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概念与命题     
概念与命题,不仅是人类经验生活的基本要素,更是东西方文化构造哲学宗教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理性基础。本文从印度哲学入手,全面详尽梳理出大乘佛教量论体系的创始者陈那、大乘佛教量论体系集大成者法称及其后学们的遮诠理论与历史演进,细密深透地展示了欧洲文化之外关于概念与命题的一套完备理论,不仅对佛教量论认识论研究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东西方哲学宗教认识论-逻辑学之比较研究不无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佛教量论的角度对翻译的实质做出界定,指出翻译的实质是一种为他(社会性)的比量活动。根据翻译为他比量的实质,可以引导出翻译的两种类型:比知翻译和喻知翻译。比知翻译是具有事先直接约定性的语言传递活动;喻知翻译是没有事先直接约定的语言传递活动。根据从佛教量论对翻译实质和类型的规定,本文分析了不可译性问题,揭示出不可译性在认识论上的误区,指出不可译性是不可知论或怀疑论在翻译领域的显现。  相似文献   

3.
罗莲 《心理学探新》2008,28(2):69-74
该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等值方法一核等值法。首先介绍了核等值法的研究过程、它的主要特点以及五个步骤(前平滑处理、估计分数概率、连续化、等值、计算等值标准误)。之后,介绍了核等值法与其他传统的观察分等值方法的差异,最后是对核等值法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锚测验———非等组设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等值设计方法。研究证明 :在此设计之下作为等值媒体的锚测验采用的题型不同对等值结果会有不同影响 ;采用的等值关系估计方法不同对等值结果也有不同影响 ;题型与估计方法之间还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研究认为 ,在当前的命题与评分技术水平条件下 ,锚测验以纯客观题组成为最佳 ;在锚测验题量固定的条件下 ,等值关系估计以选用频数估计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该文受Berkson将检验方法用于估计未知参数的启发,根据三个拟合优度统计量导出三种新的求取等值系数的方法,即:平方根等值方法(Square Root criterion,SQRTcrit)、对称相对熵等值方法(Symmetric Relative Entropy criterion,SREcrit)、加权等值方法(Weighted criterion,Wcrit),即Haebara准则的加权式。虽然在被检验的两个分布列很接近时,这三个多项拟合优度检验方法是渐近等价的,然而用它们求取等值系数时,Monte-Carlo模拟结果表明这三种新等值方法的行为表现存在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异和随机误差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即与项目参数估计的精度有关;还与等值系数A的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等值准则及其适用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假设检验方法的启发,该文引出了一种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新等值方法——平方根等值准则。它具有一些特点:定义式中答对、答错概率同时出现而不能互相替代;极易从0—1评分模式的版本转换到多级评分版本;它可以看成是Haebara等值准则的加权形式。以等值系数估计值的误差大小为衡量标准,以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为依据,大量的Monte Carlo模拟结果显示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即等值方法的运用范围既与项目参数估计精度有关,又与等值系数A的范围有关,但与另一个等值系数B的范围无关。当项目参数估计精度较高或中等而A取值在0.9~1.3之间,新方法往往比Stocking_Lord方法和Haebara方法的估计误差小且有显著性差异,当项目参数估计精度较低时,而A从1.0~2.0时新方法都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在非等组铆测验设计中,铆题量占测验长度的多大比例比较合适,这个比例随测验长度的增大可否发生变化?这些是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该文在固定被试数和测验长度的条件下,探查铆题量所占测验长度比例(简称铆题比例)的变化对等值精度的影响,讨论了在实际等值中如何在等值精度和铆题比例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并在模拟研究的条件下,给出了几个反应实际等值精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缘起论对于佛教道德哲学的基础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有生无灭即彼有生无灭的缘起论是佛教道德哲学的核心理论,体现了佛教伦理的关系性思维。佛教依此建立起道德哲学体系中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法印等基本原理,体现出无我、平等、慈悲、民主、超越等基本伦理精神,显示了佛教作为道德性宗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原始佛教"空"观作为一种认识论,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之上,服务于解脱论.部派佛教思想开始出现由"空"向"有"的转变,呈现出实体化趋势.中观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缘起理论,提出色空不二的思想,将佛教空观发展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量论,是佛教因明学从心理过程分析阐释其宗教信仰的认识理论,是王夫之"深研其几"而援佛入儒的重要认识论来源。王夫之继承和发挥传统儒家自孟子以来重"心"思想的认识论成分,遵循从"空"到"有"的认识论路径,通过改造和吸收唯识学细致的心理分析理论作为以佛解儒的理论工具,不仅修补了儒家认识论不致密性的不足,而且梳理出道德心性之学针对实有对象的操作性和超越性心理活动过程,构建上通而下达的儒家认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