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延明同志在《怎样认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一文(见《哲学研究》1986年第3期。以下简称李文)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哲学教科书提出了批评,认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不属于社会历史范畴,而属于认识论范畴;不是社会状态,而是人的认识——实践活动状态”。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同必然  相似文献   

2.
1979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在讨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中,一些同志对“五种社会形态”论提出了质疑,主张以“三大社会形态”或“六种生产方式”说代替之。另一些同志不同意这种观点,尤其是在最近一年中,有更多的同志发表文章,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并对“三大社会形态”和“六种生产方式”说的有关论据作了反驳。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人的素质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到现在 ,随着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别是人学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 ,人的素质问题逐渐凸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所关注 ,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推进人的素质问题研究的深入 ,丰富人学理论研究 ,对近 1 0年来的研究加以认真地思考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一、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近 1 0年来关于人的素质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 :1 .人的素质的定义和内容 这是人的素质问题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也始终是学术界争论的重要问题 ,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基本一致的结论。一种观点认…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因为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曾经说过:“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据此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对立统一规律。本文以为,这种观点不符合列宁的原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科学研究中如何处理观点和资料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若干有益的见解。我们认为,如何处理观点和资料,是关系到学风的一个问题,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作指导去说明实际问题(包括历史上的问题)。这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常说的“有的放矢”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达篇著名的论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实践问题研究的深入,一些同志不满意已有的关于实践的定义,提出了很多颇具启发的观点。现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一、哲学教材和哲学词典中的实践定义 1、哲学教材中比较典型的实践定义有如下两个:(1)实践是“人类有日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收到部分来稿,对上层建筑的涵义提出不同看法,现将几种不同意见的主要论点摘登如下: (一)上层建筑“只包括统治阶级的各种观点及适合这些观点的各种制度”杨华贤同志在来稿中认为,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给上层建筑所下的定义是正确的。斯大林“把上层建筑的内容分为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人权?目前我国学术界观点莫衷一是,表述多种多样,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关人权定义不下30余种.本文仅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作一评析.以促进人权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进一步研究.1.“人权就是人的权利”.认为这一定义“原则上不涉及人权的本质、制度与政策,能同国际社会的共同看法相协调,也可以在国际交往中避免不必要的障碍和困难.”,其实,这正是这个定义的致命弱点.我认为,人权的定义是人权理论的一块基石,是一定人权观的集中体现,它不能不反映或涉及到人权的实质等问题.事实上西方社会对人权的看法和对人权的规定,也不是象有些作者所想象的那么中性,《大失败》的作者布热津斯基就明确地认为,“人权是现今时代最有吸引力的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反映出对人权的理  相似文献   

9.
“逆反心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反心理”问题,近几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不少同志对此问题都进行了关注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但我们认为,有些同志的研究只是经验的描述、总结或论证,未能触及“逆反心理”深层的东西;有些观点也是有待商榷的,如对“逆反心理”,定义的理解不尽深刻和周延,对其特点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其性质的分析有绝对化现象,对其如何克服有未达之意。究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方以智的自然观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观点:多数同志认为它是唯物主义的,持这一观点的同志,又稍有差异,或以为它是“火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或以为它是“气一元沦”的唯物主义,或以为它是“火——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它是客观唯心论,第三种观点是以为早期是唯物主义,后期转向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何以可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什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①?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学术界通常从内容上进行定义,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考和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定义只触及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表层,并未切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因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思考和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时,首先必须建立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才能把生态问题纳入其研究视野。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止是内容,同时还是形式。事实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北美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在着手创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时…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逻辑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主要是一种“直觉思维”,因而中国传统哲学似乎基本上是一种“非逻辑”的哲学。我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确有直觉和非逻辑的因素,但并不构成它的基本特征;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逻辑的而不是直觉的。以下略述拙见,不揣浅陋,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引起了讨论。通常认为客观运动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出发点。而一些同志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哲学始终同人与人周围的世界的关系打交道。对人的任何理解和对运动的普遍规律的理解,都是同深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些同志来稿,对偶然性范畴的传统定义提出疑义,现将其中主要观点简述如下。张晋斌(山西大学哲学系)认为,应当把偶然性区分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然性的补充”两种。作者在来稿中说,尽管我们的教科书都把偶然性定义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而实际上除对“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作一点说明外,对“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往往一笔带过,语焉不详。由此,有必要把偶然性对必然性的关系区分为两种:一是作  相似文献   

15.
谬误作为思维方面的错误,不仅涉及经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每个领域,而且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科学研究的一切方面。因此,开展对谬误问题的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国内有的同志已经开始从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角度对谬误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现将有关理论概述如下。一、谬误的定义“谬误”概念在不同的理论系统中可有不同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逻辑学和认识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下定义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现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这个问题的观点作一概括,并作简要评述,供参考。对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大致存在着以下七种观点:一、“母子”论这种观点主张,从人类科学史来看,人文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有人从"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的传统观点出发,认为艺术灵感和科学灵感在内容上一致,都是"认识上的飞跃".只在形式上有区别:科学灵感主要在抽象思维中爆发,艺术灵感主要在形象思维中爆发.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兴起的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热潮,已成为学术界一道崭新的景观。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规定,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学者都接受和赞同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BD)给“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这个定义中包含着两层最基本的含义,其一,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  相似文献   

19.
卢冀宁同志在《评“本体论的物质定义”》 (载《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9期,以下简称卢文)一文中说,制定本体论物质定义的种种企图“注定是要失败的”。笔者以为作出这种论断还为时尚早,大有商榷余地。就目前情况看,确立本体论的物质定义却是完全必要的。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已在拙文《用关于整个世界本原的本体论发展列宁的物质概念》(载《东岳论丛》1984年第8期)中作过探索。这里只是针对卢文中的观点讲三点意见。一、关于能否给物质概念下外延定义的问题卢文说:“下定义在于揭示概念的内涵,而不在于指出其外延。”但是,这种否认外延定义的观点是片面的。形式逻辑教科书指出,最好的明确概念的方法,是以内涵定义为主,以外延定义为辅。这能说明下定义“不在于指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人的认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许多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反映概念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它“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新的认识论定义应当是:“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王振武:《认识定义新探》,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我们认为,用“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定义人的认识,尽管揭示了认识的部分特性,但却带有较大的片面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实际上就包含有主体在进行认识时对事物的选择这层意思。能动的反映论是对认识的科学说明。本文拟主要根据心理学过去和现代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问题作一些具体分析,试图说明以“选择”定义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