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浙 《天风》2003,(9):44-45
我们都晓得,上帝是完全的,他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主耶稣告诉门徒“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像天父一样完全,是我们基督徒追求的最高目标。我们基督徒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主耶稣是我们人生的标竿,我们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不断追求,不断长进,竭力达到完全的地步。 一、言语上要完全 雅各书第3章第2节提到:“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  相似文献   

2.
耕夫 《天风》2003,(8):18-19
人生最甜蜜的欢乐,是忧伤的果子,而我们必须经历更多的磨难,才晓得怎样安慰人——  相似文献   

3.
正100年前的今天,安士伟大阿訇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一个回族家庭。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正陷入内忧外患的深重苦难之中,国家的山河破碎与个人的家庭贫寒令他痛彻心扉。为国分忧和追求和平的信念与理想深深根植于他的心灵之中,他为之努力和奋斗了一生。纵观安士伟大阿訇不平凡的人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是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敢于担当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郭文文 《天风》2007,(12):44
不晓得在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神真是大有能力的神,他在我生命中行了许多奇妙的事,我真是看见了神啊!”也许这样的话语是你经常听得到的。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不晓得你是否也听到过呢?那就是:“哎呀!我真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相信的是同一位神,为什么别人一生都在经历神,而我却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5.
走过了96载人生历程的甘肃天水教区赵经农主教,于2004年5月16日蒙主宠召,安息主怀了。他铎龄46载,牧职23栽,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37位发起人之一。他一生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教会,也目睹了新社会中国教会的发展与变化,把自己无怨无悔地奉献  相似文献   

6.
王路加 《天风》2011,(2):46-47
基督徒必须规划一生来回应上帝的美好计划。基督徒要在这世界上做美好的见证,职业是重要的一部分。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长大成人到退休的一段时间,是人生最重要的中段,也是最精彩的一段。我们相信,神在太初就为他儿女的人生制定了美好的计划,并赐给美妙的时光,我们需要回应这美好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7,(12)
<正>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平安无疑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十几年前,李娜的那首歌(《好人一生平安》唱响了整个大江南北,唱出了我们永久的心声。我们渴求平安,盼望一个有把握的人生,有盼望的未来。但平安是什么?我们为何会有不安?平安从哪里来?一、平安是什么?平安是最易被误读的词汇。  相似文献   

8.
修道生活的核心是福音劝谕的生活,他是天父的一种恩赐,也是天父对我们的一种神圣的邀请。是一种终身的生活。他意味着就要把自已的一生全部的奉献,为新的人类  相似文献   

9.
两笔人生     
一笔撇,一笔捺,人字只不过两笔,可写好一个大写的人字,需要长长的一生。一笔写出生时那哇哇哭声,一笔写临终时那欣慰的笑容。生在人世不过短短几十年,生时,自我的哭是向他人证明了我们生的艰辛,他人的笑是迎接我们生命的到来;死时,自我的笑是向他人表白了平生无憾事可揪心,他人的哭,说明我们一生为他人奉献过、付出过,从而赢得了他人的留恋。一笔写浪潮起时的喧哗,一笔写浪潮落时的叹息。人生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只要遇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领悟祸福相倚的古训,筑起人生的码头,何愁理想的船儿不到来?一时失意不要在意,人最可怕的是心志的放弃…  相似文献   

10.
我的人生格言:人生的使命是奉献 在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动力的条件下: 人生事业成就=教育 勤奋 机遇 奉献 我最讨厌的事情:冤假错案,贪污腐化,歪门斜道——申泮文  相似文献   

11.
学诚 《法音》2007,(12):19-24,25-33
一、人生苦短业主宰,身家如寄终无常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尤其是老年人,对于这一点的体会最明显,总会觉得时光迅速,过去的几十年如同昨日。我们一生数十年光阴,对整个地球、宇宙来讲,非常短促,微不足道。人生不但短暂,而且痛苦。人生苦短,短说明人生无常,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如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5月21日,是赵朴初先生逝世三周年的日子。在朴老的家乡安徽省太湖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朴老逝世三周年。80多年前,年仅14岁的赵朴初从太湖县寺前河畔走向广阔的社会,从此掀开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行愿无尽”是朴老一生的真实写照。朴老的一生,是奋斗和奉献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世界和平做出了丰功伟绩。“母兮吾土,报答未有穷矣”,朴老热爱家乡,致力报答家乡,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家乡各方面事业的发展。捐款奖掖学子,解囊救济穷镇,引资兴建学校,送米以赈灾民……朴老留给家乡的,是一笔有价的物质财…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一生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私个敌”。事实的确如此。马克思一生认识了许多朋友,其中他与恩格斯真挚动人的友谊,超过了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他们挚诚的友谊是马克思事业成功的巨大支柱之一。马克思十分珍重友谊,他与恩格斯亲密无间地合作了四十年,写下了人类友谊史上的光辉篇章。马克思说过: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这里我们仅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为例,谈谈马克思在友谊上的修养。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同的人生信念下,形成了共同的事业上的追求。共同  相似文献   

14.
渴望泉歌     
从无到有。从动到休。上主开天地,渴望无尽头。人生尊荣,总感不够。争相去奉献,宇宙才永久。追求到的,偏是难酬。获得不到的,只有再追求。一生幸福,奉献须周。渴望之泉水,永向天国流。渴望泉歌@冯守俭 ~~  相似文献   

15.
辜玉梅 《天风》2006,(14):13
在一次教会“青年团契”的讨论会中,我们有一个计论议题:基督徒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是奉献、舍己的人生”;也有人说“是服侍人的人生”;还有人说“是传福音、荣耀神的人生”,这些都对。但根据约翰福音15章,耶稣要求我们过的人生是多结果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吴红英 《天风》2007,(6):8-9
马可人生中尽管有过失败,但这些经历,成了他一生永远敬畏、事奉主的动力。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他在今后的人生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他在何处跌倒又在何处起来。他转变成一个刚强的人,一个与神亲密的人。  相似文献   

17.
赵誌恩 《天风》2014,(12):40-41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过去了30个年头,这30年占据了我们人生黄金时代的一大半,这次再次相逢于母院,于景于情感慨万千。人生过了中年是否要继续奉献?今天中国教会的现实是否需要我们继续加深我们的奉献心愿?神让我们看见要收的庄稼还多着呢!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种说法,我非常赞成:托玛斯.墨顿(Thomas Merton)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也是极其完美和快乐的一生,虽然他的死非常的意外。他只活了短短的53年。但他的一生极富时代性,20世纪的宗教面临着一个非常特殊的境遇,它要回应比以往都大得多的挑战,要适应比往更为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也更能体现宗教解答人生困惑时的殊胜之处。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2)
正"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和合本)"我侪知万事沓来,无非益诸爱上帝者,即依其旨而见召也。"(罗8:28,文理译本)经文:罗8:28生命中总有遭遇挫折与失败的时候,每当事情不尽如人意,或身处逆境时,该如何看待与面对呢?逃避?伤感?自怨自艾?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大卫的人生经历正是一个典型:"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王  相似文献   

20.
一事无成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他同时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哲学家、科学家,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但是,还有一件事也许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在1519年,当时他正客居法国,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眼看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很痛苦地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一生,不过是利用白天来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同样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荷兰杰出画家梵高,他给我们留下的《向日葵》,也是我们人类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