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澂  肖永明 《世界哲学》2009,(1):120-133
《二十唯识白话译本》,是现代中国佛学大家吕澂先生对《唯识二十论》的白话翻译本。《唯识二十论》为印度佛学瑜伽行派一系重要论师世亲所撰,主要从设难辩驳的角度建立唯识学的思想基础。此论玄奘法师译本文义深邃,索解困难,吕澂先生对其进行逐句白话译述,以便于学人读解。吕先生译述的抄录本,上面有吕先生的亲自校改,只是先生生前并未予以公开发表。这次加以整理,借《世界哲学》篇幅发表,以供同好。《译本》底稿内容只有白话译文,没有配以《唯识二十论》原文,而且白话译文也只有“点顿”式断句。这次整理,依据吕激先生主持编校的《藏要》所收《唯识二十论》,将原文分段列入白话译本中,分别以【原文】及【语译】标出,并将原文、白话译文一并标以相应的新式标点,以利读者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天风》2016,(3)
正《当代译本圣经》《当代译本圣经》由国际圣经协会提供版权,旨在用准确、自然、流畅的中文表达圣经精义,同时该版本尽量保持了圣经原文的风格和特色。本译本的特点:表达方式和用词尽量符合现代中文习惯用法;按现代翻译原则和惯例翻译圣经中的人名、地名;标点符号以现代汉语标准执行;经文翻译中使用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俗语;参照原文,对一些不按时间和发展顺序记录的事件,本译本适当做出调整,使内容更通顺清楚。《当代译本圣经》经版权方多次修订,最新版目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实生活的思考─—鸠摩罗什译本的特征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院院长中村元一、鸠摩罗什的思想特征──《维摩经》汉译方法考证(一)序言众所周知,鸠摩罗什在汉译佛教经典时,并未忠实地翻译了原文,或是大篇幅地改本文之二、三部分,基本按原文发表,未核对原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四种英文译本的比较研究,结合国内一些学者的评论,对《道德经》第一章翻译的得失提出自己的见解。文章认为:翻译和评价《道德经》译文首先应采取谨慎求证的方法理解上古汉语撰写的原文,以准确传达原文思想内容为首要目的。在原文意义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发挥译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弗朗西斯·培根的散文《论美》(Of Beauty)的两个译本,即王佐良的译本和曹明伦译本为赏析对象,结合原文的风格,赏析两位译者译文的风格异同、翻译手法、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探究其中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赵建敏 《天风》2023,(1):45-48
<正>现今,天主教中文新旧约圣经有两个全译本。一个是《思高译本》,由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参照圣经原文译出,于1968年出版全译本。《思高译本》以学风严谨、忠信原文、语风沉稳独具特色。《思高译本》也是第一个中文圣经全译本。另一个中文圣经全译本是《牧灵圣经》,由天主教国际圣经学会和圣母圣心爱子会共同翻译,于1998年出版发行。顾名思义,《牧灵圣经》以牧灵为宗旨,用现代语言风格,辅以牧灵性理解注释,也深受信徒欢迎。相对新教而言,天主教中文圣经全译本出版较晚。  相似文献   

7.
蒲乐道《易经》英译本是自理雅各和卫礼贤-贝恩斯以来《易经》英译本的代表作之一。蒲译本在《易经》英译史上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各种问题。例如,符用学层面,对原文的不当改动、断辞译文混乱等;符义学层面,英译与原文诠释框架不一、用后起概念解释先前词语、不合原文化事实、译文内部义理框架缺乏连贯等;符形学层面,对原文形式特征再现不够、译文平面化、冲淡化等。另外,该译本未能吸收《易经》研究的新成果,也存在相当数量的责任性误译。学界应加强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易经》英译本的翻译批评,将描述性和规定性模式结合起来,以较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圣经》汉译版本之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为希伯莱文,共有39卷。“新约”原为希腊文,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4个部分,共有27卷,是耶稣的门徒等著述的汇编。在19世纪以前,《圣经》只有个别天主教传教士翻译了部分内容。19世纪初,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热心于《圣经》的汉译工作,翻译了许多种版本。从语体角度可以分为三类:深文理译本(High Wen Li Version),即文言译本;浅文理译本(Easy Wen Li Version,Sample WenliVersion),即…  相似文献   

9.
倪胜 《世界哲学》2004,(6):31-34,113
我国对康德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可以从康德译本里反映出来.本文即以杨祖陶、邓晓芒的《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为主,比较了康德哲学的不同中文译本,对照德语和拉丁语原文评价和讨论了康德哲学翻译上的几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对译名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译本有所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利玛窦《中国传教史》(此为台北译本的书名,北京译本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是用利玛窦的传教通信记录所编成的。所存在的一些与中国史实不符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后来各种文本的译者既不是根据利玛窦的意大利文原本,又缺乏有关明朝的历史知识,所以常有以错译错的情况出现。尤其是两个汉文译本都存在大量的张冠李戴之类的误译。本文主要是针对现存的两个汉译本的一些错误提出考辨。其他英译本及意大利原文的问题也略有涉及。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最近,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圣训珠玑》()汉译本。译者是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顾问努尔曼·马贤研究员。他利用多年的工作空暇,参考著名阿拉伯文经训注释,反复推敲,在古稀之年推出了这部包括57章近60万字的译本。《圣训珠玑》汇集了《布哈里圣训实录》和《穆斯林圣训实录》中会同一致的“圣训”,可谓“圣训”中的精萃和珍宝。汉译《圣训珠玑》的出版,既为初学《圣训珠玑》原文的学子提供参对材料,也为更多不懂阿拉伯文的穆斯林和宗教研究工作者了解“圣训”、研究伊斯兰教提供真实…  相似文献   

