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正教经书的翻译和刊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从1715年首届传教士团来华到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为第一时期。俄国传教士团并不重视东正教经籍的翻译,只有个别成员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第二时期从1858年到1900年。传教士团配合《中俄天津条约》中有关允许俄国人自由传教的规定以及《中俄北京条约》对传教士团职能的调整,着手翻译经书,为大规模传教进行准备。1900年到1917年为第三时期。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遭受重创之后,1902年俄国在中国设立主教区,传教士团利用庚子赔款大力发展东正教势力,经书翻译和刊印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2.
东正教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东正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了东正教传教士团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指明了东正教传教士在沟通中西文化、特别是中俄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分析了东正教未能在中国扎根和进一步与中国文化相融的原因,介绍了东正教目前在中国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东正教传入中国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俄国边防军的随军传教士从中国黑龙江流域传入的。17世纪中叶,沙俄帝国侵占了中国黑龙江的雅克萨城。俄国边防军的随军传教士在此先后建立了东正教堂和修道院,这是东正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接着,中国边防军于1685年前后抓获了一批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者的东正教新作一经问世,便自然会引起俄罗斯读者的兴趣,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当代中国学者最为关心的问题。199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著名宗教学家乐峰的《东正教史》一书作为中国当代学术界系统研究东正教的首次尝试,成为俄罗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乐教授是中国东正教研究领域的权威性专家,他为人谦逊,对自己的事业十分执着,他的名字为研究俄国传教士团在中国的俄罗斯同行们所熟知。50年代初,乐峰教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尔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70年代末,他开始了自己的东正教研究生涯。8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5.
国外对中国穆斯林及回族的研究,最初是从翻译开始的。1867年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1818—1910)在圣彼得堡刊布的《中国伊斯兰教徒的运动》一书,为蓝子义《清真正教条规》的俄译本(后出英译本)。内吉我国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条规,当系国外研究我国伊斯兰教的滥觞。瓦氏于1840—1850年间居华,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的成员。随后法国的梯尔森特刊布了两卷本的《中国及新疆的穆斯林》,与瓦氏同团的鲍  相似文献   

6.
<正> 一、俄国儒学研究1618年,沙皇米海伊尔·罗曼诺夫派哥萨克伊万·裴特林率人首次出使明万历朝,俄国的中国学研究正式开始;然而涉及到儒学研究,却是俄国在北京设立东正教士团以后的事。1711年,俄国西伯利亚衙门派商人格·奥斯科尔科夫以商务专员的身份出使中国,他向清廷理藩院提请准予俄国派出司祭主持在华俄人的东正教务,此事得到康熙帝的允许。于  相似文献   

7.
清至民国间,新疆是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收成最差"的地方,东正教在伊犁却有较"兴旺"的发展,这不仅因为伊犁与俄国的地缘关系,还因历史原因,大量俄国(苏联)移民迁至伊犁造成此现象,并且一些受俄文化熏染的当地人也接受东正教,伊犁旗人社会不可避免地也受到影响。本文考察清末民国间伊犁东正教徒的来源、东正教堂的分布以及各派的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谈到东正教,就离不开俄罗斯民族。中国的东正教主要随俄罗斯人的入境而传入,最早在清康熙年间。鸦片战争后,因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东正教传播速度加快。除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内地城市外,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两个地区。东北地区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随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发展,沿铁路线传播。二是俄国农民越过两国的界河,把东正教带入中国。第三个途径与三个少数文化群体有关,这三个群体早年均生活在俄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东正教。他们移居中国后,把东正教也随之带人,分别是蒙古族之布里亚特部、鄂温克族之通古斯部和雅库特…  相似文献   

9.
辽宁地区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场所是随着沙俄对中国东北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日俄战争期间俄军的进驻而设立的。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的统治被推翻,随着军队和侨民的减少,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逐渐减少,以致消亡。本文根据俄罗斯东正教在辽宁省留下的历史痕迹和史料记载,梳理了俄罗斯东正教在辽宁省的发展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0.
大连是中国东北的海上门户,旅顺口是北方天然军港。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之后,沙皇俄国开始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中东铁路并驻军。由此,许多俄国人连同俄罗斯东正教一起来到了大连和旅顺地区。1904年至1905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为了追悼和埋葬俄军阵亡士兵的尸骨,俄国人在旅顺和大连建立了教堂、墓地和修道院。俄罗斯东正教从而开始了在这一地区历时半个世纪的传播活动。本文作者对俄罗斯东正教在大连、旅顺留下的历史遗迹和史料记载进行了田野调查,最终梳理出了俄罗斯东正教在大连和旅顺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1.
俄国曾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东正教是它的国教,现在又是它的第一大宗教,它拥有占国民总数一半左右的教徒,教会组织遍及全国89个行政主体。作为一种信仰和道德因素,东正教目前在俄罗斯社会稳定和宗教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复兴.俄罗斯东正教问题越来越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戴桂菊)便是我国俄罗斯东正教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  相似文献   

