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死之间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那一个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走了,没有了,就像水被蒸发了,永远地永远地从你的身边消失了,消失了。  相似文献   

2.
魏鸿 《管子学刊》2002,(1):88-89
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不但是一门学科中相对独立的一个方面 ,而且直接影响着该学科理论创新的程度和水平。然而 ,基础研究又是一项费力多而收效慢的工作 ,尽管其重要性尽人皆知 ,但在现实的学术研究中却很少有人不避繁难 ,肯下沉潜的问学功夫。在中国古代兵学研究领域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随着孙子热的方兴未艾 ,从各种角度研究和阐发《孙子兵法》的论述层出不穷 ,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孙子兵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但是与这一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孙子兵法》的基础研究并未真正热起来 ,甚至有被轻视和排挤的倾…  相似文献   

3.
任何翻译都是一种诠释行为。由于《论语》文本的开放性、概念的模糊性以及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论语》英译的诠释性更加突出。20世纪是《论语》翻译和研究的高潮期,出现了大量的英语译本。中外译者在《论语》英译中采用创造性翻译、现代性解读、哲学诠释、语言分析以及中西文化比较等多种诠释方法,既丰富了对《论语》和孔子的理解,也导致了对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利用和曲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理论指导下,对比分析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两个英译本。通过对比研究,期望对以后的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思想的重要典籍,其译介与西传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给欧美各国的文化与文明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本文在概述《论语》及其英译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该典籍英译的当代价值,指出《论语》英译研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典籍英译以及教育的全球化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有助于助推中华民族文化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易经>是中国最早传入西方的古典文献之一,但其卦爻辞古奥难训,结构复杂,以往的英译本在字、词、句三个层面都存在大量洪译现象.对于英译<易经>卦爻辞来说,泽者应对原文中的通假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详细的考辩,并对原文的句法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正确的句读,以及时省略和倒装等语言现象的辨析.  相似文献   

7.
杜雏运先生的《史学方法论》一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其修订增补版是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在原书基础上所做的修改与完善。本文试从文章结构框架、内容思想、意义影响三方面来分析先生著作,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指导中国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关于孙武研究,由于史料所限,有许多谜团并未解开,所以在研究中尚有诸多分岐。陆允昌先生新著《孙武研究新探》,白山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26万字,分诸说、家世、故里、著书、入吴、资料六篇。该书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六祖坛经》是唯一一本由僧人而非佛菩萨所著却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在笔者看来它的经典性不仅由于法门精妙不可思议,而且在为人说法的高明,不可恩议而不无思议。本文选取六祖自悟、为众人说法合集的《机缘品》之前六品,考察《坛经》叙事次第,对其字字珠玑环环相扣的经说风格略作解读。  相似文献   

10.
台湾作家吴念真的回忆录作品集《这些人那些事》,任凭想象的人称设计与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温暖的文字间别样的乡土情结,说不完的真情意、道不尽的故乡情,使这本书满含生命大气磅礴的力量与生活跌宕起伏的精彩。作者没有发出狂呼呐喊,没有开出救世良方,也没有给出现世批判,而平凡故事的细腻表达却变得鲜活,变得生动,变得精致。  相似文献   

11.
杨海文 《现代哲学》2011,(4):100-109
清代岭南学者陈澧的《东塾读书记》考释过《孟子》引论《诗》《书》,其考辨有商榷的余地。实际上,依据全书原则、实名原则、分别原则,《孟子》引论《诗》《书》的文献地图为:引《诗》凡35条,引《书》凡19条,论《诗》《书》凡5章,总计有33章引、论《诗》《书》,章数占全书260章的12·7%。司马迁说孟子"序《诗》《书》",赵岐说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绝非虚言。《东塾读书记》虽失之于考辨,但有得于义理,精辟地揭示了孟子思想体系与《诗》《书》文化传统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2.

《医原图说》是清代金理所写的一部医易汇通著作,书中根据整体观念和天人相应等理念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以及《河图》《洛书》来解说易学与人身脏腑形体的对应关系,虽然有些对应关系存在争议,但也启迪了后学。金理还借助坎卦和离卦等卦象来解释命门和三焦的确切内涵。并且以太极之理解说生脉散斡旋人体元气的重要作用;以《河图》之道阐释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四物汤、二陈汤等方剂中药物的配伍原理;以《洛书》中颜色的对应关系阐明逍遥散、四君子汤等方药的具体作用,因此《医原图说》中的论述对医易关系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丽 《佛教文化》2010,(3):53-55
<正> 似乎没有材料证明迟子建有虔诚的佛教信仰或深厚的佛学造诣,但她的获奖名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确实透露出浓郁的佛学意蕴。也正因为内含深厚的佛学意蕴才使这部小说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一、对生死无常的沉迷  相似文献   

14.
文质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翻译推动孔子文质观的跨文化传播,对解决西方伦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语》是孔子文质观的主要载体,然而经典文本的文意跨越时代和文化,难免产生曲解与误读。本文拟从《论语》原典里孔子述文论质中梳理"文"、"质"以及"文质彬彬"的内涵,以期开显孔子文质观的真实要义,进而剖析两个经典英译本中的误读,发掘导致误读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以助力经典文本的跨时代跨文化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临终关怀起源和发展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生死智慧为现代临终关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基督教用生死智慧诠释和实践现代临终关怀.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来审视现代临终关怀,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现代临终关怀内涵,更好地展开临终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老子》第八十章六种英文译本的比较,探讨了译文的古汉语文本选取、上古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对译以及原文的意义把握等问题。这些上古汉语一英文翻译的重要问题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英文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浅田惟常是日本折衷考证派的代表人物,《伤寒论识》是其涵泳《伤寒论》三十年后之力作。浅田氏认为“辨脉”、“平脉”、“伤寒例”非仲景原作,故仅对六经病等篇进行了注释;他以小学方法考释《伤寒论》,广罗博证,语多精辟。何廉臣称其“足于丹波氏《伤寒论辑义》并传”,其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8.
吴钧 《周易研究》2013,(1):84-89
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易经》英译对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影响起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译本经久不衰,至今仍被西方汉学家视为《易经》外译的典范。本文对理雅各及其《易经》英译本进行探讨,旨在发现其翻译的特定思路以及译本的优势与长处,寻找其不足与误译,以利新世纪《易经》英译的进一步精化与更为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和引人注目的领域 ,近几十年来 ,著名的思想家和重要的论著不断涌现。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翻译、介绍工作相当积极、多产 ,尽管如此 ,由于起步很晚 ,不少重要篇章至今尚未译 ,本栏目将择要选介 ,以期研究者和读者能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脉络和进展有一全面、深入了解。哈贝马斯访华 ,进一步激起了对他的思想的关注 ;当代政治哲学中 ,平等问题和正义问题一样处于中心地位。本栏目的介绍工作从这两个话题做起。  相似文献   

20.
古人相信,不良乐律会使人体罹患疾病。《论衡·纪妖篇》载师旷鼓琴的故事就表达了这一观念,谓:“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平公之身遂癃病”①。反之,优美而又合乎韵律的音乐则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