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中国,"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两大价值理念相互涵摄,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凸显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民族特色。这两大价值理念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和底蕴,只不过它们作为理念形成的时间不同。"生命至上"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萌芽,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进行艰难理论探索和实践构建所凝练和确立的。"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不是一般的价值理念,而应该成为根本的价值理念。它们不仅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人类如果不追求它们并以它们作为基本原则,就会陷入生存危机。两者各自都有对人民个体的实践要求,而将两者的实践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一个共同的总的实践要求。用孟子的话表达,这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这种总的实践要求以人民个体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22,(6):27-28
自江苏省内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民宗委迅速出击,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带领全省民宗千部和宗教界人士奋力抗击疫情,筑牢宗教领域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3.
福柯的生命政治是其后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在生命政治视野下,个人—生命与人口—生命成为政治管理的对象,人口问题在18世纪日显突出,事关健康、卫生、出生率、寿命、种族等,因而,君主之眼,即治理者的目光必然聚焦于此.生命政治意味着生命进入历史、政治和政治技术领域,生命获得政治性,而政治也富有生命特色.福柯站在历史本体论...  相似文献   

4.
《法音》2021,(2):6-6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中国西藏网,向海内外藏族同胞们,致以春节和藏历铁牛新年的祝福!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举国同心、全民同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显著成绩。这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健康、平安和快乐。这场疫情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全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两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抗疫取得了难能可贵的经验,总结出了“动态清零”这一制胜“法宝”。尽管疫情跌宕反复,但中国始终有打赢硬仗的决心和信心,拒绝“躺平”乃是中国鲜明的态度,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忠实体现。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朋友们,值此农历辛丑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基督里诚挚地问候大家,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平安常与诸位同在!近日,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多地陆续报告新增的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每一个数字背后鲜活的生命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我们感恩地看到一场场及时准确的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一道道仔细筛查的抗疫防线的筑起,一则则考虑周详的疫情防控的安排……这些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做法让大家感到无比心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是何时成为马克思的?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关切到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理解和全面把握。只有厘清这个问题,才能完整正确地认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内涵。我们认为,1843年底到1844年初的《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综合创新思想开始形成,实  相似文献   

8.
南斯拉夫实践派的思想家们一致认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是人,马克思不反对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人和人性问题,并且认为人是实践的、历史的存在物。人的概念实现了异化、革命、辩证法等术语之间特殊意义的链接与重新整合,“人”在实践派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践派在完整和系统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介入南斯拉夫的现实生活过程。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尊严在基督教有完整论证,但其证立需借助神性。理性尊严观、德性尊严观、自主尊严观等确立了人的内在尊严,但同时排除了人的生命尊严。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一方面频繁使用"生命尊严";另一方面对"尊严"循理性主义解释,导致"尊严无用论"和"尊重取代论"出现。人的生命尊严亟需哲学论证。人与万物的物质差异是生命尊严的存在论基础;人与人之间对生命之至上性、关键权益性、神圣不可侵犯性的价值互认是生命尊严的价值论根据。我国生命尊严的制度化有长足进步,但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还面临许多威胁,把生命尊严作为一项制度伦理原则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生命自主: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生命自主的含义人的生命 ,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存在形式和物质复合体 ,也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但是 ,人之为人 ,不在于他有自然生命 ,而在于他还有着特定的人格 ,在于他的“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作为对自然生命的否定 ,是人的自为之有的存在状态。在生命的类化过程中 ,人扬弃的是自然生命的自在性 ,超越的是生命的内在性和主观性 ,获得的是一个新的以意识自觉为前提的个体性的生命 ,即价值生命的创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这一有意识的生…  相似文献   