12.
牛稚雄 《天风》2023,(5):44-46
<正>《思高本圣经》(下称《思高本》)是由天主教修会方济各会(亦称“小兄弟会”)会士组成的“思高圣经学会”(Studium Biblicum Franciscanum)于1968年正式出版发行的新旧约全本汉语圣经译本。经历了五十五载春秋的考验与磨铣,《思高本》以其忠于原文的译文及雅俗共赏的语言,直至目前,依然是天主教在华语世界最受欢迎、最具权威性的圣经译本。在许多教友眼中,《思高本》中的白纸黑字就是“天主圣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老子》第八十章六种英文译本的比较,探讨了译文的古汉语文本选取、上古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对译以及原文的意义把握等问题。这些上古汉语一英文翻译的重要问题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英文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7,(3):66-66
<正>新汉语译本由汉语圣经协会历时16年翻译制作。该译本忠于原文又贴近生活,结合了近代圣经研究的成果,文字直接流畅,传译原文的信息内容准确,符合原文的思想、感情色彩和语言风格。新汉语译本特点:一、译文和译注两者兼备,方便读者在读圣经的同时自行查考、研读经文。二、每卷书前做简介,涵盖历史背景、神学主题、文学特色和相关生命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圣经文本思考。《新汉语译本/和合本(对照版)》(新约全书)以并排方式为  相似文献   

15.
初读《古兰经》原文或译本的人,在不太熟悉它的行文规律之前,通常都会对它的语气口吻,特别是它的人称代词,掌握不好,理解不准,因而产生误会。有些回族学者在汉译本中,曾为此而给有关的代词逐一标上特定符号,表明各自指代对象,以免张冠李戴,特别是防止把主(安拉)圣(穆罕默德)混同,而便于读者辨识。  相似文献   

16.
《庄子》博大精深,汪洋恣肆;卮言满纸,任其自然;结构严谨,风格诡怪;内容充实,余味悠长;有功效,下可调谐人生,上可憬悟天道,狂狷异于老子.其为文言,一般人难以理解.流沙河的《庄子现代版》(增订本)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通俗生动,隽永有味,精彩之处很多,审美感染力很强.其对《庄子》有深入研究,既忠实于《庄子》原文原意,又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精彩的发挥,和已有的别的专家的译本相比,互有短长,都有不同的创造.对于老庄哲学的核心概念“道”,流沙河亦有自己的见解.“得其环中”,是庄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即要处于有用、无用之间,这种“中道”思想,可以灵活对待四面八方的不同情况.这在当时应该是很灵活的辩证思想,很聪明的智慧.庄子重视方法,主要不是靠智术,而是强调要顺应规律,顺应事物本性,顺应“道”,强调“自治”就能大治.  相似文献   

17.
索南 《宗教学研究》2023,(1):153-162
《入菩萨行论》(《菩提行经》)是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论典,这部论典的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敦煌遗书中存有部分《入菩萨行论》藏文写本,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对研究这部论典的形成史以及汉藏佛经文献的比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并对解决相关的学术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与藏文传世本《入菩萨行论》、宋代汉文译本《菩提行经》的比较,指出了敦煌藏文写本《入菩萨行论》的版本特征及价值,并就同一部经典产生藏汉三种不同译本的情况进行了探究。依据藏传佛教相关文献,提出《入菩萨行论》梵文原典有三种不同的主要版本,分别流传于古印度的不同区域,藏汉三种不同译本是此三种不同版本的相应译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说明】A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年表,内容包括:1《古兰经》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溯源和概况;2《古兰经》在中国的阿拉伯文手抄本、木刻本、辑录本,各种影印本的出现;3《古兰经》在中国的汉文选译本、全译本、注释本,以及少数民族语文译本的出版、再版情况...  相似文献   

19.
《旧约》希腊文七十贤士译本 当分散的犹太人在新的希腊文化主义的世界找到落脚之地以后,最终他们还得需要一种新的《旧约》语言。在散居之地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犹太人只懂希腊语,他们的那些圣书在当时还没有其他文字的译本。由于他们在各会堂所读的《旧约》大部分内容(法律书,先知书和圣咏都是希伯来文原著,所以,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希腊文则成为当务之急。我们把大约在公元前140年于埃及亚力山大完成的《旧约》希腊文译本称为七十贤士或七十子译本(The Seqtuagint)。这个译本可以说是犹太教扩大其范围的象征;在…  相似文献   

20.
慕尼黑布拉赫哲学高等学校(天主教创办的)教授德·弗里斯神甫,在1937年出版了他的认识论教程,其题目是:《思维与存在·一种认识论》(德文本);同年,他又出版了拉丁文节译本,名为《教学课程批判》。之后,特别是在1953年和1954年他的这本第一部著作被译成西班牙文和《教学课程批判》再版之后,他不断地从事这项工作。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法文译本是根据他(尚未出版的)完全修订了的德文原文译出的。正确地说,虽然版本是崭新的,但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