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逻辑书认为在文章和著作中有时用表达充分条件的联结词“如果,则”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例如: 如果某一理论是真正科学的理论.那么它就一定是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的。并认为由于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能省略联结词.因之看一个假言命题是不是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主要  相似文献   

2.
对道德判断的条件句推理的非认知主义解释面临弗雷格–吉奇问题的挑战。我们考察了经典的表达主义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共同基本策略是把非断定语境中的规范性陈述,转化成断定语境中的非规范性陈述,从而给出统一处理信念和态度/欲求的语义学。相比起来,近年兴起的混合表达主义,主张规范性语句是信念成分和表达成分的混合,是更有希望的解决方案。论文比较了道德假言推理、法律规范推理以及实践推理之间的差异,试图通过对信念和欲求、意图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对规范性语句的不同推理类型给出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只有,才”能否表达充要条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有同志著文辨析“除非,不”,认为它并非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专用形式,它也经常用来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如,“除非天样纸,写不尽这相思。”这两个问题是与“如果,则”能否表达充要条件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一般逻辑教材在谈到假言命题时,总是以“如果……就……”“只有……才……”为其典型的语言形式,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不能令人满足,且容易使初学者误解,以为假言命题的语言形式就是这样的贫乏。其实,在自然语言里,假言命题的联结词(特别是表示充分条件的)和表述样式是非常丰富的。这篇小文将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来展示汉语中丰富的假言联结词。先看充分条件的假言联结词(下例字下有横线者,与“如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一种作者称为"3B"立场的普遍主义观点.这种立场能够既解释命题对环境的超越性,又不否认环境的多元性和对命题的建构性.作者没有采纳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以便协调普遍主义和多元主义的作法,而是用"范例的力量"轴枢其间,得到一种以重新解释了的"共通感"概念为核心的实质性的普遍主义.它与其他普遍主义的区别在于,它承认后现代对基础主义的质疑;对现代哲学中无法落实的普遍主义原则,它的解决方案是诉诸人类对自我生命力的确证和提升的普遍的直觉,而不在乎他们是否拥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历史.  相似文献   

6.
普遍观点是休谟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在面对相互矛盾的道德判断时,需要普遍观点进行有效的调解.经由普遍观点而作出道德判断的赞同与不赞同仍然是一种道德情感.道德概念的正确使用和人们的情感交流需要人们采用普遍观点,而想像和信念的运作与作用则保障了普遍观点的采用.  相似文献   

7.
真之本性     
本文是兰姆赛的一篇经典论文,在文中,兰姆赛提出了他的“真之冗余论”的基本观点:只有具有命题指称并且有断定特性的信念才能成为真之载体,一个信念P是真的,当且仅当P。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如下观点:第一,存在是个体的一个真正的谓词.尽管说每一样东西存在可能是不足道的,但很多东西只具有偶然的存在.第二,虚构实质上是一种假装,虚构名称不具有普通名称的功能,它们只是在假装进行指称,关于虚构对象的陈述也只是假装表达了命题,而不是真的表达命题.第三,“虚构的”一词可以叠置,虚构实体是由于人们的活动才得以存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抽象实体,它们的存在取决于虚构作品是否被创造出来,因而虚构实体的存在是一个诉诸经验便可解决的问题,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完全可以对虚构实体进行量化并建立同一性.  相似文献   

9.
普遍价值和必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几个论点:重要的普遍价值必须是普遍必要价值;以"关系"作为分析单位才能够普遍有效地定义什么是普遍价值;验证普遍价值的最佳模式是普遍模仿。  相似文献   

10.
一同一陈述是必然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模态种类的命题,同一陈述指的是,任何命题,其中的事物a和事物b同一,这里a和b可以是任何事物.某些同一陈述是事实上真的,某些是事实上假的,某些则是明显地必然真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复合命题的推理在传统逻辑里基本上只讨论了假言推理肯定式(Modusponens)和否定式以及假言联锁推理、选言推理、二难推理等。相对于某些推理形式,传统逻辑还列出了所谓推理规则。例如关于Modus ponens的规则是:承认前件就要承认后件。在现代逻辑里,命题逻辑研究关于命题联接词的推理。以(?)表示人工语言里演绎的推出关系,现代逻辑就把推理形式Modus ponens抽象为下列推理规则: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信任:概念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一种与未知领域的行动相联系的信念,而公共信任是公共生活特有的一种信任。公共信任有两大特性:其一,公共信任是一种普遍信任,即对一般他人的信任,还包含了制度信任的内容;其二,公共信任是信任者与被信任者的利益博弈,具有策略价值,同时也是建立在利他主义基础上的道德品性。这两大特性是深刻认识并解决当前社会"信任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荷兰神学家亚伯拉罕·凯伯和美国神学家马克斯?斯塔克豪思在理解和促进神学与社会生活关联上各自的贡献:前者以"普遍恩典"和"领域主权"的观念为中心,后者则以"全球化与恩典"为考察重点。两者的公共神学存在着一定的思想联系,本文将进一步探析凯伯对斯塔克豪思的影响。这一研究意在表明公共生活领域对于神学思考的重要性,而时代的处境会提出神学必须面对的不同公共议题及其指向的特定神学信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医乃仁术:中国医学职业伦理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古代医学道德具有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的命题,充分体现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医学技术是“生生之具、活人之术”,而且也表达了中国古代医生的道德信念,即通过行医施药来实现仁爱爱人。济世救人的理想。中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医学的伦理价值,“医乃仁术”被普遍信奉为职业伦理原则。然而,尽管历代医家也提出过一些医学伦理准则和规范,但并未形成一个类似于西方医学史上“希波克拉底誓词”那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公认的誓言和准则。“医乃仁术”的普遍原则更多的是体现在强调医…  相似文献   

