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人们对李白的身世、遭遇以及他的身世、遭遇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却知之甚少。在此,笔者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点看法。或许对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有所裨益。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无论是盛唐诗歌的神韵,情韵,还是气韵,都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李白是继屈原以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们称之为“诗仙”。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老子所说的“知足常乐”,并不是指的消极避世,不思进取,而是更豁达更深意的人生智慧。他所要表达和强调的是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摒弃过分的妄念,终止过度的举动,无欲则刚。人们审时度势更要明进退,懂得失,知荣辱,才会安贫乐道,获得身心自在常乐逍遥。  相似文献   

3.
倒算人生     
对于人生,证严法师有一个充满智慧、警醒人心的算法——“倒算”。 证严法师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命有70年的话,他一出生就是70岁;一年之后,他只剩下69岁,如此逐年减少,便是“倒算人生”。  相似文献   

4.
根植于中华沃土的道教,承传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其教义思想中,蕴涵着人对自然环境、生态体系、生命组织的深刻理解,对宇宙天地、山川大地的无限崇拜,对所有生命物体的至诚热爱,对人类作用地位的冷静思考,对万物共生共荣的神圣憧憬。从历代哲人深邃的天人之辨,到众多仙真洒脱的逍遥人生;  相似文献   

5.
李斯特和李白是中西两种文化特定时代的颠峰,两个人的人生都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他们对无穷生命力展开了追求.他们两个人采取不同的艺术形式阐释对生命的体验,即李白用诗歌,李斯特用音乐.  相似文献   

6.
伦理道德概括了带有明显伦理审美倾向的人类意识形态,这在李白诗篇所表现出来的伦理观念中尤为显明。一、兼善天下、“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的人生理想李白年轻时游历了祖国大山名川,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相似文献   

7.
蒋金岳的花鸟画、山水画,有着扎实的书法和工笔功底,大写意中不失精细。在构图和用笔上,既强调整体气势,又注重细节精到。他善于处理水墨干湿和运笔快慢的关系,使画面达到水墨交融、色墨辉映、韵致生动的效果。其作品豪放大气,和谐的画面表现出蓬勃的朝气与盎然的气息。酣畅淋漓的笔墨,充满豪情,可见他乐观豁达的品性,反映出一种蒸蒸日上、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倪瑗 《四川心理科学》2014,(6):93-93,70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政治统治的相当开明,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推进,新兴市民阶层的迅速崛起,文化的高度繁荣等诸多因素,都使得宋代的民俗比前代更加丰富完善。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量记录,反映当时民俗生活的诗歌便应运而生。民俗使诗歌的题材,内容发生新变,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昌盛,同时诗歌又在广泛流传中加速了民俗的普及,苏轼的诗文就是一个显著的代表,本文拟通过对苏轼部分诗文的分析,从他诗歌中的“平民饮食”、“养生之道”,以及“自得人生”三个方面管窥宋代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9.
陈娟 《美与时代》2013,(11):18-18
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虽同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词风还是有所不同的,苏东坡的词旷达洒脱,辛弃疾的词豪气干云。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人生经历和词自身的发展三个方面来论述他们词风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晏殊词清丽典雅,其独特魅力还表现在伤感中有着旷达的境界.晏殊的作品使人能从其所写的感情之中,体会出人生思考的意味,同时作品还具有一种通达的观照的能力.作者通过观察事象获得内心的一种智慧的照明,尤其是对人生的体会和觉悟,体现出作者积极旷达的生命意识.他的两首《浣溪沙》在淡然美丽的感伤中融入生命的思考、灵魂的激荡与旷达,使之意蕴丰富,回味无穷,真正成为温润而明亮的"珠玉"之词.  相似文献   

11.
酒语     
一中国人最爱酒的是李白。李白行于酒亦眠于酒,思于酒亦梦于酒,生于酒亦死于酒。我常在想,如果没有酒,不知还有没有李白?唐朝的月亮,从李白的酒杯中升起;唐朝的风,似乎都带着点儿酒味;唐朝的诗歌,似乎都被酒浸泡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诗中写到酒的诗就有千余首,李白现存千余首诗中涉及酒的达170首。他常常把酒溶入诗中,把诗泡在酒中。酒  相似文献   

12.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旷世奇才,他性格率真豪放,不拘一格,不仅文化修养深厚,诗词书画无一不通,还乐观豁达,幽默诙谐,即使在困境里也表现出积极强韧生命力。眉山是“三苏”故里,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之称。城市中有苏洵、苏母、苏轼、苏辙为主题的四大公园,以及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和东坡竹园。通过将东坡的多元文化与城市公园景观紧密融合,利用互动式景观设计,使人们参与东坡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让眉山人以东坡为傲,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市民心中。  相似文献   

