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炼丹术虽因目标的虚幻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拨开炼丹术的神仙迷雾,在炼丹术的理论与实践中也包含着诸多值得总结思考的内容。在荒谬的追求中,神仙意志支配下的炼丹活动客观上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从“炼丹所依据的正确哲学和科学命题”,“在正确前提指导下的炼丹术如何最终走向谬误”、“在歪曲和虚妄中又何以能取得客观的科学成果”等问题展开分析论证,既肯定了古代炼丹家通过人工变革自然的主动探求精神,也揭示了其中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素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历史上就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是世界上的著名百科全书,都把炼丹术称为化学的原始形式,前身或先驱。中国炼丹术起源最早,后来西传阿拉伯,再传欧洲,当近代科学兴起的时候,在那里演变成为化学科学。中国炼丹家活动在四川,贯串了中国炼丹术的始和终,活跃在炼丹术整个发展过程之中。世界上现存最古的炼丹原著,公认是公元二世纪五十年代问世的《周易参同契》。在这部书中,说到“惟昔圣贤,怀元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九鼎”就是《黄帝九鼎神丹经》和按此经炼成的“黄帝九鼎神丹”。《后汉书·刘焉传》说:“张  相似文献   

3.
印度炼丹术的出现与道教炼丹术的传入有重要关系。第一,中印文献与传说资料表明,道教炼丹术通过药物交流、佛道传播等途径传入印度,佛道传播过程中,印度密教起到枢纽作用。第二,唐译印度密教典籍中保存的资料表明,印度早期炼丹术受到道教炼丹术的影响。第三,藏梵文献所见印度早期炼丹术的一些内容源于道教炼丹文献。  相似文献   

4.
《道藏》以外的炼丹书,颇有些名气的一部,是万历年间成书的李文烛的《黄白镜》。 中国炼丹术的进程,也象儒家的起承转合和佛家的生住异灭一样,经历了秦汉时代的起与生,唐宋时代的承和住,在元明之际正处在转与异的阶段。明代发生过对炼丹术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嘉靖皇帝朱厚熄(1522——1566年在位)服丹中毒,这已与炼丹史全盛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丹砂与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砂与黄金在我国古代炼丹术中被认为具有使人长生不死、升天成仙的奇效。为何丹砂会受到如此的重视呢?本文认为这是与炼丹术的理论基础——阴阳思想有关。在我国古代,阳气被认为有益于人的健康,阳所代表的天、上升的力量也使炼丹家们相信阳有助于他们升天成仙的目的,而红色的丹砂又刚好是属阳的,恰好可以完美地满足方士们追求长生和成仙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道教炼丹术,可以区分为炼外丹和炼内丹两类。在外丹产生以前,人们把那种以五金八石为药物炼制所谓长生不死仙丹的方术,叫炼丹术。内丹产生以来,仍然沿用外丹术语,把以人体精、气、神为药物炼制仙丹的过程也叫炼丹术。但为了区分起见,通常把这种人体内的炼养称为内丹术,而把原来以矿物为原料的炼丹术叫做外丹术。又因为外丹所谓炼丹主要指从矿物质中提取金银,因此外丹术又称为外丹黄白术(“黄白”为黄金白银的隐语)。而药物、鼎炉、火候,则是外丹术炼丹的必备条件,内丹继续沿用这些术语,并把它作为内丹炼养的“三大要件”,用来比喻内丹炼养的…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们住进丹炉屯,立于丹炉山巅,想象明代壮族土司修道炼丹的场景,体会到的是道教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及具有虔诚信仰的壮族土司对现实的审度、对信仰的追求,乃至对生命的追问。近代以来,关于中国道教炼丹术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在《道藏》等各类典籍里保存的炼丹文献中,仍然还有不少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此外,在传统文献之外,田野资料更是容易被忽略,这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对广西南丹县  相似文献   

8.
陈国符先生(1914-2000)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也是道藏学研究的开拓者.他以现代科学观念与方法,继承传统考据学之长,成为"我国第一个阅读全部道藏的学者".①他的著作《道藏源流考》及增订版,"被学界公认为道藏研究的开山之作,饮誉海内外".②他探索性地开展对中国炼丹史和炼丹术的研究,著《道藏源流续考》和《中国外丹黄白法考》,在中国外丹黄白法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略论外丹术的世俗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外丹术的世俗动机张钦外丹术是指用炉鼎烧炼丹砂等矿物质以获取“长生不死”之仙药的方术,又称为炼丹术、金丹术等。它源起得很早,据陈国符先生考证,“我国之金丹术与黄白术,可溯源至战国时代燕齐方士之神仙传说与求神仙仙药,盖战国时代先有神仙传说与求神仙奇药...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首先发现和利用食醋化学氧化作用的,是中国道教中的炼丹道士。炼丹道士通过炼丹实践,观察到许多食醋与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在许多有关道教炼丹的著作中,记载了食醋对某些有色金属及矿物的氧化、溶解、还原、置换作用以及醋与碱的相互作用。道教将食醋美其名曰“华池佐味”。食醋是古代道教炼丹中的必备之物。古人炼丹用醋不仅扩展了醋的用途,而且客观上提高了醋的酸度、浓度,相应地推进了食醋酿造质量的发展。晋朝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公元281-361年)继承了中国早期炼丹理论,结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留下了完整的著作。他的《抱朴子·内…  相似文献   

