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个读书人不为种田而去种田,仅仅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的陶渊明,躬耕田间,吟诗乡野,过着清贫而又富有的生活。在俸禄、官位与尊严、清白之间,陶渊明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个读书人不为种田而去种田,仅仅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的陶渊明,躬耕田间,吟诗乡野,过着清贫而又富有的生活。在俸禄、官位与尊严、清白之间,陶渊明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3.
诗意生活     
正生而为人,谁没有劳苦烦愁呢?只有懂得用智慧去淡化、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诗意便进驻我们的心田,惨淡的日子也会明媚起来。自小在中卫城里长大的母亲,见多识广,她的锅灶好,在我们队上鼎鼎有名,谁家过大事都请母亲去帮厨,母亲带上自己围裙乐此不疲。同样是面食,母亲能做出许多花样,扁豆子面、粉水子面、揪面、擀面,她蒸的花卷,有的里面抹了姜黄,有的抹了辣椒面,母亲用她长满老茧的手将两个面张一卷、一拧,再  相似文献   

4.
诗意地生活     
因为要编一本书,我有幸被吴老师看中,让我帮他做些选稿、联系作者、编辑、校对等活儿。在此之前,我曾多次听说吴老师是中文系名气最大的老师,不仅学术上名声显赫,为人处世也是滴水不漏,堪称师生的楷模,一向口碑甚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跨入了新世纪。我们的国家随着经济综合实力的发展和飞跃,将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进。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注重和强调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睦、自然环境的和合。因此,当代中国既要实现小康社会,又要构建和谐社会,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氛围。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人,只要人认识到和谐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那么,人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心做起,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正如圣经所载:“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  相似文献   

6.
普通又普通、熟悉又熟悉的一抹斜晖,在诗人李商隐眼中,是那么的美丽绚烂。不仅如此,他还一眼洞穿了美丽的秘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相似文献   

7.
高正 《美与时代》2007,(7):24-26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兴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生活越平淡,内心越绚烂。映着那柔和的暖风,在那微笑的阳光下,追寻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像花儿一样绽放,像酒一样浓香,像花蜜一样甜美,像清晨露珠一样晶莹宁静。那是一种夜莺的歌唱,那是一种习惯的花香。把那藏着春的热吻带给她——美丽、善良、大方、爱笑又爱哭的小女孩儿——愿她能永远像花儿一样绽放,像清晨的露珠一样清澈、洁白和透明!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5月19日-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巴哈伊教研究所等单位主办,青岛大学《东方论坛》编辑部承办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光辉灿烂的感性体验是艺术设计美的生命,感性设计让生活充满艺术魅力,让生活更富诗意与乐趣。感性设计赋予现代生活以诗意的境界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感性平衡理性;第二,童心照亮物趣;第三,功能融入诗意;第四,技术追随感觉;第五,美感诗化生活。这种诗意的境界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们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幸福,产生对生命与生活真谛的感怀。  相似文献   

11.
12.
刘行 《天风》2007,(5):28-29
弟兄姐妹亲密契合,在主耶稣基督里,用他的爱结连起来的深厚、恒久和稳固的关系——随着教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健全和拓展,越来越多的教会成立各种不同形式的信徒团契。彼此相爱,是团契生活的精髓,是与神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秘诀所在,是今天教会在团契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彼此”不是单方面的,是双方面或与整体都有关系。可以说如果彼此关系不和,必将直接影响整个教会团契生活的和谐与合一,健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青松  葛明贵  姚琼 《心理科学》2007,30(3):552-554,563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采用SCCS,SLSI和CSLSS对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得出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的大学生在生活应激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显著;应激源、应激反应、主、客观生活满意度进入自我和谐的回归方程。因此,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能较好地预测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4.
诗意与禅意     
诗意的美丽、浪漫、冲动和幻想,常常像绽放枝头的玫瑰、蔷薇一样,把我们的心灵世界妆点得灿然烂漫;诗意使我们的寻常生活变得如驾舟长江,踏着滚滚的波涛,检阅着两岸不断变幻的旖旎风光……而禅意则让我们的生命岁月里弥漫着果实的馨香,让我们的心灵里充满了那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平静和超脱。禅意是那种把对美的欣赏和赞叹变成了享受和感悟,犹如把雏菊的鲜丽变成了杯中清茶的芬芳。诗意是平静中的热烈,  相似文献   

15.
诗意是中国特有的美学概念,它起源于文学领域,后来逐渐应用于艺术的各个领域,是艺术审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油画都以自然风景作为描绘对象,由于我国画家对自然的独特体会,形成了与西方绘画截然不同的两种审美观念,油画自传入中国后,画家就自然的在作品中追寻中国绘画的精神,营造中国式的审美趣味。论文想通过对绘画中诗意的探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语言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挖掘诗意一词对于绘画艺术的深切影响与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战胜内心     
正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缺衣少食,居于陋室,穷得叮当响,人不堪其忧,他却不改其乐。为什么?子曰:"贤哉,回也!"因为颜回贤,有德行,有操守,良好的品格铸就了干净的灵魂。而且,他一时如此,一生如此,所以颜回成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美誉千年。然而,有些人立志要做个贤人君子,做个有德行有操守的人,却在贫穷的时候不能守志,被"糖衣炮弹"击中软肋,毁坏节操,以至悔  相似文献   

17.
掌控内心     
正我们试图掌控命运,到头来却总被命运捉弄;我们试图探讨人生,到头来却发现人生如梦;我们试图张扬个性,到头来却往往被群体同化。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既然无法掌控命运,我们就顺其自然,找到内心的自我,做到不迷失自己,达到内心的平和!生命简单一点,快乐也会长久一点。要懂得忘却。人生最大的痛苦源自追求完美,要知道,真正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由于介入公共生活的人员成分复杂,目标和价值追求各异,彼此间的矛盾冲突难以避免.社会公德向个人提示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存在,并强调这种存在的不容忽视性,提升个人对“公共性”的道德认知;通过内化为公众的道德心理标尺,借助舆论的引导和鞭挞功能,评价并调节个人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借助社会公德制度化的措施,整合多样化的个人行为和价值取向,引导个人行为与公共生活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信义 《天风》2010,(9):6-8
怎样构建和谐生活?请你看看神的仆人但以理。和谐必须先从自己做起。可以说,自我和谐、内心和谐是内因、是主因,而外部的环境、风气仅是外因、辅因。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因。而但以理正是先从自我做起的。先知但以理和其三个朋友被尼布甲尼撒王掳往巴比伦时(公元前605年)正值青年,在被掳之地,经历了巴比伦、玛代、波斯王朝,虽身为俘虏,仍坚守信仰,并在上帝的保守中充分发挥神所赐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房兴耀是山东临沂教区主教,全国政协委员,十届三次政协会议期间,笔者特意到主教下榻的友谊宾馆采访了他。问:尊敬的主教,在这次的政协会议中,"和谐社会"一词成了新的话题,请您谈一谈和谐社会主要构成的基本因素,您是怎样解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