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说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从中国学习了高超的绘画艺术,他在水池(或水晶盖)上画死狗的故事脍炙人口。波斯诗人尼扎米《五部诗》中的《亚历山大故事·光荣篇》中咏赞了此故事。《五部诗》中还赞叹了罗马画家和中国画家比拼技艺的故事。在《五部诗》的插图本中,也有对此两个故事的描绘。在波斯作家贾米的《玛斯纳维》、阿米尔·霍斯陆的《五部诗·亚历山大宝鉴》等著作中,同样有关于二画师竞技故事的叙述。摩尼画死狗故事的源头应与印度佛教文献有关,汉译佛教律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十六中的一个画师画死狗的故事可视为其源头之一。佛经中记载的二画师相争的故事,对波斯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波斯语作品对画师故事的变形书写,反映了不同宗教之间的竞合以及三种不同文化(波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相遇和互动。  相似文献   

2.
近来,海德格尔早期的一些弗赖堡讲座稿[《全集》56/57卷,《全集》58卷,《全集》61卷,《全集》63卷和"那托普论文":《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解释学境域的显示)》]等相关手稿,以及关于时间概念的演讲稿(《时间概念》)被发表了,于是我们现在可以更好地理解海德格尔通向《存在与时间》的哲学道路(这是一条由于在《存在与时间》之前十年的沉默而长期不为我们所知的道路),从而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杰作本身了.战后期间海德格尔的另一重要早期文献,即他未发表的关于雅斯贝尔斯的详尽评论,一段时间以来就已为世人所见了(《全集》9卷1-44页).他1925年夏季学期的讲座稿(《全集》20卷)也是如此.这个文本突出地显示了在通往《存在与时间》的道路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现象学甚为广泛而细致的遭遇.  相似文献   

3.
对于马克思至1843年3月退出《莱茵报》编辑部为止在政治和哲学上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辑第一卷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这首先同这一卷的组成有关。这一卷增添了内容丰富的新材料。关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四篇评论是马克思写的,原发表在《莱茵报》上,这次就收编进来。马克思一共有六册内容丰富的文学试作,其中五册是第一次发表的。对原作者进行分析就可以证明,关于《摩塞尔  相似文献   

4.
继清华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将《张岱年全集》六卷本出齐之后,河北人民出版社又于1996年决定编纂出版《张岱年全集》八卷本,除重新编订《文集》所收入的论着外,又主要补充了张先生的专著《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和90年代至1996年《月的大量论文,并且将张先生为许多学术著作写的序跋以及一些文史漫笔、悼念回忆友人的文章等等合编为第八卷。河北人民出版社在编纂《全集》的过程中,不仅尽量将张先生的著作收全,而且精心校对,核查引文,补正了以前出版发表时的一些漏衍错字。这样就为展示张先生的著作成果和思想风貌提供了一个全本、…  相似文献   

5.
近翻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发现在马克思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有两句话经常被误认为是马克思的“名言”而引用,其实,它并不是马克思的思想,或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一句是“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搜求完备、体例合理、编校精审的王徵著述及研究资料集成——《王全集》(2011年12月第1版)(下文简称《全集》)由陕西师范大学林乐昌教授编校整理出版了,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承担了此部扛鼎之作的出版任务.这部装帧考究的《全集》,共二十二卷,另有附录五种,200多幅插图,近71万字.研读之际,颇感厚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说:“原始公社的生命力比闪族社会、希腊社会、罗马社会以及其他社会,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要强得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2页)恩格斯也说,原始公社“到现在还有其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上,第148页)“原始公社”即古代公社,包括“一系列原生的、次生的、再生的等等类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2页)“原生的”指氏族公社,“次生的”指家庭公社,“再生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波斯四书"是指《艾慎阿忒·拉玛阿特》、《拉瓦一哈》、《默格索德·阿格撒》、《米尔萨德》等,他们是关于苏非理学的波斯文著作,在回族经堂教育中流传已久,且较早被翻译成汉语,对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尤其是在苏非理学层面影响很大。一、刘智提及的"六大部经"明末清初回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发展成熟,文献积累逐渐丰富。穆斯林经师搜集、整理和翻译宗教文献的意识增强。同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体定位,称之为"经",以示尊  相似文献   