13.
李白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想象瑰丽奇特,比喻新奇大胆,开一代浪漫主义之先河,无愧“诗仙”之称。也许少有人注意到李白的诗歌中有一个值得研究的地方,那就是大量动物意象的使用。这些意象有以下特点:其一,李白喜欢在动物前面加上色彩明丽的形容颜色的词;其二,在动物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及情怀,尤爱鹿、大鹏、马等动物。下文将就以上两点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被称之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的“诗佛”王维,一方面在佛理中领悟社会与人生,并以之作为精神武器,去调和自己失衡的心理,从而获取那种他自称之为“无可无不可”、“苟身心相离,而理事俱如”的精神境界,以及那种让后世文人心仪、向往不止的集富贵山林于一身的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他又从中获得一种虚静的创作心态,以审美的态度去观赏自然,描写自然,将佛理、人生、自然混融为一,并以精妙的审美形式将这些主观情趣表现出来,创造出集诗情、画意、佛理为一体的诗歌。王维诗歌中尤其善写“空”、“静”、“独”之景,寓托王维的佛教寂灭思想的信仰。  相似文献   

15.
杜甫的诗作被称为“诗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他的诗作中有着强烈的生命悲感,主要源自他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忧患,也源自壮志难酬的苦闷。对于杜甫诗英译的分析,后人多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其创造的山水诗当中,而鲜少关注其他五言律诗的英译。本文旨在许渊冲“音美”“意美”“形美”的翻译美学理论指导下,赏析杜甫《佳人》DavidLunde和WitterBynner两人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6.
李白道教活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滴仙人”。魏颢《金陵酬李翰林滴仙子》一诗,诗题远以“滴仙子’称之,诗中又有“滴仙游梁园”之句。杜甫《钦中八仙歌泻其“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又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滴仙人。”崔成甫《赠李十二》亦云:“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以上称李白为“诗仙“、“酒仙”、“谪仙人”等,这些称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李白与:“仙”联起来。李白对他人给予自己的美誉深以为然,其《留别西河刘少…  相似文献   

17.
唐王朝的文化环境相对开放,礼教对女性的束缚相对较少,女性诗人以一种罕见的张扬姿态跨进了历史的长河。"爱"与"美"作为生命的永恒主题,在唐代女性诗歌中闪耀出非凡的光彩。她们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自主爱情的渴望和对婚姻的思辨智慧,也展现出了"灵肉合一"的审美追求与清幽淡远的生命境界。这样的婚恋自觉与审美自觉在封建社会里百年难遇,这些寥若晨星的女性诗歌既为唐代诗坛注入了活力,亦让后世之人为之惊叹。  相似文献   

18.
高兴就好     
眼下荧屏上范晓萱的一首《高兴就好》唱得正火爆。听了这首节奏欢快的歌,让人不由心生感动。是啊,面对生活无尽的奔忙与奋争,面对人生种种波折与磨难,若能高兴就好,快乐就好。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拥有一种“一笑百虑忘,松风奏笙竽”的宽阔胸襟难,要保持那份“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的豁达心境亦难。难在哪里?难在名利的欲望太炽,总也难以洒脱;难在社会竞争造成的心理压力太大,总也难以超脱;难在各种挫折和不幸造成的心灵创  相似文献   

19.
生命成长与境界自由——《论语》释读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关注人的精神自由。无论生命成长或精神自由,都必须在人生及社会的复杂实践中去完成,从少年时的立志开始,历经三十岁人格自我的建立,四十岁不惑之智的证得,五十岁贯通天道与人道,六十岁契入精神自由的本体境界,七十岁道与身合,从心所欲,生命局限不断突破,精神境界逐层提升,最终在此完整的人生过程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入与终极存在、终极意义合一的圆善境界。而生死界限的超越,实存主体的挺立,精神自我的自由,生命意义的圆融……,诸事在此境界中亦得到了彻底圆满的解决。本文力图通过对话性的诠释,说明孔子生命成长观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在人生现实的实践中即有阶段性的境界跃升,即能突破生命的局限以安身立命,这不仅是孔子个人的言说和亲证,而且也是中国固有文化颇见精彩的生命智慧,人文智慧,即道德即宗教的智慧,以动态、践履、提升、超越的生命成长观来规定“人”,解释“人”的活泼智慧。  相似文献   

20.
提起李白,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他的诗歌本身的美学风格;提起柳宗元,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寓言。但同为在政治上拥有远大抱负的两位伟人,他们在政治思想方面还是有所差别的:一个是想八仕却报国无门的“仙人”,一个是少年得志却多次遭贬的“寓言家”。一首《行路难》道出两位诗人心中的无限哀愁,也显露出他们政治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