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同属造型艺术,但“观念造型”与“写实造型”的训练方式有较大不同。写实造型要求学生尊重对写生对象的感觉,以再现的手法表现事物,抽象观念造型则不然,它要求学生以观念入手来感觉客观物象。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不同阶段中国写实油画变革的内在驱动力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建,也包括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同时反映了社会现实和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追求。这些驱动力共同促进了中国写实油画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下,从写实观念、形成因素、社会功能、审美理想和相互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得出中国写实油画自我变迁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美中油画家联盟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精选了美国当代最优秀的51位写实主义艺术家的100幅代表作品,既有人物肖像也有静物和风景,它们代表了美国写实油画的最高水平。这些作品可分为4类:1.与现代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2.对现代社会的逃避,回归传统;3.追求纯粹艺术,挖掘精神自在;4.反映社会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年是中国油画摸着石头过河,由探索逐步走向成熟的三十年。目前这种古典艺术、写实艺术、表现艺术、抽象艺术、先锋艺术多元发展的格局,是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繁荣昌盛的前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多元并存,尊重艺术规律的环境中中国的油画艺术必将在21世纪创造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德国早期浪漫派作家瓦肯罗德和蒂克在《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中突出展现艺术神圣化,即观赏艺术唤起的感觉具有虔诚性。艺术本身成为揭示浪漫派的重要范畴“无限”的媒介,作家利用宗教容易为人接受的形式倡导艺术自主。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而言,施莱尔马赫与上述两位作家相反,他在《论宗教》中率先提出“艺术宗教”概念,旨在借助艺术中的自由与个性元素维护启蒙运动以降处于颓势的宗教,从而推动宗教的美学化进程,使宗教能应对世俗化的新挑战。后人常用“艺术宗教”阐释《倾诉》中的文学演绎,原本为神学领域延续宗教话语权的第三种方案“艺术宗教”衍变为浪漫派作家追求艺术独立的美学原则。德国浪漫派作家将“艺术宗教”纳入其“渐进的万象诗”这个诗学纲领中。  相似文献   

6.
唐三彩艺术在我国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集雕塑、陶瓷、色彩于一身,吸取了中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雕塑和釉色两个方面,其雕塑造型手法冼练明快,以写实为主.重在摄神.唐三彩中的镇墓神物与其他唐三彩有其不同之处,在于多用夸张、想象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种诡秘气氛.  相似文献   

7.
叶浅予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尤其以彩墨舞蹈人物画见长。他的舞蹈画线条简练、形象传神。舞蹈虽是极小的题材,但叶老坚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并敏锐地捕捉到舞蹈演员极具美感的动作瞬间,加以艺术的提炼与夸张,突出表演者的神韵美。叶老的舞蹈人物画对中国画的变革,起到了推陈出新的巨大作用。他的艺术成功之路对今天的绘画创作极具启发意义。本文试从叶浅予舞蹈人物画的题材创新、笔墨特点、标榜自我的艺术个性和写实艺术主张等几个方面探讨叶老的舞蹈人物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抽象艺术的真义是什么,探讨了抽象、具象、意象的区别与关联,理解抽象艺术的接受系统、抽象主义与创造智慧、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内在联系,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辩证关系等。提出抽象艺术是人类认识自己和外界的一种新的方式,抽象感觉是人类一种早已有之且同等发达的能力,抽象艺术必须并且只能用“心”欣赏的观点。认为抽象主义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的过程,并且从中国艺术中获得“灵感”,而中国艺术则对西方抽象主义做出了革命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艺术有“可遇不可求”;“妙手偶得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说.而艺术教学有“技术好教,艺术不好教;理性可教,感觉不可教”之意.艺术难,艺术教育更难,两难加在一起难以想象!通常理解艺术就是技术,从根本上讲是不懂艺术规律造成的;放弃学生素质的提高,注重短期效益,简单从事,这是不懂艺术教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直觉”作为克罗齐美学的核心概念,构成了艺术的规定和美学的原则,被赋予了审美的本体论意义.“直觉即表现”、“艺术即直觉”是克罗齐美学的基本命题,一方面“表现”使“直觉”具有清晰的过程和确定的结果,焕发出创造的光辉,另一方面“直觉”把艺术限定在心灵的领域,在缩小了艺术的外延的同时彰显了艺术的独立.  相似文献   

