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鸣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2):3-8
3 汉字字形的认知心理学和脑神经生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这方面大致包括汉字字形的信息编码、提取以及大脑半球的机能活动特征和神经机制等问题。 3.1 汉字字形的信息编码文字的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方式,历来认为以声音编码为主(兼有意义编码和综合编码方式),汉字字形具有一系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特点,那么它的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方式是否也与拼音文字相同,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由音、义、形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它是以字詞的語言构造和对象意义为基础、以文字符号为形式而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就字形来說,又是由各种基本笔划、偏旁部首、基本字根据汉字結构規則組成的一个个文字。所謂正确牢固地掌握汉字不仅包括熟記字形的完整結构,而且要形成該字的音义形三者紧密联系的統一整体,最后达到  相似文献   

3.
刘盈倉 《心理学报》1965,10(3):16-23
問題 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前提,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儿童的识字是一个反映过程,在字词的刺激成分与学生反映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主客关系。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它是以字词的言语结构和对象意义为基础,以文字符号为形式而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儿童的识字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的统一过程。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儿童把一定的字形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调查测试发现:中国人的智商明显地高于美国人、西欧人,这与中国人学习和使用汉字有关。我们自己的学者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汉字与其它拼音文字比较,中国汉字具有一种神奇的开发大脑的功能。 例如:表示“男人”这个概念,英语用“man”。英语为什么要用“man”表示男人,没有什么理由可说,从几个字母找不到跟男人有任何联系,纯粹是记录读音的符号.汉字用“男”字,它除了表示音以外,还  相似文献   

5.
汉字属表意文字,形、音、义三位一体,其中尤以字形的认知学习最为繁难,长期以来,有关汉字的心理学研究亦多集中于字形方面。教育心理学及有关学习理论将汉字字形的学习看作言语学习中图形、符号类的学习活动,(1)认为学习者的感知、记忆和思维活动是汉字字形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邹丽娟 《心理科学》2015,(6):1353-1358
听觉词汇识别是由声学信号激活语音最终通达语义的过程。来自行为、脑电、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在不需要外显字形任务的听觉词汇识别中,字形信息得到激活并影响听觉词汇识别。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听觉词汇识别中字形激活的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阅读学习是字形激活的主要原因。文章总结了听觉词汇识别中字形激活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即字形的自动化激活与对语音表征的重组。最后结合汉字存在大量同音字的特点,指出字形在汉语听觉词汇识别中具有解歧的重要作用。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可以利用同音字和多音字分离出纯粹的字形因素,因此从汉语角度研究听觉词汇识别中字形激活,可以很好地补充拼音文字的研究,为揭示字形的重要作用提供汉语的证据,同时对于认识语言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肖少北  许尚侠 《心理科学》2001,24(6):743-743,754
汉字是一种与拼音文字不同的表意文字,它具有较强的图形特征,整体性和形象性突出,给人以直观的感觉。汉字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不仅要分别认记形、音、义这3个因素,特别是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还要建立形、音、义三者之间的统一联系,而且在信息处理匕兼有“形码”和“声码”两种加工方式。汉字的这些特点以及认知汉字的独特方式,必然会对学习主体的心理产生特殊的影响,而这种特殊的影响可能从儿童学习和使用汉字开始就发生。因此.从发生的角度去探讨汉字学习对儿童思  相似文献   

8.
采用字形判断和拼音判断任务探讨汉字输入法对汉字形、音、义联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使用某种汉字输入法会影响使用者心理词典中汉字的形、音、义联结:惯用五笔字形输入法的个体会加强汉字字形和字义的联结;惯用拼音输入法的个体会加强汉字字音和字义的联结。  相似文献   

9.
李少利 《美与时代》2004,(10):42-43
一、创意贯穿汉字的发展过程 文字的创造和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在人类社会中,文字的起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信息交流的载体.汉代著名文学家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序曰:"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解释了汉字的由来,认为汉字是古人从自然万物中"博采众美"而抽象概括形成的一种标识符号.汉字产生的开端具有形象的依据性,因而其造型反映它所包含的信息和意念,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本质美尽显其中.  相似文献   