15.
在直言判断的推理中,有所谓直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即通过改变一个直言判断的形式而推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的推理。与此类似,通过改变一个假言判断的形式,也可以推出另一个假言判断,这种推理可称为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对于这种推理的一部分形式,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已经论及。如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的等值转换,假言易位推理,都是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的特例。但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的等值转换,还是假言易位推理,都不足以囊括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的全部形式。故本文拟对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作一番全面的探讨。如前所述,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就是通过改变一个假言判断的形式而推出另一个假言判断的推理。按其变形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前后件换质法、前后件换位法、前后件换质位法。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基于可能世界语义的内涵逻辑由于对意义的刻画过于粗粝而导致了所谓的"超内涵问题"。为了解决超内涵问题,出现了各种超内涵逻辑,其中由Suszko提出的带等词的命题逻辑(SCI)是超内涵逻辑中最基本的一种。本文是对SCI的精炼,其动机是语境同义性论题(CST)。该论题认为,同义性标准具有语境依赖性。基于认知语境主义,我们给出了CST的一个论证。通过将SCI中的二元等词修改为一个三元结构,用来表示两个陈述相对某个语境表达同一命题,我们给出了CST的希尔伯特式公理系统。我们证明了该系统相对一个代数模型类是可靠的和完全的。该代数模型的论域由命题构成,同时附带一组命题上的全等关系,用以刻画相对于语境的命题同一性。我们运用该逻辑部分解决了分析悖论这一困扰逻辑学家多年的问题。与我们之前的基于相同动机的论文[17]相比,本文给出的形式语言更加丰富,从而能够表达不同语境之间以及不同语境的同义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概率与命题     
本文的主题是揭示信念对象。关于信念对象最流行的观点是指称主义的观点,指称主义者或把个体与性质组成的命题视为信念对象,或把可能世界集视为信念对象,但若从贝叶斯的确证理论出发来考察信念对象的话,就会发现指称主义与贝叶斯主义间的冲突,由于贝叶斯主义是一种相当成功的理论,因而指称主义是错误的。贝叶斯主义需要的是一种非指称的信念对象,对贝叶斯理论而言,首内涵可以扮演置信对象这一角色。不过首内涵缺乏结构,缺乏指称信息,前者可以用借助于结构化首内涵来解决,后者可以在前者的基础上借助于丰富化内涵进而借助于丰富化的命题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威廉斯(williams)和哈皮(Happ?的一项最新实验显示,传统实验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表征自我错误信念和他人错误信念难度相当是因为ASD儿童采用了陈述记忆策略所致,若排除该策略干扰,他们表征自我错误信念比表征他人错误信念更加困难.通过两项实验表明,ASD儿童表征自我错误信念的难度可能受自我动手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受陈述记忆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威廉斯(Williams)和哈皮(Happé)的一项最新实验显示,传统实验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表征自我错误信念和他人错误信念难度相当是因为ASD儿童采用了陈述记忆策略所致,若排除该策略干扰,他们表征自我错误信念比表征他人错误信念更加困难。通过两项实验表明,ASD儿童表征自我错误信念的难度可能受自我动手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受陈述记忆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关涉实践的规范性信念中,蕴含理由的规范性信念具有根本的实践重要性。人们普遍相信客观为真的这类信念,表达了理性行动者应予以回应的客观规范性属性。围绕如何理解这一属性,帕菲特提出了一种认知主义立场,尝试在不承诺任何具有本体论分量的实体的前提下,阐明客观的规范性信念何以可能。但这种理论立场的很强的独断性,呈现出一种“独断的认知主义”的状态,导致在根本上削弱了它的合理性。相对来说,一种“推论的认知主义”则能够更好地阐明规范性属性的存在和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