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建筑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人类在社会生活的物质环境,同时人类全部的精神生活也离不开建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随之进步,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在艺术设计范畴里的中国建筑设计也因为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人类记载自己思想、文化、社会经济活动等一系列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阅读书籍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成长,也帮助人类社会在经验和教训中不断前行。书籍阅读对于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阅读者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因此阅读书籍对我们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的。随着传媒行业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图片、视频、影视作品和电子书籍等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纸质书籍面临着被读者抛弃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书籍的设计者应该积极进行创新,采用全新方式对书籍进行设计,以便重新赢得市场的青睐。文章主要对多媒体图书市场中书籍设计的延伸与变化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文明开始,展示设计就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展示设计也在不断地跟随着时代变化、丰富和更新。很多有关展示设计的书籍都以单纯的某种艺术设计形态来阐述观点,但如果从文化、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分析展示设计,其涵盖和囊括的内容则十分广泛。为此,现代展示设计应将成为学习、应用和研究相关领域的人们驻足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精神生活,这恰好给白玉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今天的网络社会使人们见到了更多、更好、更美、更奇的艺术设计作品,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因此也使得白玉作品的设计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对于白玉外形的设计,我们就必须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在结合传统玉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更多  相似文献   

5.
高校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在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独特的方式使人们在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态度等方面发生着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个人的审美追求,审美趋势,与艺术教育和社会发展向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社会不论物质中的精神建设还是精神中的物质生活;不论是人的个性生存还是生存中的个性,美都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从另一角度说,艺术也标志着某一时期社会的发展进程,标志着文化的进步和落后,同时强化人们的意识及世界观,推动着社会审美趋势的变化发展。为此,许多艺术家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来向人们传达自己的理想、感情和审美观念,去影响人们的性情,改造人的灵魂。优秀的艺术品不仅使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丰富的忠实的生活情景,并且还因为它体现了艺…  相似文献   

7.
周悦 《美与时代》2004,(2):76-77
美无处不在,美学无处不在,它虽然是抽象的,但当它以语言为工具而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时,又显现了其具体的一面。而语言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其独特的格局折射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其中也包括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中华民族的中庸思想则像其它审美观念一样也正是因着语言才得以符号化,中庸之学指导下的审美观念,使语言具有了对称之美和圆融之美。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们时代历史的发展,科技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艺术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古人的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现代的隶书作品欣赏和创作来说,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书法的艺术形式,而是从古代书法的发展阶段中获取精华,在书体、风格、书法的品类、笔法、结体、章法、墨法上等方面的丰富变化和独特追求让当代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当代我们所写的隶书创作有什么特点,与古代隶书对现代隶书技法的创作有哪些影响?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我们的不断临摹和实践来认真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我们生活空间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色彩表现四季变化、花红柳绿等等,在人们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样的人为的色彩,或绚烂,或恬静亦或肃静。文章以朝阳观石窟环境色彩规划与古迹保护为依托,通过对现有色彩的研究及分类,提高对自然、人工色彩的特点的认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朝阳观实际调研情况,总结出在色彩规划中应注意的基本方法及原则,并通过分析色彩在朝阳观规划与古迹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探析人工色彩与自然色彩如何达到融合与和谐,创造出符合人们生活理念和审美观念的色彩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现代艺术对传统审美理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冲撞的过程也是相互适应和融合的过程,促进了现代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作为人类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审美理想在与现代艺术发生冲突的同时也为艺术创作者在新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一幅优秀的书籍插图能钩起人们对书籍内容的好奇心,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文学书籍的插图绘制不能停留在看文识图上,而是要经过再创作,使其具有艺术的个性和感染力。插图的形式多样丰富,每位画者的插图都有自己风格,即使是同一文学作品,也会因为各个画家的艺术修养、对原著的理解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插图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插图,才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加充满想象力,也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12.
仕女画通过对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传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对于女性的审美态度也在变化。历代仕女画都强调作品的审美因素,创造了诸多经典的女性审美样式,从外表到内在都符合理想之美。这种理想化的美的要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或流派。  相似文献   

13.
每一本书籍的封面都是设计者编辑工作的延续和升华,是设计者艺术构思的结晶,也是书籍内容的外在显现与展示,对其的艺术性展现是装帧艺术的灵魂。一个知性设计师从以有效的行为或直接的方法告诉人们信息的诞生开始,其设计活动在经由大量读者翻阅并获得内在体验后,人们对设计的要求已经远远突破了原本的专业局限,更多图形设计者都以丰富、多元的结构效应以及艺术拓展,来创新书籍的封面装帧。因此,只有形成独具特色的纯粹性质,才能使书籍装帧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建筑门窗设计中所包含的艺术语言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师所努力追求的。文章将从传统建筑门窗的艺术特色形象传达入手,进一步展开对古代门窗造型、纹饰以及艺术意境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现代建筑设计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的社会环境下,即使电子书阅读成为流行趋势,但终究不能够替代纸质书籍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如果能够将"绿色设计"的概念加入到书籍装帧设计当中,从纸的使用、喷墨以及书籍废弃后的纸张处理方面入手,将纸质书籍对环境的负影响降到最低,并且使纸张回收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就能既减少资源的消耗,又降低环境破坏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大力增强纸质书籍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这日新月异和变化无常的服装设计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审美观念的更新,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设计领域--"无结构形式".它以抽象几何形的基本结构和简易的缝制方法独树一帜.由于它顺应世界各地人们倾心追求自然,"回到大自然中去"的思想潮流,目前在各国服装设计,生产部门和高等院校的服装教学中,"无结构形式"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7.
传统玩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表现的是民众的习俗和戏曲、传说、信仰、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材料、造型、色彩和结构的随意、主观,使之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并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传统玩具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应当吸取其传统审美特点,把它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并且把它传承下去。但民间玩具的再创造不能以丧失文化内涵为代价,民间玩具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引起购买者共鸣的卖点,丧失了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卖点。许多民间玩具诞生于民俗事像之中,与民间习俗、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婚丧礼俗、寿日贺喜、岁时习俗、祈福供品等上面,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有着复杂的互补性。传统玩具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启迪,促进了物质生活的再创造,美化和充实了生活,同时也给人以慰藉和温馨;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寄托、拜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尚和"审美观贯穿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和"的思维方式、认知理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是渗透到民族基因里的烙印,蕴涵着阴阳辩证思维、整体观、差异性事物的共存智慧,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审美观念中。城市公共艺术是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形式,承担着美化生活环境以及展示和传达当代城市人文生活精神面貌的责任。文章提出将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探讨"尚和"审美观在其之中的意义,这既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当代油画艺术富有个性情感的阐述和对其当代审美观念定位的分析,旨在剖析当代油画区别于古典油画美的典型艺术中显得很个性的丑的因素。油画艺术暗示画者本身的情感释放和心理调节,也体现着画者感情的丰富程度。新的潮流中不可避免地会舍弃了崇高,但同时也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从不同方面用新的视角真实地展示多彩的客观世界和渗透人们感情和需求的主观精神世界,这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且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不仅关系着高中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而且也融入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并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生活化教学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的概念进行阐述,在结合高中美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区别及联系的基础上,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