11.
<周易>是中国占代生命哲学的源头."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兼三才而两之"是其生命哲学中的重要命题,构成了其生命哲学思想.在<周易>生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把绘画作为体悟宇宙生命的外化形式,重视生命意象的表达,以生命精神为绘画的最高原则.以阴阳和谐为绘画的最高境界,以人品、胸次为绘画的必要前提.<周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调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内在特质和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人民利益至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奇 《学海》2004,1(4):13-17
本文对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至上思想予以多视角分析和深入论证 ,认为它主要有几点表现 :(1)紧紧把握唯物史观 ,科学认识人民历史主体地位 ;(2 )强调健全法制 ,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3)转变工作重点 ,制定在共同富裕大目标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重大政策 ;(4)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几点的有机统一 ,是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研究对象,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其中的需要动力思想值得我们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性质和特征朱宝信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不是哲学思想形成的早期,而是马克思在早期就形成的成熟的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早期形成的哲学思想,就是研究他从1841年的《博士论文》到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5年间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此后,马克思就在已经形成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就其性质而言,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不是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实践唯物主义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强调的是主客体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对立。主张以实践的辩证法解决主客体的对立,通过实践的辩证法,人朝着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向前进。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与旧哲学相比,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这两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在其形成过程中,还有四个不同于旧哲学的显著特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动力,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2)马克思哲学形成的重心,不是唯心唯物的本原之争,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3)马克思哲学形成的线索,开始于人的本质的论证,继续于  相似文献   

15.
个人自由问题在哲学思想史上一直是理论研究的对象。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奥古斯丁的著作中,都把它作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在斯宾诺莎、费希特、黑格尔和叔本华、康德以及谢林、霍布斯和笛卡儿等人的著作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首先把哲学思想史中的“个人自由”和物质生产的发展以及阶  相似文献   

16.
在跨越百余年的时空中,马恩的某些后继者们试图重建、重构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关系的版图。尽管他们阐释的焦点各不相同,但其致思路径却极为相似,就是借"发掘"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差异之名歪曲晚年恩格斯哲学思想。从第二国际理论家的"半遮半掩",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明目张胆",再到西方马克思学的"可悲的骗局",晚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一而再地被误解、诟病。通过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文本,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有关细节,我们并不认为晚年恩格斯背离了他与马克思的"共同见解"。因此,为了厘清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间的差异,确认晚年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地位,需要转换研究视阈,即从晚年恩格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及他关于时代和无产阶级实践提出新问题的理论思考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把生命看作杜威教育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核心观念,尝试用"生命哲学"来解读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把杜威解读为"生命哲学家".这一解读体现梁漱溟构思儒家"生命哲学"的努力.我们大致可以把杜威的"生命哲学"视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儒家哲学的一个思想资源.梁漱溟批评了杜威对中国人的道德生命和生命本性缺乏深入的领会.梁漱溟对杜威"生命哲学"的解读可以看作为儒学与实用主义之间的一种跨文化对话.  相似文献   

18.
孙慕义 《学海》2004,(5):126-131
我们所关注的不应仅仅集中于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督教伦理学或宗教神学问题的解答 ,它应包括所有生命问题的神学研究 ;这其中应指所有生命体的生存状态 ,主要以人的生命为主要研究对象 ,它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灵性的四个方面的生命 ;它不仅要解释和解决诸多的理论问题和文化问题 ,还应包含各宗教对生命问题的思想的比较研究 ;生命神学必须基本给出对临床医务活动、高新生命科学技术与死亡、与医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卫生经济政策以及生态问题的神学解释和评价方法等。生命神学应该是 :对生命诸问题的道德神学注释 ,是对人类生存状态和过程、生命科学技术、卫生保健和卫生经济政策的神学伦理学研究 ,是有关人和其它生命体的生命终极问题的学科 ;它应涵盖理论生命神学 (元生命神学与文化生命神学 )和应用生命神学 (医务或临床生命神学、生存与死亡神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健政策神学、生态神学 )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社会哲学视角出发,从三个方面讨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包括马克思社会关系人思想、社会结构思想和物质性思想。  相似文献   

20.
技术实践是物质的、现实的、人类整体的实践活动。它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关涉人的本质存在。技术实践论是马克思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唯物和辩证思考后形成的科学理论。技术实践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