11.
最近,宗教文化出版社推出了曾传辉博士所著《元代参同学》一书,在道教文化特别是内丹学的研究中可谓独标新意。在国际上,《周易参同契》作为世界上最古的丹经早已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它比欧洲保存在威尼斯的希腊文抄本《圣·马克书稿》(Manuscrit of St.Mark)至少要早500年。英国传教士、数学家伟烈亚力教授(AlexanderWylie)在1867年伦敦教会出版的《论中国文献》中也认为《周易参同契》是世界现存最古的炼丹著作,就连俄国1950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炼丹术”条和俄国化学家涅克拉索夫(G.B.HekpacoB)著的《普通化学教程》也作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曾发表十种炼丹原著评述(《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4期),受到学术界的注目和援引,今再发表十种评述。这种选择意味着本文作者认为,这二十种原著是道藏中也是中国炼丹术中最重要的外丹原著。 1.《张真人金石灵妙论》 题曰“蒙山张隐居撰”。《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道家类:张隐居《庄子指要》三十三篇。张隐居名九垓,号浑沦子,为(唐)代(宗〕德(宗)时人”。  相似文献   

13.
冲虚古观地处罗浮山南麓,道教称第七洞天(朱明辉真洞天)、第三十四福地(仙人华子期治之)。创建人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生于晋武帝大康四年(公元二八三),晋时任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是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从郑隐学道,得其丹法,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著《抱朴子·内篇》,整理炼丹方术,发展外丹理论,以达长生久视之愿。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三二七)到广州访邓岳,邓曰,罗浮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汉学家玄英采用译研结合模式,在综合参考中国学界多家注本并借用当代道教学者的解经思路基础之上完成系列道教炼丹文献译介。以玄英翻译的《悟真篇》英译文本为例,添加学术型导言、阐释性注解和批判性评论,甄选并翻译中国学者的术语阐释作为译本的文外注释均为译者合理利用和转化道教炼丹知识的主要途径,借此重构源文本产生的文化语境,最终指向源文本文化价值和文化事实的忠实传译。道教炼丹文献文意晦涩,本身具有深度语境化的解读诉求,作为一种典型的阐释之再阐释实践活动,玄英的道教炼丹文献译介模式既是西方汉学实证、求实的学术传统的自然延续,也与当代中国学者解经路径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5.
前 言 1987年11月10——1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收到全国各地研究道教学者、专家的许多论文。当时几家杂志社商定:分别选登。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陈兵《道教之“道”》、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已刊在《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孟乃昌《说中国炼丹术内外丹之联系》、丁贻庄  相似文献   

16.
道教在中国早期封建社会里醖酿产生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出现过一些著名的思想家、炼丹家、医药学家以及农民起义领袖,对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情风俗、文化心理、农民运动等,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她所积存的大量经籍书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上,江西在走我国宗教中国化道路上作出过有益探索。江西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道教祖师张道陵在江西龙虎山炼丹,龙虎山成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江西是禅宗文化的定型之地,禅宗五家七宗之中三家五宗源于江西,佛教中国化的典范"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发生在江西。  相似文献   

18.
谈胎息     
胎息是道家修持的高级境界,历来受到炼丹家的重视。但是,对胎息的内涵,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为此,对胎息作一番系统的考察和研究便很有必要。下面拟就胎息的释名、特点以及同闭气的区别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战国、秦汉的神仙家有驳杂的渊源.大致可以分三方面:道家的真人思想;上古医术和养生思想;杂祀、巫术和数术.此外,神仙家的服食、导引、炼丹等实践富有不同于其渊源的特点,它们是后来道教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一、茅山上清经箓中的外丹 1.概说陶弘景(456-536)在中国的文明、科技和宗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点从来不容置疑。特别是西方学者认为他是临界药物学的创始人、茅山上清道派的天才大师。陶弘景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道、术兼备的道士之典型代表人物。在西方学者的论著中,他常常被誉为“伟大的炼丹家”。不过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却不同意这种提法,早在1930午他就说:陶弘景只不过在自己的著作中涉及到外丹罢了。他卒后,对他的传说很多,终于变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