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788名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同胞关系以及心理理论的状况,探讨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对同胞关系的影响及心理理论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过分干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同胞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心理理论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偏爱与同胞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个体提高心理理论,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同胞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文版),测量了429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与创造思维,并对其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父亲温暖、理解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创造思维,父亲惩罚、严厉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创造思维,母亲教养方式与之呈现出相似的预测模式;(2)自我概念在父亲惩罚、严厉与独创性间起中介作用;(3)在自我概念的三个维度中,只有自我认同在父母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与创造思维间起中介作用。作者着重探讨了父母惩罚、严厉,自我概念与创造思维的关系以及对父母教养子女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281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大学生自我概念(除自我批评之外)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极显著的负相关;(2)不同自我概念水平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形成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父亲的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长江大学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自尊与情感温暖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与偏爱被试无显著相关;2.高自尊大学生与低自尊大学生在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父亲的过度保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教养方式受城乡环境等因素影响。结论:父母应当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的自尊。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190名中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以及相关家庭因素的问卷调查发现:(1)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水平,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亲子关系满意度、对父母婚姻幸福程度的评价对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2)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型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3)亲子关系满意度、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型教养方式是预测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的有力因子。  相似文献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EMBU和SCL-90对某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父亲拒绝否认和过渡保护及母亲过分干涉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父母对男大学生惩罚、严厉,过分于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P〈0.01);结论父母对大学生的养育方式存在性别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索了母亲教养方式在母亲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学业自尊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对上述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以715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儿童自尊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学业自尊;母亲温暖、拒绝、惩罚的教养方式在母亲受教育水平和青少年的学业自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上述中介作用受性别的调节。相比男生,母亲温暖的教养方式更显著正向预测女生的学业自尊;母亲拒绝和惩罚的教养方式更显著负向预测女生的学业自尊。提升母亲受教育水平,对于促进母亲的积极教养和降低母亲的消极教养,进而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学业自我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75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与羞怯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母亲惩罚严厉和父亲过度保护对羞怯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父亲情感温暖对羞怯有显著的负向作用;(2)在母亲惩罚严厉和父亲情感温暖对羞怯的作用中,社会支持起着中介作用;(3)父亲过度保护对羞怯的正向作用受到幻想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测验,测量了311名初高中生及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创造性,并对其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父母温暖、理解与其子女创造性倾向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和母亲拒绝否认与其子女创造性倾向显著正相关;(2)开放性和外倾性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创造性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探讨了教养方式、人格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父母养育子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父母教养行为、自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以67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的父母教养行为、自主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行为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其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父亲监控维度为正向预测,而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维度是负向预测;(2)自主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有明显的预测作用。投射调控、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在其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且认同调控的解释率最高;(3)父母教养行为通过自主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其中,自主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三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测量了800名高三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 学业成就状况.结果发现:(1)父母情感温暖与心理资本各维度、 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否认拒绝与心理资本各维度、 学业成就呈显著负相关;父母亲过度保护和心理资本各维度、学业成就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资本各维度(除韧性外)和...  相似文献   

12.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别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检验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 在这个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 结果发现:(1)情感温暖、信任鼓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专制、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起负向预测作用。(2)特质共情在情感温暖型、信任鼓励型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经试验操纵的状态共情的中介效应与特质共情的中介效应同样显著。结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中职生的共情进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感觉寻求问卷,对4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及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的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与手机依赖正相关,而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手机依赖负相关;(2)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间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密切联系,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在该联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共有54篇文献、793个独立样本符合纳入标准(n=24630)。主效应检验发现,积极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而消极教养方式(惩罚和严厉、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和否认)与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受到父母角色的调节。除了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其他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均受到年龄阶段的调节。偏爱被试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受到学科的调节。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受到年代的调节。上述结果表明,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密切。同时,还要考虑父母角色、年龄阶段、学科以及年代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脑游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家庭各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周志宏  朱丹 《心理科学》2007,30(2):450-453,437
本研究着眼于探讨6、8、10年级的中学生的电脑游戏活动,以及游戏时间、游戏暴力程度、行为问题、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收入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6年级学生较之8和10年级学生有较少的行为问题。研究也发现,学生玩游戏时间越多,玩游戏的历史越长,具有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越多。此外,那些游戏暴力指数较高的学生所得到的来自父母的温暖指数较少,有较多的问题行为。在游戏的暴力指数方面,女孩比男孩要低得多。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温暖和惩罚因子、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温暖、椎绡和惩罚因子可用于预测孩子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6.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机选取3~6年级小学儿童363名,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考察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以及偏爱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养育方式呈现出相似的相关模式;2.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亲养育方式只有第一对典型变量显著,其中小学儿童的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冲突解决能力、出众性、社会智力、主动尽责性因子与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偏爱呈显著的正向一致性或典型相关,与母亲养育方式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与此类似。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styles and emotional creativity and investigat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fulfillment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his relationship. The population included 3372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mong whom, 375 (177 females and 198 males) were selected by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 respondents filled in three questionnaires as follows: 1) the Emotional Creativity Inventory (ECI), 2) the Parents as Social Context Questionnaire (PSCQ), and 3)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 (BPNS). A path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mponents of parenting style could predict students’ emotional creativity. In detail, the warmth and structure styles of parenting positively and the coercion and chaos styles of parenting negatively predict emotional creativity of students. The dimensions of autonomy and competence (of satisfying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had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emotional creativity. These results 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factors (parenting style and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fluencing emotional creativity of students. A greater focus on satisfying the dimensions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e. autonomy and competence) and proper parenting style (i.e. warmth and structure styles) could lead to a higher level of creativity amo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某小学三、四年级的133名流动儿童和129名非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和行为实验的方法,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工作记忆、元认知能力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非流动儿童更低,父母教养方式更消极;(2)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元认知显著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多个维度与元认知显著相关,而只有母亲过度干涉与保护与注意力显著负相关;(3)在流动儿童中,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部分中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元认知的影响,效应量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