11.
写实绘画的描写来自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一步一步加强了对客观真实的探知。同时,人文、价值、情感等由人的成长而建立的主观意识形态也影响着人对真实的感受。画家们由此出发,利用人感受万物的知觉,在二维平面“欺骗”观者的知觉,以达成写实绘画对真实的描写,而画家不同的观察方式又影响着其绘画方式,因此呈现出写实绘画史上群星璀璨的作品。从客观与主观的视角,揭示写实绘画对真实的描写方式,也在美学方面探讨写实绘画的艺术价值,相信写实绘画对真实的追求,无论是在过去、当今,还是未来,都拥有着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易存国 《学海》2003,(1):187-190
关于中国艺术及其美学精神问题 ,学界曾有诸多探讨。本文认为 ,这些成果虽然各自研究的角度不同、重心不一 ,但都给我们提供了某种启发。然而 ,有一个关涉到中国艺术美学精神命脉的问题却鲜有提及 ,那就是 :中国不仅是一个诗的国度 ,更是一个重视乐舞的国家 ,我们甚至可以说 ,中国艺术及其美学精神自始至终就盘旋在“龙飞凤舞”的根上。因此 ,“诗教”与“乐教”之双璧成为解开中国艺术美学精神的锁钥  相似文献   

13.
张法 《哲学动态》2023,(9):103-114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形成的现代型艺术,其核心概念为“艺术哲学即美学”。20世纪初产生了与之不同的艺术科学。到20世纪中期,又回到“美学即艺术哲学”。这两次“艺术哲学即美学”的核心内容不同,前者重在艺术门类体系,后者重在概念分析。在艺术科学的演进历史中,艺术史取得成功,产生了“艺术理论”一词的两种不同内涵,由此造就了“艺术”概念的复杂性。美学—艺术哲学—艺术科学进入中国后,一方面仍以“艺术”为总名,体现在哲学和学科体系当中,另一方面则以“文艺”为总名,体现在体制和学科两个方面。“艺术”和“文艺”的语汇悖论由此形成。进而形成了“中国艺术”(或曰“文艺”)两种总名、三套体系和三套话语的局面。艺术话语在世界与中国均呈现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内蕴着世界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极具多元化和包容性,各种艺术设计形式和艺术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美学标准。以往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设计的需要。传统基础教育注重写实技术的训练,往往造成对艺术观念认知与思考的缺失,致使学生陷入了对绘画与设计外在形式的简单模仿中。艺术观念的局限也约束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对于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要运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我们的教学逐步转换延伸到艺术观念的培养和研究中去。通过观念与技术表现的完美结合,以及多样的表现形式语言,才能使艺术创造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身体艺术”“裸体艺术”与“nude”(裸像)、“body art”(人体艺术)这些概念有所同更有所异.“身体艺术”的概念在当代艺术实践与身体理论的激发下产生出来,可看作是对以上诸概念的经验总括与理论提升.“身体艺术”诸形态可从广义、狭义的区别上来分辨.也可以说“身体艺术”就是“身体观念”通过“身体媒介”实现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摄影产生了,在它冲击下油画并没有像一些画家认为的那样消失,而是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摄影的影响和对比下,油画更加注重发掘油画本体语言表现力,充分发掘自身的视觉魅力,与摄影在艺术道路上拉开距离,体现写实油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写实绘画的发展方向,寻找绘画的真实,文章从绘画的困境谈起,分别简述了化学摄影、现代艺术、艺术评论导向对写实绘画的冲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述了观看方式对写实绘画的关键影响,从直观、构成、未完成性的角度探究了具象表现绘画,从纯粹直观的视觉角度,去寻找写实绘画的真实,并以具象表现绘画画家阿维格多·阿利卡为例来说明写实绘画如何在突破困境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汀 《佛教文化》1995,(3):46-46
《中国佛像巡礼》(胡光凡、赵志凡著,湖南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是一部立足于人类文化史、宗教史、艺术史的高度,探索中国佛像艺术精微的新作。作者把中国佛像艺术誉为“东方宗教艺术的奇葩”,认为“宗教艺术也就是宗教所深藏的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的艺术化形式”。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那些优秀、杰出的佛像作品(包括雕塑和绘画),无不生动、深刻地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本土文化特质和艺术形态,透露出不同的时代精神。它们既是佛教文化的宝贵遗产,又是艺术欣赏的对象,“是宗教艺术的珍奇,是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紫砂艺术的源头,据考已距今六百多年,“供春”师法自然,以树皮为壶面的做法开创了绚烂多姿的紫砂艺术,以木为形的紫砂壶风行天下,松、竹、梅、桐不一而足,不胜枚举,譬如“供春”、“三友”、“竹段”等等,这一把“木桩树裹”亦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的思想对杜威所提出的著名论断“艺术即经验”观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黑格尔的辩证统一思想“愈合”了杜威精神上的“创伤”,杜威强调对艺术社会与历史层面的了解,艺术是在某种真实世界由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因素有效结合的东西等阐述,是对黑格尔所揭示的历史主义整体论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