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     
正青春不是一段人生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青春不是一段花枝招展的如花妙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思想。有了思想,人才会有最初的方向;有了方向,才能让生命迸射出璀璨的光芒。有思想融入青春,才能让青春富有质感;有了思想的  相似文献   

2.
一、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会成熟?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人是生命的最高形式,人的成熟区别于飞禽走兽,有两种自义,一种是生理成熟,譬如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身体形态、结构、机能都达到了趋近完善的状态;另一种则是心理成熟,譬如人的智力、情绪、社会适应性都达到了较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老子》中"和"字共有7处,意蕴着丰富的辩证思想.老子将"和"范畴引入到生命、自然、社会层面,展示了一条"和"从何来,又如何至"和"的内在理路. "和"之要义 "冲气以为和" 此为生命之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道是万物之宗、生命的根源,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第1章).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道创生的,而"和"是万物生成的前提和基础."一"乃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后分化为阴阳二气,道主要通过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呈现"冲动"状态,随之呈现出第三种状态,即"三",为阴阳二气适匀、和合的统一体,这就是"和"的状态,它构成了生命的前提和基础,所谓"三生万物".  相似文献   

4.
正人生如梦,岁月当歌;人的生命犹如一个沙漏,它的起始状态是满盈生命之水的。岁月流金,是说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能一天天减少,无法一天天增加,既然你已经播下了生命的种子,就应该好好努力,让岁月与生命齐奏,让智慧与博爱共鸣,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春去春又来,花落花又开,站在时光渡口,年华如水,多少坎坷在岁月的足下踏过,多少风雨在人生的路途来过。"未觉池塘春草梦,  相似文献   

5.
刘虹先生和孙慕义老师合著的<论准生命--寻找剖析生命疑难问题的"奥卡姆剃刀">[医学与哲学,2003(24)10:24]一文(以下称<论准生命>),在生命的健康、亚健康、疾病这三种状态之外,提出作为第四种状态的所谓"准生命"这一新概念,并试图以此来消解诸如脑死亡、"植物状态"和重残儿的处置、生育控制、干细胞研究、安乐死的实施和克隆人等长期困挠着伦理学界的问题.这种在伦理学基本理论上的大胆创新,是现代国内伦理学研究并不多见的,因而难能可贵,值得大力提倡.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论准生命>一文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商榷的问题,本文想就此方面提出管见,就教于二位先生及其他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6.
内科疾病两极对立现象初探大连铁路医院孙德军,赵蔚,林丽珠一、内科疾病的两极对立现象1.功能对立:疾病表现为功能的亢进或减退,许多内分泌疾病表现如此。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与甲状腺机能减退。2.形态对立:形态上的两种极端状态。如瓣膜的关闭不全与狭窄。3.绝...  相似文献   

7.
女性高焦虑倾向原因初探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骆伯巍 《心理科学》1997,20(4):378-379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骆伯巍(310021浙江教育学院)联系.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障碍的威胁.臻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对焦虑问题心理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尽管对焦虑产生的原因各派说法不尽一致,但对焦虑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问题,大家的回答似乎是一致的:就作为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或称心理障碍)一焦虑性神经症而言,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而就作为一种正常的焦虑──现实性焦虑而言,同样,女性焦虑的发生率也高于男性,如布…  相似文献   

8.
阿甘本以赤裸生命和例外状态为核心概念,建构了其生命政治哲学。阿甘本认为,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是,人的生命被政治化,人变成了神圣人,人的生命变成了赤裸生命。而这种赤裸生命所存身的空间就是例外状态,例外状态是现代政治治理的典范,而例外状态又以集中营为其典范。阿甘本的现代生命政治理论是对极权主义和现代政治的批判,它揭示了现代生命政治的困境,并试图用形式生命和共同体的建构来解决这一困境。面对阿甘本所提出的现代政治的困局,只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打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壁垒,才是彻底解决生命政治提出的困局之路,也是通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酒神精神是沈从文生命哲学的一种审美形式。酒神精神内化于沈从文的生命中,也动态地呈现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为了批评都市人格缺陷,沈从文在早期作品中大力倡扬酒神精神。当沈从文意识到一味地倡扬酒神精神具有潜在的危险时,他开始逐渐地调和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表现出一种较为成熟的理性思考状态。  相似文献   

10.
当代意识科学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说明意识的机制,同时要说明与之相关的哲学问题。达马西奥从生命自我保存和自我生产的生物价值出发,将意识视为生命有机体在演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高级、奇妙的调节和管理生命的方式。他从这个角度提出了一种意识机制的演化学说——具有自我感的核心自我是通过表征被客体改变的原自我的状态而建构起来的,它是一种二阶映射。他的意识理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诸如心-身问题、自我问题、认识论问题等传统哲学主题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1.
以圣奥斯定(St.Augustin)的《忏悔录》(Confessium,中译周士良:《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中的前五章作为一个专题,是在研究全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传体的作者与读者的心境截然相反。读者看到的是作者从初始生命状态开始,如何一步一步地呈现生命过程中本然的华彩与庄严,一如我们每一个人试图努力追求的那种秩序。相反,自传体的作者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路线。一位对生命、对愿意与他在心灵中相遇的老人来说,在生命的成熟期回顾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的尽是成血鹃声,赞扬之曲。因此,将拉丁词汇Confessium译作  相似文献   

