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母性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本能行为,可以作为研究药物影响社会行为的一个有效模型。人和动物的母性行为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很多临床上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像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都会破坏一种或几种母性反应(比如:幼鼠叼回、舔幼鼠、筑巢行为等)。在阐述产生母性行为的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我们综述了近年来抗精神病药对母性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理机制,并且讨论了这些前临床研究的潜在临床意义。我们认为抗精神病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母性动机来影响母性行为的主动成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镇静对于母性行为的破坏起了重要作用。受体机制上,典型抗精神病药破坏母性行为主要是通过抑制D2受体,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则主要通过抑制5-HT2A/2C受体。包括伏隔核壳区在内的相关奖赏环路是抗精神病药影响母性行为的主要神经网络。这一系列的研究不仅增加了对调控母性行为神经化学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理解抗精神病药的治疗范围及其副作用,并帮助我们理解抗精神病药对人类母性关怀的影响及机制,改善或减弱抗精神病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便提出更好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纳米技术运用于中药研究的新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中医方药基本理论现代化研究的启示1 1 “归经”、“升降浮沉”理论现代研究认为 ,归经表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部位 ,即作用点或靶器官。当前研究 ,控释药选择性很强[1] 。控释药 (CRDDS)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变制剂结构 ,使药物在预定时间内 ,自动按某一速度从剂型中恒速释放于作用器官或特定靶组织 ,并使药物浓度较长时间维持在有效浓度内的一类制剂。CRDDS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将药物粉末或溶液包埋在直径为纳米级的微粒中 ,以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 ,直达病所。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 :能不能从纳米技术入手 ,把一些中药粉末包…  相似文献   

3.
黑箱控制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烟台407医院(264001)李长玉一、黑箱控制的应用1.精神病的诊治:精神活动又称心理活动,是大脑各部分所参予的整体活动。功能性精神病就是精神活动障碍,但在组织结构上并无明显异常。我们现在还不能通过化验或特殊检查方法去了解...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记者,关注家庭健康多年,总觉得也 应该把自己的求医经历写出来,供他人借鉴。我的母 亲八年前突患精神病,这对我们来讲犹如晴天霹雳,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北京天正中 医研究院的张惠教授,自从服用她研制的"舒心健 脑"系列中药后,母亲的病才奇迹般的痊愈了。我在 感叹张教授高超的医术时,也从心眼里感谢"舒心健 脑"系列中药,希望饱尝精神病折磨的患者能早日用 上这样的好药,早日脱离痛苦。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在美国,10%-20%成人的肝酶升高和50%以上的急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在中国,药物性肝病约占住院黄疸患者的2%-5%,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有20%以上老年肝病是由药物引起的。在已上市应用的化合性或生物性药物中,有1100种以上的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中草药、保健药及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亦有导致肝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使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有了更多选择,特别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使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了新的希望,于是出现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逐渐替代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趋势.同时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第二代并不一定比第一代更有优势.所以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每种药物的特点,做到个体化用药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多见内科慢性病及精神病方面的报道,而在妇产科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变化未见报道,从90年起我们对200例经产妇进行了分娩前后的心理活动观察,有不少产妇都因心理原因而致异常分娩。  相似文献   

8.
意象思维作为中华民族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是指思维主体将物象或拟象(符号、概念、模型等)作为思维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类推、顿悟等方法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传统中药理论的发展亦离不开意象思维的指导。通过对四时之象与药物理论、五行之象与药物理论、外显之象与药物理论、八卦之象与药物理论、物候之象与药物理论、意象思维与中药配伍等方面的梳理和分析,揭示意象思维对传统中药理论留下深刻印记,其在阐释、推导、印证和发现中药的药性、功效、配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全有效用药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除了治疗疾病作用外 ,还有毒副作用。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称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drugreactions ,ADR) ,程度严重导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 ,甚至死亡的称药源性疾病 (drug -induceddiseases ,DID)。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 ,服用药物后会使人产生难受的症状。《神农本草经》收载了 365种药物 ,并把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 ,初步提出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概念。今天医药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 ,市场…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不良反应社会成本控制最优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导致患者住院的常见原因并造成高额的社会成本。由于避免ADR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ADR的发生率不是最小化而是最优化问题,是在成本与效益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的问题,本文对ADR发生率的最优平衡点和相关的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时间知觉的脑机制:时钟模型的困境和新导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神经系统是通过类似于时钟的方式来实现对一段时间的知觉的,并认为多巴胺能系统(基地神经节)和时钟的快慢有关。与多巴胺信号有关的药物的动物实验的结果以及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的行为表现被看作是支持以上看法的证据。然而,最近的大量研究对这个理论提出了挑战,结合行为研究和脑机制研究的新成果,研究者提出了知觉信息可以通过神经活动状态或加工中的能量消耗来表达。  相似文献   

