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策派”试图从不同文化竞存的平面,反思我国民族文化的利弊。在其文化重建的构想中,对民族精神的开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认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国家责任感的建立是基本;力的观念的建立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云南傈僳族地区以来,通过与当地传统文化的互动、整合与平衡,形成了独特的傈僳族基督教传统。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运用阐释人类学和科学实践哲学中"地方性知识"的理论分析说明"本土化"是基督教在傈僳族地区得以传播的必由之路;并试图通过"社会范畴化"和"自我归类"理论进一步阐释傈僳族基督教传统在其民族身份认同中的作用,即其在"化本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一词系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同观念体系,即该民族的概念性设计,或共同的意义体系”(《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北晨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第53页)。而文化作为观念体系,需要从行为和事件中推出。就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而言,简单讲就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样式。因此,要理解其特定的文化精神或旨趣,探讨该时期人们的惯常行为模式便成为文化分析的必由之路。据此理论框架,本文试图对先秦齐鲁政治文化的差异性作一尝试性探析。  相似文献   

4.
论民族文化无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无意识是无意识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介于本能无意识和集体文化无意识之间,它是在民族集体历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是民族文化影响和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之化,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无意识。其具体形成途径有三条:适应、文化压抑和文化赞许、以及习惯。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艺术特色,在建筑、装饰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特有的文化元素对现代设计的使用借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内化的最好证明,可以说,在传统服饰中,传统服饰的图案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服饰美学本身,成为了见证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作为考察对象,对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图案进行研究,以此追随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与赫哲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服饰美学的角度上,以赫哲族的文化信仰作为切入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赫哲族传统服饰图案中蕴含的独特美学。  相似文献   

7.
大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事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这些文化经历了不同的积淀过程,是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结晶。这就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力量所在,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基本依托。每个民族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少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80年代的“文化热”中,关于民族精神问题,是讨论的“热点”之一。但由于对民族精神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探讨不够,其中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展开研讨。本文拟从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六个方面对民族精神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亦试图从抽象到具体地对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历史发展进行阐述,以就教于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伊斯兰文化的民族属性马启成中国伊斯兰文化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等一个少数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和确认的一种大众文化,其民族性尤为明显。所谓民族性,是就这些民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普遍性和群众性说的,因此伊斯兰文化已打上这些民族的烙印。在这些民族中,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中蕴含大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其文化自信增强,还能使其汲取民族智慧,形成民族精神、树立积极人生态度、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在立德树人的同时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基于传统文化渗透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科优势,依照新课程标准中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研究有效渗透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以确保获得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效果,助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包含的文化符号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了我国历史中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本质。这些文化符号,为我国的环境设计提供了最原始的美学素材与设计灵感。我国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文化符号交织在一起,为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目前的环境设计中,需要将传统的文化与当代的文化相融合,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体的作法可以归结为九个字"借其形、传其神、延其意",在当代的环境设计中,借鉴传统的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符号为环境设计的灵感来源,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文化适应是一个描述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相互影响而造成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本文透过中亚东干人在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中其语言变迁的过程,对人类文化适应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笔者认为,东干人学习使用范围较广的其他民族语言的事实,不仅表现出其自身较强的文化适应性,而且反映出一种对本民族成员所需社会文化资源和未来发展机会的积极争取。  相似文献   

13.
习俗文化是贯穿于日常社会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它涉及到一个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入乡随俗",就难以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本文小小说《索碧哈》为例,解析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回族的婚俗文化及差异,让我们了解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在感悟回族和阿拉伯民族婚俗文化差异的同时,体会别样的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文化与民族之间通过"传"与"承"两个并存、继起的环节实现有机的整合,促使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稳定、延续、再生的特征,最终形成模式化发展。维吾尔人移居中亚已有百年的历史,探讨其文化传承场景及媒介,有益于加深对文化多样性和本土化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泰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其原生的信仰和文化,几千年来渗透、辐射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当代对泰山原生信仰和文化的内涵之研究,以及对这种信仰和文化的时代定位问题的研究,尚属薄弱.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可它的核心是什么?特色是什么?当代泰山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旅游经济,如何来传承这种传统,需要一种信仰的定位,一种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新意的定位.基于此,本文试图梳理泰山原生信仰和文化的脉络,进而探讨当代泰山信仰应如何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的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好原生态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和抢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化的复兴与经济发展王葆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有助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可转化为如何阐释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问题又可理解为对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应如何选择和继承的问题。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盛衰标志着这一民族和自决能力或主体性的强弱,那种试图抛弃传统文...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已对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已然成为了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和鲜活的文化记忆。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能形象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也要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以便其能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文章通过对北京部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实据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实践,就如何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切入点,以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为教学目的之一,探讨了大学音乐教育可能的新模式和民族音乐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这些民族艺术都是各族人民对其从事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进行的总结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精神内涵及民族感情,也是本民族经验积累和知识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房屋建筑、传统技艺、文化习俗等因为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正不断消失,失去传承。  相似文献   

20.
作者试图在世界历史的框架中来理解拉美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内容,并寻求为拉美文化乃至所有文化进行重新定位。这种文化解放的谋划源自于对大众文化的独特理解。在作者看来,大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平民主义,而且指涉该民族的整个社会领域;尽管受到剥削或压迫,但它们同时还保持了一种"外在性"。作者由此质疑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者们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并试图从一种全球性的角度,来重构"现代性"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作者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种新的"跨现代性"的理论主张,认为一种跨文化的对话必须要是横向性的;必须要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对话,不预先幻想在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等性。最后,作者还讨论了跨现代性中多元文化对话所应具有的各种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