12.
正累了吧,心情郁闷了吧?走,到院子里走走,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坐着,等待花开。等待花开,是一种心态。此时的心很静,静得如月夜的空谷。此时的心很暖,暖得如除夕夜大红灯笼发出的淡淡的光。想想,这些花儿多不容易啊,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积攒,攒足了劲儿,现在,它们钻破树皮,悄悄地鼓出骨朵儿,等待着那一刻,悄然地开放。这,是一种生命的美,是一种生命的歌唱,既然这样,就需要欣赏。因此,此时,坐在那儿,静静地等着花开,是一种对生命的尊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仁爱。过于疲累时,过于忙碌的时候,抽出一点点时间,一个人,慢慢地走到亭子里,不要说话,甚至不要大声呼吸,就那样靠着  相似文献   

13.
标志着柏格森哲学特点的时间与绵延观念,自其第一次被柏格森表述后,就始终未离开过这一哲学,这个观念的主要宗旨,就在于同生命(就生命是由创造性和自由所表现出来的这一最深刻的意义而言)重新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柏格森的《论意识的直接论据》,首先是一部致力于研究生命与自由之真正运动的著作。对于生命与自由的这种联系,他首先在有关意识诸状态的分析中去寻求,在他看来,这一分析暴露出这样的错误,即以联想的方式去研究由这一分析造成的这些支离破碎的,不同的意识状态,因而导致心理上的决定论。在柏格森看来,联想主义是作为自我或意识的还原论而出现的,即它把意识归结为一种没有真正内在  相似文献   

14.
例外状态和赤裸生命是阿甘本思想中的主要概念。他关于例外状态的最初讨论是从"地狱边缘"这个宗教学概念开始的,阿甘本例外状态理论的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施密特与本雅明关于政治神学的对话。赤裸生命的原型则来自"受谴者"这一宗教形象,同时,阿甘本从本质与恩典的宗教学角度深刻地分析了人的赤裸生命本质。弥赛亚精神则是阿甘本解决方案的核心。在阿甘本看来,弥赛亚是以例外状态的方式做出最后审判的时间与形式。这三个概念紧密关联且相互支撑。真正的例外状态就是弥赛亚时刻,而生命政治的核心则是在弥赛亚时刻下生命得到救赎。阿甘本对社会科学的知识考古表明,宗教对世俗时代的知识仍然有着非常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要”     
论“要”胡传胜1.要在人的生命中最常见,最基本。人对它太熟悉和清楚了,以致从思想角度来讨论它,都显得琐屑、无聊。它在人的具体生命(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学术或思想上的被忽视状态,形成巨大反差。2.在世界各民族思想中,对要的讨论和对认识(“看”与“言”...  相似文献   

16.
心理压力是可以管理的。人们一直生活在两种压力中,一是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压力,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压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生命形式。二是内在的精神压力,如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危险与死亡的恐惧、人际压力、情绪与情感的压力等,这些压力保持人的警觉(清醒状态)和合适的行为模式。做好压力管理首要原则是要对压力有所觉察。机体对压力往往有一种天生的吸收——缓冲机制,一般的生活压力会被身体转化成活力与激情。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流动的、不停变化的压力丛中,他的机体不仅可以是健康的,也是有饱满能量的。压力过小的生活让人消沉、昏昏欲…  相似文献   

17.
松开你的手     
干渴的沙漠终于等到了一场久违的雨。仿佛是一夜之间,那些深埋在沙粒中的种子便发芽了,开花了,就连在沙层里躲了很长时间的青蛙也重见天日,忙着在那清澈如镜的水洼里生儿育女,培育生命的种子。这时候,沙漠里的一种巨形仙人掌也将自己的根拚命地向四周伸展,忘情地汲取生命的甘露。然而,或许是仙人掌经历过  相似文献   

18.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关于生命的哲学",但并非一种"基于生命的哲学"。柏格森区分了生命概念的两种含义,而他在《创造的进化》一书中所讨论的生命主要是生理生命。这样理解的生命,实际上是宇宙的两种运动,物质和意识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意识概念在一种宇宙论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因为柏格森哲学有一种宇宙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生命自主: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生命自主的含义人的生命 ,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存在形式和物质复合体 ,也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但是 ,人之为人 ,不在于他有自然生命 ,而在于他还有着特定的人格 ,在于他的“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作为对自然生命的否定 ,是人的自为之有的存在状态。在生命的类化过程中 ,人扬弃的是自然生命的自在性 ,超越的是生命的内在性和主观性 ,获得的是一个新的以意识自觉为前提的个体性的生命 ,即价值生命的创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这一有意识的生…  相似文献   

20.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所要讨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例外状态中赤裸生命的救赎。主权者通过悬置法律,制造出一个无法的例外状态。在例外状态中,任何人都是不被法律保护的神圣人。正是因为例外状态根植于西方的政治历史之中,才会导致20世纪现代民主政治爆发了极权主义和集中营这种例外状态和生命政治的典范。但是阿甘本强调,集中营并没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消逝,而是以看不见的形式散落在当代社会,其中的赤裸的生命正是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