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我们出于自身的需要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必然要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 当我们用不加引号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时,实际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山西大学、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11年10月15-1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开幕式上,山西大学校长郭贵春教授、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陈学明教授、人民出版社纪委书记沈水荣先生分别致辞。来自全国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持续高涨,已经成为中国学界的一大热点。截至2015年,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已历时10年,规模也大大拓展,发展到每次近200人与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主办的“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年会”也举行了2届。从理论特征上看,当代国外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的缘起、过程以及空间转向与其资本主义理论的关系,揭示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与其解放政治学演变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批判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魏小萍(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1996年10月14—15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马...  相似文献   

6.
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10年11月20至21日在南京成功召开。现将会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20—21日,全国第五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古城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近90位专家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协办的"第十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广州分会)——国外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研讨会"于2015年5月23~24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深圳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和杂志社的30多位学者以及多名研究生出席了会议,研讨了相关问题。一、国外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研究的主题和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
正对外开放,与国际社会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此基础上,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就当代国际社会和中国发展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一直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致力于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在我们看来,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应该包含"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互动的环节。所谓"请进来",就是对外开放,就是通过翻译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著作、参加国外学术会议、交流访谈等形式,了解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成就,把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10.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学术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不断用人类文明的新经验、新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鉴于这种客观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吉林省委党校于1986年8月17日至24日在长春市联合召开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苏联东欧当代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82位代表。这三个研究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和评述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在国内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4~15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现代性与社会理论"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现将会议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大平 《现代哲学》2004,(1):33-41,51
后马克思主义是近年引起较多注意的一种国外左派理论动向,它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了超越“补充”的姿态,在理论上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含糊性:一方面,它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动员为一种反抗资本主义的激进个人政治话语;另一方面又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并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复杂的共谋。后马克思主义是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终结后的又一种新的历史动向,它在当代学术中的急剧生长,充分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复杂变化,也在理论上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供了一些基本教训。  相似文献   

13.
捷克当代著名哲学家K·科西克于60年代初以《具体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自己在当代哲学论坛上的一席地位。此后,《具体辩证法》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当代人本主义哲学、20世纪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和批评者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我国,虽然近年翻译出版了《具体辩证法》一书以及国外学者评述具体辩证法的几篇文章,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政治哲学史上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政治哲学流派的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传统,其思想实质与马克思发动和实现的哲学革命是一脉相承的。随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要实质性地推进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需要辨析和澄清某些前提性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差异、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与问题域、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知道,"二战"之后,某些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派在研究旨趣上发生了政治哲学转向,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指向其既有的经济关系,而是指向其道德伦理规范;强调理性认识在社会结构形成中的建构功能,甚至将经济关系本身也纳入这一建构的对象之中。这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路径相比较,恰好形成了一个相反的研究路径。本文以一定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对这一研究路径进行检视和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动态,进而更全面地探寻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5.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主题,学界已经为这一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储备和开阔的理论视角.在此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解史的研究被摆上了台前案头.具体说来,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生成、第二国际时期经典资本主义理论向帝国主义理论的过渡、苏俄(联)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解,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左派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激进话语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仅具有丰厚的国内理论资源,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国外理论资源。其中,国外理论资源既包括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受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我们对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资源关注得较多。如今,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持续深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葛兰西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典型。它启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要探寻本民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继承与更新,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和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研讨会于2011年4月16日至17日在河南洛阳成功召开。现将会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1月20~22日,由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等共同举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40余篇,现就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学者吉鲁为代表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家,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关键。他认为教育具有权力主导的特征,应以抵制来对付操纵逻辑在教育领域的扩张,反对价值中立,应对当代教育的诸多因素如教师、课程、学生等进行改造,以推进社会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列斐伏尔对城市空间的批判与重构,为国外都市马克思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列斐伏尔结合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现实,从空间维度重新审视城市问题,在元哲学范式下对资本主义城市化实践作出了新阐释,为批判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主张争取城市权利,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研究路向。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境况作出的回应,为我们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我们诊断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思考路径。当然,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思想是抽象和思辨的,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气息和乌托邦色彩,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有选择地吸收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