9.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小组,正在为重新编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作准备工作。新版《自然辩证法》将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国际版(简称《MEGA》)的第Ⅰ部分第26卷,预计于八十年代中期问世。  相似文献   

10.
常正 《法音》2009,(11)
本刊讯囊括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全部佛学著作的《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23卷)(以下简称《全集》),经过近四年的策划、编辑、出版,近日由中华书局隆重推出。2009年11月6日,由中华书局、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厦门南普陀寺协办的《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1.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简称《大藏纲目》、《指要录》,北宋崇宁三年(1104),东京(开封)法云禅寺住持惟白集。收入日本编《法宝总目录》第二册。名为八卷,其中卷二、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各分上下卷,实为十三卷。撰者惟白,靖江人、嗣圆通秀公(见《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曾于建中靖国元年(1011)撰《续传灯录》三十卷,徽宗  相似文献   

12.
人同外部世界既有认识关系,又有价值关系。也就是说,人一方面要认识客观事物自身,一方面又要评价客观事物对主体的价值。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所  相似文献   

13.
<正>王颂,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从东亚汉语佛教圈的宏观视角出发,以中日两国佛教为对象,把握汉语佛教圈的共性与特性,专长于华严宗的历史与思想研究。出版有专著《宋代华严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日本佛教:自佛教传入至二十世纪》(《世界佛教通史》全集第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14.
《居士传》,五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年(1775),彭绍升(又作“彭际清”)述。收入《续藏经》第一四九册。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家世习儒,父兄皆以文学官于朝。年十六为县诸生,翌年中乡举。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及第,授七品官(县官),辞而不就。他早年喜学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后转习道家的修炼术,三年无效而弃之。在友人的影响下,读明末高僧真可的《紫柏全集》,归心佛法。继而又广览袾宏、德清、智旭等人的著作,深信净土法  相似文献   

15.
法界春秋     
《法音》1988,(4)
圆拙法师谈《弘一大师全集·佛学卷》最近,欣闻《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在泉州开元寺成立,编务工作已在积极进行中,《全集》总目录已初步拟定,重点卷“佛学卷”的编目已基本就绪。为此,我特地到开元寺走访了中国佛协副会长圆拙法师。1933年,弘一法师在泉州开元寺尊胜院主办南山律学苑,当时的学僧有10多位,圆拙法师就是其中的一位。1937年,弘一法师由闽南到青岛湛山寺讲学,圆拙法师全程陪同。这次《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成立,圆拙法师是主要负责人。弘一法师的品德非常高尚,凡事认真,做一件事像一件事。出家后,修持极严谨,潜心钻研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解,主要源自于列宁的著名定义——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选集》第4卷,第33页)近期,通过仔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2)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的良知说既确立了其在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又宣告了理学已开始解体,而理学解体的帷幕是由他的大弟子王畿正式揭开的。一王畿曾经说:“师门致良知三字,人孰不闻?惟我信得及。”(《遗言付应斌应吉记》,《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五。以下简称《全集》)意思是,在王门弟子中,只有他才真正领会了良知说  相似文献   

18.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潘菽全集》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潘菽(1897~1988),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07年7月,为了纪念潘菽先生诞辰110周年、逝世20周年,由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了《潘菽全集》,共10卷,约300万字。第一至七卷收录潘菽在心理学方面的各种著述,包括专著、论文、研究计划、研究报告、讲话稿、为他人著作写的序言及刊物的发刊词等。第八卷包括教育、政论、科学和科协运动等方面的各种文章。第九卷为书信和日记。第十卷为综合卷,收录作者在上述专题…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心理学会组织编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潘菽全集》(十卷)于2007年出版后,2008年12月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2010年12月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相似文献   

20.
现《程氏经说》中第八卷《中庸解》,未题何人所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目录”载:“明道《中庸解》一卷。”而《伊川大全集》亦载有《中庸解》。但是,《经说》宋刻,原止七卷。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河南经说》凡《系辞》一,《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