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克林顿总统上台之时,一批公司纷纷大做广告,其创意之敏锐和智巧,令人折服。中国有规定:不得用公款吃喝。但是,只要“领导─—冒号”一番,就能用公款吃了活人吃死人,吃了中国人吃外国人。尽管这是笑星牛群的幽默,却也入木三分地鞭挞了时下一种普遍现象。美国有规...  相似文献   

2.
正每每吃自助餐,总会看到一些撑得肚子滚圆走路都走不稳的家伙,小孩子是嘴馋贪吃,大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的解释是"花了钱,既然随便吃,那就能吃多少吃多少,要不然就赔了"。还有的说"我不吃就被别人吃了,我少吃一口别人就多吃一口,与其被别人吃,不如我自己吃"。其实这些说辞都指向一个意思:宁愿自己撑得难受,也决不能便宜了别人。  相似文献   

3.
一有一个段子,我每见了新朋友都要给他们讲一遍。还别说,总是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家里很穷,自己却又不肯面对现实,出去以后总爱充富。一天跟朋友在街上见面,朋友问,你今天吃的什么饭?其实他早晨吃的是糠菜团子,但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噢,我吃的是狗肉。中午和朋友一起会馆子,这位喝多了,吐了一地。别人问,你不是吃的狗肉吗?怎么吐出来的都是糠啊?他倒也机智,回答道,可能那狗吃得是慷吧!虚荣心让他遭遇了一个小小的尴尬,不过这倒也没什么,充其量给别人带来一个笑料。我始终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人都等待着对世纪的来临,正在筹备欢迎新的千禧年。这是千载一时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难怪众人都这样雀跃与兴奋,期待着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它能够带来平安与幸福的生活;同时,亦准备接受一个已知而又未知的将来,凭着信心勇往向前。所谓已知是因为一如俗语所说“太阳之下没有新的事物”,有的只是新发明和新发现而已,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而做食品的材料并不是新的,可是每年都有不少食物的新产品,这便是已知而又未知的一个例证。另一个例证是我们知道每天都要吃食物,可是却不知道来年有什么可以吃,或是我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计文 《天风》2011,(1):1-1
以前,人们相遇第一问候便是“吃了没有”?一个“吃”字道出吃之重要,民之贫穷。而今在多数人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吃”已经不足挂齿了。与此对应的还有个“走”的问题,送客出门,或亲友远行,辞行时的叮嘱便是吒隧慢走”!这和“吃了没有”一样都算得上是“国问”之精典。  相似文献   

6.
某县工商银行退休干部康某一家开赌,被当地公安干警当场缴获赌款一千四百九十多元,有关人员分别受到处罚。该县公安机关一位干部据此向某报社投稿,报社在第一版以《银行干部开赌,莫非钱多》为题刊登出来,一些银行干部看见当天的报纸后,议论纷纷。有的说:“一个银行干部开赌,怎样代表整个银行干部。”有的说:“按照这条标题的含义,我们都开赌了”有的说:“这种标题株连一大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19岁的大女孩,自认为相貌和学习成绩都不错的我却有一个怪毛病:一生气就想吃东西。买各种各样的食品,狠狠地吃,尽管感觉胃里已经胀满,但仍想吃,似乎只有大吃一顿,才能消气解恨.忘掉烦恼,才能使原来不平衡的心理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8.
闭关的故事     
在五浊海中有一个小岛,叫无明岛,无明岛上生长着一种树,叫功利树,这树的叶子十分鲜美。功利树上有一种蚕,这种蚕特别贪馋,它们拼命地吃着树叶,吃得很饱很饱也不肯罢休,因此这种蚕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等不到做茧,就胀死了。它们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大家都这样。 这其中有一只叫大觉的蚕,它一边吃着树叶一边观察,见这些同类生来就这样吃呀吃呀,直吃得绿身子变成黄身子,还吃,最后都挣扎着死了。它感到很悲哀,觉得蚕生一世,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实在可怜。说话间大觉的身子也渐渐地变黄了,它觉得肚子里无端地生起八万四千烦恼…  相似文献   

9.
唱歌的棒冰     
他出生在冀北一个很偏僻的农村,家家都很贫困,连炊烟都是瘦的。他的妻子是个贤慧、勤劳的女人,不幸的是,30岁那年患了不治之症。临终前的那些日子,几天吃不下一口饭。这一天,妻子张了张嘴,说她想吃东西。她已经几天滴水没进了,嘴唇都干得起了泡。他问妻子想吃什么,妻子说想  相似文献   

10.
正1984年的初夏,家里已经一个多月没吃米饭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贮备粮已经吃完,稻子还不到收割季节。我每天放学回来都是吃面粉疙瘩,喝两碗肚子胀得像皮球,上不到两节课,瘪下去的肚子大声抗议,回来就  相似文献   