10.
汉语形声字声旁家族大小对整字发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鸿燕  胡伟  翁旭初 《心理学报》2006,38(6):791-797
拼音文字阅读中的“家族效应”是语音通达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然而,汉字语音通达的家族效应研究却未见报道。本文运用快速命名的实验范式,对汉字形声字声旁家族大小对整字语音通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汉字阅读中也存在家族效应,但是与拼音文字正好相反,声旁家族越大,反应时越长,在不规则汉字阅读中表现更为明显,显示了汉语语音通达有别于拼音文字的特殊性。另外,作者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汉字形声字阅读的模型,以期更深入地揭示汉字形声字阅读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字形的启动范畴判断任务,通过变化SOA和不同的启动类型,考察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结果表明,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顺序为字形—字义—字音;低频汉字字形的激活在先,字音、字义的激活时间未能分开。这说明汉字的书面使用频率是影响汉字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汉字形—音、形—义连接强度受汉字使用频率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昝飞  谭和平 《心理科学》2005,28(5):1089-1095
本研究采用暂同形似、音同形异、音异形似和无关字四类汉字字组为实验材料.每类字组都按汉字使用频率分为低频字、中频字、高频字三种.对使用手语聋生和使用口语聋生进行了同音判断和启动效应实验,旨在探究聋生在汉字识别过程中语音编码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聋生汉字识别中,字形的知觉加工对提取语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语音的提取对聋生来说非常困难。不同字频对不同字组的同音判断成绩的影响不同,表明聋生对不同汉字的语音意识不同。聋生在汉字识别中存在语音混淆和字形混淆的现象,说明语音编码和字形编码在汉字识别过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字频对聋生汉字识别的影响也不同,同频字产生语音特征的影响;低频字产生字形特征的影响;而中频字都不产生语音特征和字形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汉字视觉识别中字形和字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低频汉字分别进行音同、形似、义近和无关四种条件下的目标字的启动识别和倒掩蔽识别的研究,考察汉字视觉识别中字音、字形的激活和激活点问题。结果证实:(1)在汉字识党识别中,字形不仅参与而且在到达心理词典之前被激活;(2)在汉字视觉识别中字音也参与,但字音不在到达心理词典之前被激活,因而,不存在语音转录现象.汉字视觉识别过程符合“直通假设”;(3)从总的来看,字颇影响汉字视觉识别。  相似文献   

14.
尹文刚 《心理学报》1990,23(3):75-83
本研究依据汉字的语言学特点,采用现代认知神经心理学方法。揭示出汉字失读的一些特性。汉字失读可由形、音、义三者正常联系的破坏而产生形音式失读和形义式失读。汉字失读也可因汉字本身的语言学特点而产生特有的会意式失读和复合式失读。与拼音文字失读类型类比,汉字失读存在着类似但又具有其独特性质的表层失读和深层失读。  相似文献   

15.
迭音琐谈     
一迭音,是声母韵母都相同的音节的迭用形式;这种迭用的音节的字形也相同,是相同汉字的重迭,所以迭音也叫迭字或重言。可见迭音、迭字是同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名称。前者是从语音角度着眼的;后者是从字形角度着眼的。如:茫茫、绿油油、黑乎乎、轰轰烈烈,娓娓动听,等等,都是迭音。二传统的看法,认为迭音或迭字,是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如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中的“青青”、“郁郁”  相似文献   

16.
汉字字形知觉的整合性对部件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该研究在两个实验中探讨了汉字字形知觉的整合性,发现无论是弱化还是强化汉字字形的知觉整合性,都带来部位效应量值的相应变化。这些结果一方面证实了汉字知觉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还表明.在部件认知作业中同时存在部件及其整字的加工.这似乎是对文字认知混合模型的一种支持。  相似文献   

17.
知觉经验与人们对汉字结构知觉的整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觉经验与人们对汉字结构知觉的整体性沈烈敏(上海教育学院)1前言汉字识别被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们的知觉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内容。汉字除了其音、义属性之外,字形结构的属性研究已早被人们重视。在有关字形结构属性对汉字识别影响的研究中,有的强调字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有的文字叫做汉字,它是一个综合体,它是音、形、意的集合,因而汉字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彰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几千年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化,汉字的发展更加的符号化、图像化。汉字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打散后重组能体现出不同的神韵,同样具有形象性、典型性、趣味性、简洁性、联想性、抽象性、具象性、象征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汉字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相似文献   

19.
结构方式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方式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肖少北,许晓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华南师范大学计算中心)1前言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具有很大的形体特征上的差异。在汉字字形属性笔画、部件和结构方式三者当中,最能体现这种差异的是结构方式。因为结构方式是汉字的间架结构,是汉...  相似文献   

20.
采用Gevers等的实验范式,以判断数字大小并选择不同言语符号方向信息左右为任务。材料为阿拉伯数字(1、2、8、9)和汉字、英文单词符号(“左”、“右”、“left”、“m#t”)。考察在不同语言符号方向信息下数字-空间联结SANBC效应的编码方式,结果发现:(1)在汉字和英文符号信息下,被试在数字大小比较任务中都表现出SNARC效应;(2)在汉字符号方向信息下。SNARC效应的编码方式主要存在视觉空间和言语空间编码,且以言语空间编码为主;(3)在英文符号方向信息下。SNARC效应的鳊码方式主要是视觉空间编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