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萤火虫与蜗牛,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每逢盛夏夜晚在室外纳凉时,随处可见尾部萤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四处飞舞,我们兴味无穷地捉了一只又一只装在小瓶里玩耍。在我看来,萤火虫真是小得可怜,而且实在笨拙,总是被我们非常轻易地逮住。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蜗牛呢,相对于萤火虫来说已是一个庞然大物了。而且蜗牛比萤火虫机敏多了,一旦有什么危险,立马就把头缩进了硬壳里。我以为,萤火虫与蜗  相似文献   

2.
微芒     
正1夜,漆黑如墨。草丛里,悠悠然飞出一只小小的萤火虫。萤火虫精致的身躯里,那点微弱却倔强的光亮,一闪一闪,在苍茫夜黑里,何等惊艳!小小的萤火虫,携着微芒一点,在无边黑暗里,骄傲地前行。它飞到哪儿,那点微芒就照到哪儿。黑暗岂奈它何呢?  相似文献   

3.
正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去马来西亚旅游,我们都玩得很尽兴。回国后,朋友问这趟旅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不是大海,不是潜水,更不是购物,我的答案是萤火虫。去红树林景区看萤火虫的夜晚,下着毛毛雨,导游说不一定能看到萤火虫了。我坐在湿漉漉的小船里,任凭小船在黑暗中行驶。突然,一棵树上出现了一闪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拍摄的影片《微观世界》,记录的都是一些昆虫的故事,正是这些我们所熟知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昆虫,给了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有这样一个片断,让人经久不忘。两只蜗牛,在一条路上相遇了。也许,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一只蜗牛伸出了触角,在另一只  相似文献   

5.
一只萤火虫,在六月的夜空里盘旋着。那时隐时现的荧光,仿佛在提醒我,这应该是一个草垛疯长的时节。然而,在没有草垛的夜晚,那只孤独的萤火虫是否迷失了栖息之地?抑或像我一样备感失落呢?  相似文献   

6.
正在很多人眼里,蜗牛是羸弱的小动物,它们行动迟缓、不堪一击,遇到天敌,几乎只能坐以待毙。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随处可见其踪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一个种群能如此繁盛,一定与其  相似文献   

7.
蜘蛛的大网     
正一只蜘蛛在破败的屋檐下结了一张大网。大网有锅盖那么大,无数个网眼就像无数只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飞舞的一切。毫无疑问,这张网威力巨大。蜘蛛用这张网第一天就捕获了二十二只蚊子、五只长翅膀的蚂蚁和一只绿头苍蝇。第二天,这张网又捕获了三十四只蚊子、一只萤火虫和一只蜜蜂。…………蜘蛛大获全胜,猎物根本吃不完。蜘蛛这张威力无比的大网在蜘蛛界引起强烈反响。很快,蜘蛛王带领  相似文献   

8.
今天,当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开斋节带给我们的喜悦,并从内心感赞真主带给我们的平安与吉庆,感激真主在斋月里让我们恪守功课以增长修养与成绩时。不禁让我想起了斋月里的点点滴滴,我们自豪地发现,我们验证了穆斯林的坚忍,赢得了穆斯林的荣光,一步步地靠近合格穆斯林所应有的精神境界。我们不会忘记几次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从宿舍楼里出来,天静得甚至能听到井盖下汩汩的水流声,心里足够相信自己衣服摩擦的声音就足以惊醒一只睡着的蜗牛;我们不会忘记晌午过后口干舌燥,临近开斋时肝糖元在分解的感觉,但内心却是无比的淡定与诚恳;我们不…  相似文献   

9.
生活里总有一些细节闪闪烁烁,如果你用一颗感恩的善心去捕捉、去共鸣,会发现那细节一闪一闪地姜足够炫人。  相似文献   

10.
儿时吃榆     
正说起家乡的美味,我就想起了儿时吃榆的幸福经历。记得在我家的房前屋后长着几棵榆树,一到春天,我就爬上那棵树干有水桶粗的榆树上,往朝阳处的树杈上一坐,折一枝大而嫩黄的榆钱儿捋下来,放在嘴里品尝。一边尽情地享受着那种又甜又香的黏滑味儿,一边观看着眼前的榆钱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闪一闪地亮着金色光芒的样子,真是开心极了。待我又吃又赏,过了瘾后,再捋上一书包带  相似文献   

