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天主教在中朝两国都经历了传入、发展及衰弱的过程,但由于两国地理位置及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在传入时间及途径、传播过程及遭遇、发展状况等方面都呈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天主教史在二十世纪的研究情况做一个纵向的综述。在研究成果上,根据作品的数量与成就,对中国教会史的研究,教外学界优于教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伴随着天主教的传入产生了“西学东渐”与“汉学西传”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天主教的传华也就成了中、西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但在研究深度上,却有待在对文献的整理与挖掘上多下工夫,才能够突破“炒冷饭”的局面。同时,还有不少的研究视角未被触及。作者认为作为今天的中国教会,也应当正视这个学术领域,亦如应当重视其它领域的学术建设一样。这将为中国教会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可行的理论模式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是德国汉学的内容之一,但在德国哲学界它却并不被承认."中国哲学"是否存在,自黑格尔以来一直就是争论的问题.汉学界在作肯定答复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了中国哲学自身的研究上.汉学界的中国哲学研究涉及哲学理论的各个方面,但主要是围绕儒学与现代化的问题展开,具体包括传统儒学、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德(西)之间的哲学交流和比较也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韦建斌 《中国宗教》2022,(11):58-59
由于西方音乐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生成的文化土壤差异很大,因此早期天主教音乐在传入的过程中做了很多中国化尝试。唐代传入中国的景教(基督宗教的聂斯托利派)音乐就是一个例证。20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唐代《景教三威蒙度赞》经卷作为景教赞美诗。  相似文献   

5.
天主教的传华史是从耶稣会士在华的宣教事业开始的。早期来华的耶稣会士主要代表有罗明坚(MicheRuggieri)、利玛窦(MatteoRicci)、汤若望(Adamsxhll)、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0等。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多难之际,但儒家文化仍居主导地位,儒学理念在士大夫和百姓心灵中根深蒂固。耶稣会士为了在中国内地立足并开展传教事业,不得不研习儒家传统,趋同和认可儒学理念,并在不违背天主教教义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解构与重建,这方面,利玛窦的贡献最大。 第一,生活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天主教》2010,(1):49-49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天主教神职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多元化,而且新加入到宗教生活中来的成员更倾向于传统的宗教生活和衣着方式。据设在华盛顿的“使徒应用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美国宗教社区的人员组成以及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这项由“全美宗教职业会议”授权从事的研究显示,各个年龄、各行各业的男女继续蒙召过一种奉献的宗教生活,而且新一代成员对天主的敬拜、特质以及集体生活重新表现出欣赏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应美国圣经公会的邀请,以郭金才主教为团长的中国天主教代表团一行于2012年10月23日至31日对美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在美国期间,拜访了美国圣经公会,并与圣经公会就全球对圣经的关注、圣经学术研究、福音在今日人类生活中的传播,让人人都能够阅读圣经等共同关心和关注的事宜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加强沟通与合作,交流与互访有助于教会在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消除误解,增进彼此的了解。郭主教向圣经公  相似文献   

8.
天主教第二次入华与利玛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天主教的入华时间,《利玛窦中国札记》的作者声称:“是圣多默本人把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他确实在这个国家修建了教堂”。“中国人和埃塞俄比亚人是由圣多默感化而皈依真理的”。这仅是外国传教士的  相似文献   

9.
天主教最早传入陕西境内是在明代末年,"泰西两教之播布关内,始自明末清初"。据史籍记载,比较确切的标志应是陕西泾阳县鲁桥镇尖担王家堡人王徵于1625年(天启五年)邀请法籍传教士金尼阁来陕开教,并于1628年(天启八年)建立陕西境内第一座天主堂——"崇一堂"。  相似文献   