11.
尊重妻的胃     
常言是夫贵妻荣,妻跟上我这拿薪水的,也真难为了她:既不能粉刷五官,也不能坠金饰银,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素布衣衫;总之,一切现代女人追求的东西,她都避而远之,只有一个习惯从初恋一直保存到如今——吃小吃。  相似文献   

12.
第一个宝贝,每餐饭都吃得下,而且都吃得很好,因为从小都没有吃饱嘛!所以就养成一种习惯,只要有东西吃就很感恩,就觉得非常好吃,即使被女朋友抛弃那一天,也要好好吃饭。很多有钱人因为心情不好吃不下饭,因为菜不好吃不下饭。穷人一辈子从来没有一餐  相似文献   

13.
那一年,父亲调进县城工作,我也因此从镇上的高中转入县一中,插班念高二。新学校里,有一个标准化的球场,打篮球在这里蔚然成风。在环境熏陶下,我像一个一直吃不饱饭的人偶然吃上了山珍海味,以一种自我补偿的心态迷上了趣味十足的篮球运动。整整一年,我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篮球场上度过的,甚至还逃课去看NBA实况转播。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朋友想减肥,用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有一天她听人说,每天记录吃的食品的热量,只要不超过基础的热量,人就会渐渐地瘦下来。朋友一听,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吃什么都先把它们各自的热量记录下来。若哪天菜品太好,吃超额了,她一定会比平时多做一倍的运动,赶紧将热量消耗掉。我问她,你不嫌麻烦吗?她  相似文献   

15.
粽子的选择     
正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没有一个妈妈不是偏心的。哥哥比他大一岁。从小两个人在家里什么都是相同的。一样的碗筷,一样的床铺,一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只是在位置上,哥哥习惯性地在左,他在右。家里穷,买不起小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也买不起小孩子们喜爱的零嘴。可妈妈从田里干活儿归来,会捉两只一模一样的蚂蚱给他们玩耍。也会从兜里掏出一把酸甜的野浆果,洗干净放在盘子里,然后哥哥吃左边的,他吃右边的。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五十年的老夫妻,都很喜欢吃鱼,每次吃鱼时妻子都会把鱼头夹给丈夫,丈夫会把鱼尾夹给妻子,他们相敬如宾的过了五十年,生活很美满,孩子们也一致以为父亲喜欢吃鱼头,母亲喜欢吃鱼尾,但是在他们结婚五十年纪念日时,当孩子将鱼尾夹给母亲时,她说到能不能让我吃一次鱼头,那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母亲最欢吃鱼头,而有趣的是,那时父亲也说他实际上最喜欢吃鱼尾,结果是一片愕然。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原来一直以为互相了解的人中到底有多少是自以为是呢?百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少见啊!这里的老夫妻夫疑都是奉献型,将自己最喜欢的送给对方,他们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也是幸福的,但缺乏了沟通,这样的爱也许是盲目的,也许是错误的,也许是一种负担,不是吗?  相似文献   

17.
拌吵架、冷战、言归于好,这是情侣之间的必修课。冷战是很耗人的,再耗下去恐怕你要吃不消了,可是,要冰释前嫌、言归于好,怎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台阶下呢?先来看看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个典型的冷战个案——罗小红和骆宇坐在饭桌前,默默地吃着晚饭。两人都吃得心不在焉,饭后,就一个对着电脑,一个看杂志看电视。然后是一前一后睡觉。真正  相似文献   

18.
恩惠 《天风》2014,(2):4-4
岁末年初,中央颁布一系列反腐创廉文件,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规定非常具体,如高档烟酒、鱼翅燕窝、月饼等食品都在公款禁吃之列,这对于优化社会风气,树立正确价值观,无疑意义深远。其实,中国政界开展的一系列廉政措施,也具有超乎寻常的宗教学意义,也得到我们基督教界的高度赞誉和拥护!上帝所造之人是需要食物的,但上帝紧接着给人命令,有些"可以随意吃",但有些"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参创2:1 7)。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但感觉又是灵活多变的,同一个人对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昨天是一种感受,今天又是一种感受,开始是一种感受,以后又是一种感受。一个很饿的人来到饭桌上,吃第一个馒头和吃第二个馒头的感受会不同。第一个馒头送到嘴里,会感到很香甜,很满足。吃第二个馒头时,这种感觉已明显消减。等吃第三个和第四个馒头的时候,反而有了肚子发撑、吃不吃都无所谓之感。  相似文献   

20.
良善无形     
正儿子回来后说了一件事,让我心生感动。中午,办公室的同事互相张罗着点外卖,一个同事说:"反正我们都吃这一家,大家想吃什么报一下,我就顺便都点了。"另外一个同事马上说:"我们各自点,这样外卖骑手就可以多赚点钱。"一会儿的工夫,骑手小伙子就送来了外卖,显然小伙子明白了大家的用心,脸上挂着开心的笑,一迭声地说:"谢谢,谢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