12.
药物治疗的矛盾表现在药物的选择和联合、剂型和给药途径、剂量、给药方法和疗程上.而引起药物治疗矛盾的因素主要有病情因素(如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伴发症等)、患者因素(如生理因素、特殊体质、社会人文因素及依从性等)、药物因素(如禁忌证和适应证、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和其他治疗措施(如手术、透析等)4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治疗的重点、治疗的措施、治疗的目标或预期结果,以及调整治疗的方案入手解决矛盾,特别需要避免人为的制造、扩大或激化矛盾.  相似文献   

13.
龚耀先 《心理学报》1966,11(2):42-47
我们在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抽象和概括过程与正常人的进行比较研究后,再与其他神经精神病人作了比较,其目的是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抽象和概括过程的特点。 方 法 实验资料只采用了前一研究中的图和字分类以及“第四例外”实验,其方法亦与前一研究同。 研究对象为不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反应性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忧郁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和麻痹性痴呆等127例患者(表1)。除个别神经官能症患者属门  相似文献   

14.
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支配的。我们常说某人好动,某人爱静,这都是内心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的表露。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注意这些心理活动,会给你的工作和交友带来许多益处。  相似文献   

15.
载药超声微泡的靶向治疗是当前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超声微泡破坏技术介导的靶向药物和基因治疗是一种最新的靶向治疗方法。超声微泡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超声造影剂增强成像对比度,更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修饰携带各种药物或基因在超声场强破坏作用下进行靶向治疗。超声微泡造影剂靶向治疗包括超声介导载药微泡的治疗及超声介导靶向载药微泡的治疗。本文就超声微泡特性、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技术机制、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管林初   《心理科学进展》1986,4(2):48-56
一、研究认知药物的意义一般认为,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注意和信息加工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学习和记忆过程。因此,认知活动是大脑最高级的机能活动。人类的认知功能缺陷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和心理学问题。这种疾患在各个年龄阶段均能出现。在儿童有轻微的脑功能障碍(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和由于先天的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的各种类型的智力落后。其中包括先天愚(Down’s syndrom),父母近亲结  相似文献   

17.
单药治疗或合理的联合用药是癫痫治疗的重要原则,本文运用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知识,分析了1例复杂不规范的联合用药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系统讲解了将其转变为有效的传统或新型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的理论和实践过程,并以此展示抗癫痫药物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8.
程宏伟  马瑞山  倪鹤鹦 《心理科学》2001,24(2):243-243,231
脑事件相关电位(ERP)特别是其内源性的P3(或称P300)成分,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能够反映人脑信息加工的过程,是“窥视”心理活动内容的一个“窗口”。但是在对ERP的研究过程中,诱发ERP的刺激模式及其各种参数的设置,各个实验室却不尽相同,特别是靶刺激(Ts)和非靶刺激(NTs)的概率问题是P3所有变量中最主要的问题。在诱发  相似文献   

19.
涂智进 《天风》2006,(18):21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是耶稣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切实的应许,也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显著的目的。耶稣基督的到来就是要更新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出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出一种丰盛的生命,而不是萎缩的或萎靡不振的生命。那么,什么是“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呢?我认为一个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就是活泼、有能力、能造就人、能给人带来益处,并且是能够分享,并善于分享的生命。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的另一句话更能体现这一点,他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学(School Pa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中各种成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服务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该学科19世纪末期在美国萌芽,20世纪40—50年代成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则尚未正式建立这门学科。本文拟对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学科体系以及在我国建立和建设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可能性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