们美学研究面临的新任务。”对此,与会的8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中青美学工作者都深有同感,并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就有关专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一。关于美学研究的当代性发展问题大家认为,在急骤的变革过程中,美学研究者只有对人类植神价值予以深刻关怀,才能在美学探求中真正实现自身的使命。姚文放认为,美学在  相似文献   

10.
寻找新的生长点──全国“哲学与时代”研讨会暨社科院系统第四届哲学年会综述晓晨全国“哲学与时代”研讨会暨社科院系统第四届哲学年会于1994年11月12日至15日在苏州大学召开。会议由江苏省社科院哲学所、苏州大学政治系、江苏省哲学学会发起和主办,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1.
2000年4月25日至26日,中国天主教第六届代表会议神学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西城区柳荫街14号全国“一会一团”驻地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湖北、辽宁、江苏以及全国“一会一团”研究室和全国修院的有关人员共1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民主办教”两个课题进行了研讨。会议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父主持。4月25日会议开幕,神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涂世华主教首先讲话,宣布中国天主教第六届代表会议神学研究委员会正式成立。接着涂主教回顾了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近五十年来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碧辉 《哲学动态》2005,(12):63-64
由中华美学学会主办、徐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6~19日在徐州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报刊杂志社的专家、学者40余人,该会收到论文48篇.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中国天主教》2002,(4):50-51
●2002年5月9日至12日,江西省天主教第六届六次常委会暨江西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第四届六次常委会议在南昌市爱德宾馆召开。江西省民族宗教局陈卫民局长传达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吴仕珍主教代表省“两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并通过了相关的决议;讨论通过了《江西省天主教“两会一区”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期间,吴仕珍主教宣布认命李稣光、赵怀民、  相似文献   

14.
“第八次中国逻辑大会”于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大津召开,全国逻辑学界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逻辑大会由中国逻辑学会土办,每四年召开一次。本次人会听取和审议了中国逻辑学会第7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5.
由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环境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人文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0月 17日至 2 1日在西安召开。与会学者围绕“美学视野中的人与环境”这一主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何认识生长在生态学与美学结合点的生态美学的性质 ,这是与会学者关注的一个中心话题。曾繁仁认为 ,生态美学可以被界定为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地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存在观 ,其中包含着新的时代内容和人文精神 ,而“动态平衡”应是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的基本理论。聂振斌…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协五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中国道教协会第五届七次常务理事会于1996年10月8日至10日在北京白云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常务理事18人,列席4人。本次常务理事会的主要议题是:传达学习“全国宗教局长会议”精神;研究、讨论下届代表会议的准备工作和...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年十月三十一日,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光潜、王朝闻、蔡仪,李泽厚、齐一、马奇、杨辛等七人。蒋孔阳、郭因缺席。会议讨论了开展工作的方针,并就有关发展会员、聘任副秘书长、经费使用、地方美学会议等项事宜作出了若干决定。大家一致认为应当坚决贯彻“双百方针”,在学术上开展自由讨论,才能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18.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3届年会于1988年10月7日至11日在北京远郊爱智山庄举行。180余人参加了年会,他们来自全国27个省、市和自治区。年会结束前产生了由45人组成的第3届理事会,会长为王朝闻,副会长为汝信、李泽厚、蒋孔阳、马奇和刘刚纪,秘书长为张瑶均、朱立人、叶朗、徐恒醇和蒋冰海。与会的青年美学工作者同时也成立了中华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筹备会,推举程孟辉和赵士林等12人为委员。年会期间,与会者分别就哲学美学、艺术美学、技术美学、审美教育和中外美学研究中的问题,广泛地交换了学术观点和研究经验。兹将其中与我国当前美学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概述于后。  相似文献   

19.
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美学与文化 :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10月 18日至 2 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外美学思想和文化研究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会 ,吸引了来自英、美、德、意、日、韩、加、印度、荷兰、芬兰、希腊、土耳其、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近百名美学家。以汝信会长为代表的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主要成员、以佐佐木健一主席为代表的国际美学学会执行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均亲莅此会 ,参与讨论。意大利美学学会主席马齐雅诺教授认为 ,此次北京举办的美学会议 ,将是“…  相似文献   

20.
刘悦笛 《哲学动态》2006,(10):71-73
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四川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26~28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国际美学协会的20余位理事和国内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会议的主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并形成共识:今日全球美学面临着“文化间性”转向的问题,以往的理论家们是从东往西、由南往北看,而今的美学研究则逐渐展现出东方、南方过去和现在是如何看西方和北方。1.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国际美学协会主席海因斯·佩茨沃德在致辞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文化间性”的主旨,强调起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