11.
信念的魔力 故事一:两个囚犯被关在同一个监狱里。一天晚上,两个囚犯一起趴在窗台上望窗外的世界。 “漆黑的夜晚!”其中一个囚犯郁郁寡欢地说。 “但我看到了星星。”另一个囚犯则忽然惊喜地说,“一闪一闪的。” 后来,看到黑夜的那个囚犯积郁而死,看到星星的那个囚犯则坚持活下去,并最终等到他的同志为他开启牢门与镣铐。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一天,我好像得了抑郁症,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发呆。生活给我开了一剂方子,我却忘记了病根。在偌大的北京城,我像一只蜗牛,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急匆匆的人们,奔来跑去。而在我这里,好像人世变得越来越小,再也不想征服那么多东西,最后只缩小到一个圈子仨俩朋友,一个家和一个深爱的人。一辈子好像就此落幕了一  相似文献   

13.
上帝的指示     
紫仪 《天风》2011,(8):48-48
一天,我问上帝:请指示我,我该如何在这个世上生活我耳边传来了他的声音,他说……像太阳,早起早睡,规律地升起与落下像月亮,闪耀于暗夜,但仍顺服于更明亮的日晖像鸟儿,饮食、歌唱、飞翔像花儿,热爱阳光,也坚定地扎根像忠诚的狗儿,只忠于上帝。像果实,外表美丽,内在健康像每日,谦逊地临到和离开像绿洲,奉献甘泉予干渴的人像萤火虫,即使身躯渺小,  相似文献   

14.
蜗牛的天空     
正儿时的我会不厌其烦地将蜗牛放回起点,笑看它傻傻地一遍一遍重新启程,直到不远处蝴蝶的美丽身姿将我吸引过去。正如天使无法触及海豚的眼泪,海豚亦无法亲吻天使的翅膀一样,美丽的蝴蝶始终无法知道其貌不扬的蜗牛是经历了怎样的长途跋涉、辗转艰险才得以与它共处一片天空。别看蝴蝶的天空斑斓旖旎,其实蜗牛的天空同样湛蓝无比,因为它懂得执著和坚定。  相似文献   

15.
木菠萝是一种可口的热带水果,长于炎热的南方,也就是我的家乡。在农家的庭前院后,随处可见木菠萝的身影。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木菠萝之后,挑出几颗较饱满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栽种在屋后的园子里。在我的精心呵护下,木菠萝长得飞快,才几  相似文献   

16.
一、懵懂中感觉“鬼”。 我出生在大别山下一个山村里。小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尤其在夏夜乘凉时,听故事是我的乐趣。记得六岁时,第一次听“鬼”的故事,是隔壁王大爷讲的,他说一次在夏夜他路过我们的村头时,听见村头的小河里有些东西在啪啪的击水声,他大声吆喝,那些东西“呼呼”地跑了,一会儿就消失了,那时我听罢觉得毛骨悚然;不久乘凉时,后院的宋老爹讲“鬼火”一事,说是人死后会变成“鬼魂”到处飘,并且当时他一边讲,一边手指着面前的大山上一闪一闪的光说,那就是的;随着听故事的内容增多。“鬼”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村前的小河逮鱼,一不小心栽到河里去,  相似文献   

17.
新月     
我“望”过一次新月。那还是在我小的时候,伊斯兰教“斋月”结束前的一天,因为好奇,我跟着大人们来到宣礼楼上“望新月”。我抬着头看啊看,哪儿有新月呀?灰蓝灰蓝的夜空上,只有些许星星在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大人们笑起来。“这新月呀,要用心找才看得到。”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来找新月?”一位年轻的“海里凡”笑着说:“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懂,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我不依,拉着他的衣服一定要他讲。他拗不过,想了想说:“望新月是《古兰经》上的命令,今天我们望见新月,明天就开斋了,你就可以欢度节日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许是…  相似文献   

18.
寓言4则     
疑惑的星星星星在天空里一闪一闪地放着微弱的光,它很纳闷:自己这么强大,要比地球大出好多倍呢!可在人们心中满天的群星也抵不过一个小小的地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它大喊!地球告诉它:我在人们心中很重要是因为我把自己放得很  相似文献   

19.
在夏夜,有一份怀念,对萤火虫。  相似文献   

20.
正"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了榆钱,不是贪图那玩耍,妈妈要做饭,让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儿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故乡那些熟透了的榆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飘在优美的《采榆钱》歌声里,又像妈妈温暖的手,轻轻地把我牵回故乡。故乡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也许正是因为生在乡野,随处可见树枝的变化,花朵的盛放,野草的生长,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万物的萌动,一到春天,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发,让人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榆钱是榆钱树盛开的果实,一团团,一簇簇,清新鲜嫩,榆钱生长期不长,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