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的贞操观念,是指封建社会对女子要求不失身或从一而终的操守;它是压迫妇女的一种道德规范,是私有制社会的产物。旧的贞操观念是片面地单纯地对妇女的一种不合理的要求。是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罪证之一。 我们所说的贞操观念,就是完全要冲破旧贞操观念的束缚,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贞操观念。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贞操观应当具备如下一些特点:男女人格平等,妇女的自身解放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等等。  相似文献   

2.
童贞     
最初看到“童贞”一词是在冰心的诗文里,哪一句记忆不清了,却清楚地知道冰心的文字洋溢着童贞的气息。童贞原指旧时处子的贞操,冰心赋予它新的含义:童心、纯真、自然,这真是善举。词语的进步或许是人类思想  相似文献   

3.
"身体"是传统诗学研究中"在场的缺席者"。针对这个问题,王晓华教授新著《身体诗学》力图将身体的主体身份突显出来,特别是要重视身体所生发出的"行动"意义。他建构身体诗学,一方面是借此提倡"身心一体"观念,反对思想凌驾于身体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要把"行动"在身体美学中的关键意义阐释清楚。身体是诗学研究的一把钥匙,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其起点和终点都是切身性体验。  相似文献   

4.
本书介绍了“观念”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之前哲学史上发生和发展的概况,论叙了观念在认识过程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观念作为认识论的理想的问题、观念和理论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观念和艺术形象问题,还说明了观念怎样在实践中实现,观念的社会功能是怎样地表现出来的。作者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对于“观念”这个概念的见解时,特别强调康德和黑格尔的功绩。在他看来,康德虽然没有对观念作出科学的解释,但正确地理解了观念这种思维形式的某些特征,揭露了理性的二律背反性质。至于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政治正当性的证成越来越依赖于一种政治的个人观念。罗尔斯自觉地承接这一传统,将政治的个人观念作为公共证成的基础。罗尔斯的政治个人观念经历了从寓于宗教共同体的存在者、平等的道德代表到自由而平等的公民的发展脉络。这一观念的嬗变是随着罗尔斯关注点的变化而发生的,个人作为自由而平等的公民是由特定的政治目的——政治正义的公共证成所决定的。政治的个人观念并不旨在精确地描述"我之所是",而只是挑选出个人与政治正当性证成最为相关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的政治个人观念是功能性的。  相似文献   

6.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中打倒"旧道德"和提倡"新道德"的思想先锋,他的"无后主义"是其反传统伦理的一个极端表现。这种主张虽然在"五四"时期尽显新异,但是却包含着难以克服的内在困难。胡适以似是而非的理由批评儒家的"后代"观念,通过否定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的观念提倡社会不朽论,以一个娶妻生子并且躬行孝道的形象宣扬无后主义和否定孝道。无论胡适的无后主义还是非孝思想都是一种错位的思考,不仅他的学说本身内含无法化解的矛盾,而且他的理论与实践也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7.
一朱子学所提出的“理”的观念,在日本甚至连否定朱子学的学派也接受了。朱熹的理观念,在日本很快地超出了儒学的范围,向其他领域发展,它不仅成为德川时代合理思维的思想动力,而且以各种方式为日本的近代化做好了思想准备。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本文中,因篇幅有限,我准备仅就这个大问题中有关朱子学“理”的观念如何为日本的  相似文献   

8.
论实践思维与实践观念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实践思维与实践观念的建构杜新山科学理论过渡到实践首先要转化为“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作为对未来实践活动的观念的超前预演,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思维运作的产物。探讨实践观念建构的思维基础,对于弄清实践观念建构的内在机理,不仅有着重要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人在还没有创造出这个东西之前,这个东西在实践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人的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即是说人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之前首先建构起观念的理想世界(“实践观念”),然后再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人的思维创造理想价值客体,而这种创造是以现实客体的先在性、独立性为前提的,即是说,思维要想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就要以认识现实中当下存在的东西为前提,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思维认识、反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人的思维具有两种功能,即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正象黑格尔所说:“我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一方面是理论的,一方面是实践的。”③马克思也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区别为理论地把握世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认识历史程序介绍牛顿开始的自然科学对时空的认识和爱因斯坦在时空观上的革命性变革,最后着重介绍当代宇宙学研究对时空的新探索和新认识。一、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观念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一书中是这样叙述他的绝对时间观念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并且由于它的本性而均匀地、任何一种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念可以从他的力学中导出,也促进了经典力学的形成。这个绝对时间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如有的话,  相似文献   