12.
十月革命后,东正教遭到苏维埃政府的压制。随后在三年的俄国国内战争中,大批保皇派东正教人士随落败的白军逃离海外,并于1920年正式成立俄罗斯东正教境外最高管理局,由此开始了俄罗斯东正教境内外教会长达八十余年的分裂。而后由于出现了对教会管理权与教区自治等问题的分歧,俄罗斯东正教境外教会内部出现分裂,最终形成以塞尔维亚卡尔洛瓦茨为中心的俄罗斯东正教境外教会、以巴黎为中心但隶属于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西欧主教区和以纽约为中心的北美高级主教区。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东正教境外教会得以相对自由地保护和传播东正教传统文化,并且成为俄罗斯移民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以前的俄罗斯社会与基督教●张雅平历史是一面镜子。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俄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俄国的东正教在“科学无神论”的猛烈轰击下,受到很大约束。一夜之间,俄国社会发生了剧变。当今俄国,社会主义成了过去,俄国的基督教——东正教又重新活跃在社...  相似文献   

14.
国内动态     
我国穆斯林朝觐团圆满归国 今年,我国穆斯林朝觐团于1月15日陆续抵达沙特。在中国伊协的统一领导下,在我驻沙大使馆和驻吉达总领管的直接指导下,全团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朝觐活动。全团分别于2月24日和27日返回北京和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界的东正教研究苑一博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自1054年教会第一次大分裂以来,它曾经是拜占廷帝国、沙皇俄国等国家的国教。直至今天,东正教仍在东欧及近东一带广为流传,并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另外,在日本、美国、中国等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  相似文献   

16.
漫谈保教权     
我国对外关系史,特别是近代史都要涉及到有关宗教方面的问题。从中俄关系史上看,早在1685年已有俄国东正教教士,在北京城的东北角,将一座旧房子改建为一间小小的尼古拉教堂,但这只是属于外侨个人活动。1692年伊兹勃兰特·伊台斯(Ysbrants Ides)俄国使团来华时,沙皇彼得大帝给伊台斯的指令中,有一条是:“要求清廷允许在中国境内拨地建筑教堂”。康熙不予理睬,使团失败而归,沙皇的这一愿望也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是苏联宗教历史上具有权真特殊意义的一年。一千年前,东正教传入了当时还只有一个个独立的小公国、尚属蛮荒蒙昧没有开化的俄国地区,当它带来了宗教信仰的同时,也带采了文化、文明、语塞和文字,随着乐正教的友属壮大,俄罗斯民族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东正教导俄罗斯民族就象是一对孪生兄弟,相随着一前一后地采到了这个世界。举世瞩目的东正教千年大庆的盛典,自然格外的隆重,而更具奇特殊意义的是,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这一年的4月在克里姆林宫里接见了俄罗斯东正教的王要领导人。十月革命的…  相似文献   

18.
天主教在俄国传播的历史几乎和东正教在俄国的历史一样长。基辅罗斯时期就有西方天主教徒来到俄国,主要是商人,其数量极少。蒙古人入侵和统治时期,一些天主教修会的修士来到位于俄国领土上的金帐汗国传教,但收效不大。莫斯科时期,有外国商人和技术专家在俄国工作,其中有天主教徒。但俄国人禁止他们在莫斯科建造天主教堂,更禁止他们在俄罗斯人中间传教。这个“禁教”时期一直持续到彼得大帝时代。由于彼得大帝的开放政策,西方天主教徒开始涌入俄国,其中有耶稣会士,他们在这里建造教堂,甚至开始传教。不过,彼得大帝对天主教徒在俄国的活动还是…  相似文献   

19.
修女院是俄国东正教修道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基辅罗斯时期修女院的建立、莫斯科公国时期修道院的发展及圣主教公会时期(1721-1917年)的修女院等方面阐述俄国修女院的发展历程。同时,由于修女院的特殊状况,使得男女修士共有修道院在俄国长期存在。修女院在教育和慈善救助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独立过程中得到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大力支持之后,出于整合社会精神空间、塑造新的意识形态的需要,俄罗斯世俗政权与俄罗斯东正教会建立起较密切的关系,并给予其国内宗教组织活动的优先权。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后,更是明显地偏向俄罗斯东正教会,并从多方面给予教会以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充实、巩固了俄罗斯东正教会所获得的特殊地位与社会影响。俄罗斯东正教会也依靠自己所拥有的宗教信仰与信众力量,配合、支持世俗政权,特别是普京政府的内外政策、立场、主张并借助国家力量推动教会动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