10.
土山湾印书馆出版的《汉学丛书》中,收有6位华人教徒所撰写的18部西文著作。华人教徒的著作广涉中国的制度、历史和文化等方面,虽有传教方面的动机,客观上却促进了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这些著作在获得汉学界认可和赞誉的同时,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中西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华人教徒的著作不仅是交错的文化史的较佳注脚,还展现了汉学史的多样性,也为解读侨居地汉学提供了难得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的犹太人大多集中在儒家文化重心城市开封,深受当地深厚儒学传统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犹太人儒学知识群体。这些犹太儒家士子业儒、应举的成功,导致大量的犹太青年尚儒、习儒并走上仕途,并且也融入到了当地儒学士宦的主流文化交际圈,而其原本的犹太教教义却逐渐湮灭。开封犹太教逐渐被同化、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犹太人青年大量被儒化。  相似文献   

12.
“你们应当称谢上主,因为他是至善的,因为他的仁慈永远长存。你们要说:拯救我们的天主,拯救我们;从异民中召集我们,救出我们,好让我们称颂你的圣名,以赞美你为夸耀!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应受赞颂,从永远直到永远!全体人民答说:阿门。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在天主教的经典和神学思想中,有许多关于生态保护的观点和理念,值得进一步发掘与阐扬。概括来讲,天主教的生态环保理念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而非仅仅是人的主;二、人被赋予权力治理和管理天地万物,而管理与保护不可分;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天主教在黔西南等地(安龙教区)的传播概况,提出该教区的多数信徒是布依族,集中分布册亨、望漠、贞丰及镇宁等地。继而,文章着重剖析天主教得以传播的主要原因是:民族传教人员、尤其是卢廷美等人的积极努力,起到良好的开端;教会的政治庇护和经济资助,部分地改变教徒的地位,强烈的吸引力;广泛创办经言学校等,利用教育功能,培养及发展教徒。并揭示教会因此而受到的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15.
希腊文叫IXθRS“鱼”,I代表耶稣,X代表基督,θ即天主,R是圣子,S是救世者。加里肋亚是鱼产甚丰的地方,新约上记载了许多关于捕鱼的事件,如玛4:8,路24:42,等,耶稣的门徒有好几位是以捕鱼为生的,耶稣使他们变成了“渔人的鱼夫”,让他们四处去传播基督福音,更重要的是耶稣曾显示“五饼二鱼”饱饫数千人的奇迹。(见图1)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主教》2007,(4):20-22
尊敬的傅铁山主教蒙主宠召后,全国各地天主教两会、教区的神长教友深表悲痛,纷纷发来唁电、唁函表示沉痛的哀悼。截止5月8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收到唁电、唁函共计171件,其中有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华盛顿总主教区枢机主教麦卡里克于2005年 10月14日上午,到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进行了参观访问。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教友、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父、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刘元龙教友,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天主教的历史不仅悠久,天主教的对联文化艺术更是独具特色,是圣教会的朵朵奇葩。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是汉文字组合的艺术精品。故被人们誉为是“诗中之诗”、 “词里佳句”,是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及“瑰宝”。它语言精炼,哲理深邃,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等。它既能给人们的生活增色添彩。更能引人以幢憬、高尚的向往和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9.
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与其传播过程相始终,但清代禁教时期,在与西方传教会之间的联系纽带出现断裂的同时,中国天主教群体也获得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得天主教本土化的特征更为突出:中国天主教徒自立堂口,建立基层教会组织进行自立性传教;宗教活动设施乡土化特征明显;宗教仪式充满神秘性;习教仪式民俗化色彩浓厚;传教士通过“造神”来维持信徒的崇拜;主动介入民众生活,关注民众现实需求,等等.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圣母崇拜随着天主教来华而传入中国.“圣母领报”是圣母崇拜中最为特殊、最不易被中国人理解的问题.“圣母领报”故事版画是对其解释的重要手段,亦是对《圣经》进行图像化翻译.本文将从下列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圣母崇拜入华;(2)明清《圣经》故事版画;(3)“圣母领报”故事版画简介;(4)“圣母领报”版画与中国天主教界的《圣经》文字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