10.
大胆起用和积极培养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革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提出的迫切任务。毫无疑问,要较好地完成这一迫切任务,需要大力提倡主动提携后辈的可贵精神。鉴于此,本文试就主动提携后辈之道德意义谈谈个人的管见,以期望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男人的隐私     
隐私,是封尘在情感深处的一本私人存折,是现代人发明的一项人权专利,隐私不事张扬,也不容侵犯。说起隐私,自然想到女人,女人的贞操、情感、梦与痛、爱与恨等,富有神奇奥秘感,但人们极少把隐私与男人联系起来。其实,男人身心内部也有许多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思潮碰撞与交融,众多美术革命家提倡学习西方艺术观念,甚至要求"全盘西化"。我们学习和领悟西方艺术观念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西方艺术观念"竟然是中国古代画论中早就提出的艺术思想,由此可见,西方现代艺术观念亦受东方艺术观念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与确立。  相似文献   

13.
笛卡尔摒弃经验主义道路,否认无限来自有限之物的不断添加,而认为无限观念(上帝观念)验前地先于一切有限观念。在上帝是自我思维本身的条件这个意义上说,笛卡尔的上帝观念说可谓是后来超绝哲学的理论先驱。结合精神分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见,人类精神总是处于缺乏(受到缺乏的诱惑)与欲望(总是要去认识更多东西)的张力之中,而正是其中的动力性促成了上帝观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笛卡尔摒弃经验主义道路,否认无限来自有限之物的不断添加,而认为无限观念(上帝观念)验前地先于一切有限观念。在上帝是自我思维本身的条件这个意义上说,笛卡尔的上帝观念说可谓是后来超绝哲学的理论先驱。结合精神分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见,人类精神总是处于缺乏(受到缺乏的诱惑)与欲望(总是要去认识更多东西)的张力之中,而正是其中的动力性促成了上帝观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人们通常认为,儒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讲求朴素与实用,反对奢靡华丽,并且据此把"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之一。这样来理解儒家美学观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儒家美学观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它既有提倡"节用而爱人"即赞同朴素与实用的一面,又有重视外表的"文饰"即提倡绚丽与华美的另一面。在儒家的美学思想体系中,绚丽与华美都是权力、地位和礼仪的象征,又是同他们所提倡的"礼"的思想紧密联系着的。对"朴素为美"的提倡,更多地表现为道家、法家和墨家的美学观。在中国美学史上,儒家美学中对绚丽与华美的赞赏,很难得到民间的认同。追求绚丽与华美的美学态度和艺术风格,还常常受到泛道德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在理性认识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地存在着一个观念的中间转化环节,可以称之为“实践观念”。文章从理论、事实和哲学史等方面论证了为什么存在中间转化环节,并分析了“实践观念”的含义、内容、特点及其在认识总过程中的地位。此文关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如何实现的论述有启发作用,值得一读。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过去哲学界对此研究得不够,发表的专论也甚少。我们刊载这篇文章,期望引起读者的注意,以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著作中意识形态的三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8年,当马克思重新着手研究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时,这个新词的使用还是很新鲜的,但已显示出这个词注定要被废弃。特斯杜·德·特拉希在1796年创造出意识形态这个词是为了确指一种对观念的研究,而对观念的研究,是根据孔狄亚克异常广泛的继承者的经验主义的方法来进行的。这个词,作为特斯杜的一部具有宣言意义的著作的书名被使用,很快就成为一种思潮的名称,而这个词很可能不再流传于世了:这个词作为对夏托布里昂和拿破仑各种尖酸刻薄的批判的目标,变成了贬义词,而且似乎最终必定作为辱骂的词。因此,马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在重视子女教育的时候,过去注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强调责罚的重要性;现代家庭大多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又时兴一种完全反对责罚,提倡"赏识教育"的观念来.  相似文献   

19.
我提倡对宗教积极引导这一基本态度,这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认清宗教和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今天的宗教是反映当前这个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10)
正在读到圣经里"五饼二鱼"神迹的时候,"拾零"这个细节带给我一些启发。你是否想过,在一位使无变有、使少变多的万能之主面前,辛辛苦苦地去收拾一些已经掉在地上的零碎有什么意义?最近全社会在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勤俭节约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基督徒更应该遵守。我们的一切财富都是上帝所赐,对粮食的不珍惜、对财富的随意挥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